今天咱們來聊聊,孩子必須要上高中嗎?我告訴你,答案是肯定的。讓孩子上高中的家長都跟我說,當時幸好堅持了。雖說低學歷不一定就過得不好,學歷高也確實不能一下子決定一個人的人生發展和高度。但你知道嗎?上高中可不只是為了將來上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這么簡單。
首先,上高中是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段做該做的事。孩子初中畢業才15歲,離法定成年還有3年。這個時候不好好坐在課堂學習,還能干什么呢?難道去職高描眉畫眼、談戀愛,看同齡男生打架,還是躺家里啃老,以后去飯店打工、擺地攤?
現實是,本該在高中課堂學習的15到18歲孩子,打著學技術的旗號在職高,卻被一些不良風氣同化。即便想好好學習,在那種缺乏學習氛圍的環境里,要么被同化,要么被視為異類。不管哪種情況都不好受,融入他們心里不舒坦,不融入又得承受巨大的同伴壓力。要知道,很少有人能不受環境影響。
第二,15到18歲是塑造孩子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別小看這普通的高中三年,孩子經歷高中的學習和歷練,才能學會學習。一個會學習的孩子,日后學什么都容易上手。我現在回想上學時,每天任務繁重,就是在那時學會整合時間,建立了一套高效學習模式。現在讓我背以前的知識點、做以前的題,我可能記不得了,但對這個學習模式,我運用起來依舊得心應手。
所以我接受新事物很快,像健身、跑步、閱讀、開店、做自媒體、打羽毛球,包括這次學游泳,我都是通過網絡免費視頻自學,學會了自由泳。那些能提升修養、讓精神不空虛的活動,以及洞察經濟變化、避免血本無歸投資的能力,都是高中那嚴謹的三年培養出的思維和學習習慣帶來的。
所以,孩子一定要上高中。讀了三年高中,就算沒考上大學,這些好習慣也能增加日后成功的概率,就像人生的加分項,能助力翻盤。相反,如果意志力不堅定,三觀未形成,又沒有繁重的學習任務,空閑時間一多,就容易養成消耗型愛好,比如抽煙喝酒、打架、刷手機玩游戲、追星、暴飲暴食、追劇,這些只是滿足一時快感的娛樂。
這就是我為什么會陪孩子打撲克、玩飛盤,用這些活動填充他的空閑時間,不讓他玩手機。上高中就算考不上好大學,也不會有太多空閑時間沾染不良習慣。人一旦放縱一個星期,就容易想放縱一個月,放縱一個月就想放縱一年。想想每次過年放假后再回來上班,是不是感覺很難受?上高中就相當于找個安全的地方看著孩子,讓他學會自立。
第三,很多父母想盡辦法讓孩子上高中,是因為他們明白,學習不好,做其他事也難成功。那些學歷不高卻成功的人,很少只憑運氣。他們腦子里一定有貨,換句話說,他們學歷低并非不學習,可能當時家庭條件不允許。但在現在這個時代,學歷不好大概率是沒學會學習。以前那些學歷低卻能抓住機遇的人,離不開他們腦子里的認知。什么是認知?
認知包含歷史規律、經濟規律,甚至數學概率等。有了這些認知,他們在機會來臨時才能抓住。沒有人能無緣無故成功,一定是有內在支撐。所以15到18歲這個年紀,能學一點是一點。
第四,學習是人生中最簡單的苦。前面說很多人成功有運氣成分,經營人生可不容易,它是運氣、認知和各種偶然因素的系統疊加,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努力半天也過不好。但學習不一樣,只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持續努力就能見到效果。所以在該讀書的年紀,不努力上高中還能干什么呢?別幻想,就算爬也要進高中,硬著頭皮也要讀完高中歷練自己。千萬別小看這三年,它對人生的作用不可忽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