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題方向分析
1、本考點可以用某一地區主導工業發展變化過程、某一成功企業的經營模式為背景材料,或某一工業園區的空間布局、運營過程及工業產業鏈構建,考查工業區位的影響因素。命題方向重點放在:
A農產品(特產)加工工業與鄉村振興;
B綠色能源工業如光伏發電和儲能產業,國家能源安全;
C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國內重視東部沿海與中西部發展的互補性和市場開拓;世界地理重視國外產業園的布局和市場開拓;特別是“一帶一路”協作國家合作優勢分析。
D全產業鏈建立及產業升級問題。
E從原料、能源、市場、交通、勞動力、土地、地價、基礎設施、政策、技術、信息、環境、稅收、協作關系、企業文化等評價工業區位條件。重點關注成本因素及市場穩定性、交通條件、產品貿易的風險性、產品質量提升與品牌的建立等問題。
二、答題注意點
1、答題要緊扣信息,抓住產業鏈各環節如研發、加工、運輸、銷售市場所需的主導因素去分析。抓住企業經營最根本目的是利潤去分析,要利潤就要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樹立品牌,規?;a,開拓市場,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搶占世界市場,擴大市場份額,減少各種經營過程的風險性和不穩定性;
2、答題注意把產業鏈各環節作為細化的分析思路。例如怎樣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怎樣開拓產品市場?怎樣樹立產品品牌?產品為什么要實施標準化或本土化?企業經營中的主要困難有哪些?企業選址的區位優劣勢評價?審題特別注意命題者提問的角度和答題的限制詞。
3、地區某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產業關聯的好處(意義)
①深度分工,分工細化,分工互補;
②形成良性競爭與合作;
③發揮比較優勢,上下游企業合作,構建完善的產業鏈;減少生產運營過程的市場風險性和依賴性;
④產業規?;?,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4、技術壁壘、貿易封鎖、經濟脫鉤問題的解決措施
①培養人才,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②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科研協作,縮短研發周期;
③實施產業升級,加快產品更新換代;
④擴大內需市場;減少國外市場的風險性和依賴性。
⑤重視生產、管理、銷售的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現代化。
5、產業轉移
A.產業轉移根本目的或原因:
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開拓市場。本地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空間布局優化,產業升級。
B.產業轉移的原因分析
轉出地區:
降低工資、地租、環境、運輸等的成本;獲取最優區位如自然資源豐富;本地市場飽和(或萎縮);貿易壁壘;政策限制;內部交易成本較高;資金過剩、產業分工;產業升級;產業結構調整。
轉入地區:
勞動力工資、地價、環境、運輸等成本低;原料資源豐富;市場廣闊;投資環境和基礎設施的改善;政策支持;內部交易成本較低、產業鏈分工合作等。
6、品牌產品首發地點的選擇舉例
A.華為系列手機在歐州成功上市的原因。
華為手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技術優勢領先;形成國際品牌;手機性格比高;國際市場占有率高;國家政策扶持;產品本地化明顯,質量好,款式新,服務周到。
B.華為旗艦機為什么總是選擇在歐州首發?
華為高智能手機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國;華為手機是國際品牌,在歐洲首發著眼于提升知名度,形成全球品牌效應;在歐洲首發在價格上促進國內市場的認可,易于保證國內市場的廣闊度;在歐洲首發利于引起美國市場關注,拓展美國市場。
三、工業區位分析一些基礎知識
1、影響產業經營的人文因素
地理位置,土地,水源,資金,原料,動力,市場,交通,技術,勞動力,地租,政策,基礎設施,信息,協作條件,產業基礎,經營理念,文化與民俗,關稅,國際關系,企業投資風險,產業布局與生態環境保護等。
2、建立產業鏈的作用
a通過深加工產品可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
b有利于分工合作,優化資源配致,推動技術創新,形成集聚效應,企業成本降低,產生規模效益。
c產業構成和發展多元化,利于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利于新企業的形成發展。
d形成企業創新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利于打造當地產品“品牌”。
e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減少市場風險。
f利于工業集驟,形成規模效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利潤。共用資源,回收三廢,減少廢棄物的排放,促進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共同發展。
3、產業結構升級影響因素
①.技術----產業結構升級動力是技術進步;創新及研發能力形成了新產業,構建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提高生產效率,利于提高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
②.市場(國際市場或國際貿易)--
決定性因素;市場對于高技術產品市場需求;市場對于第三產業如金融、物流、服務業的需求;市場競爭力強大表現為產業處于產業鏈的上游,利潤高。
③.政策引導---影響資源配置;進行合理的經濟結構調整。
④.區域的產業基礎及區域間的互補協作-----根據區域比較優勢,調度產業鏈互補,整合產業同質化資源,從而優化產業分工與布局。通過區域間聯動發展推動形成協同高效、安全彈性、系統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鏈價值體系。
4、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對策
①.重視技術,培養及引進人才,培訓員工;
②強化研發、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關聯性,加快業態模式創新升級,產業鏈橫向和縱向挖掘,推動形成,現代化產業鏈價值體系。
③.大力推進產業間聯動發展,支持互補性和關聯性較強的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集聚,從而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④.發揮城市群的“頭雁效應”,為新產業格局提供動能示范。根據區域比較優勢,調度產業鏈互補,整合產業同質化資源,從而優化產業分工與布局。
⑤.拓展國際市場,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提升世界市場份額。
⑥.加強區域產業信息化、智能化、集群化建設。
5、新興工業區特點(高技術工業)
A以中小企業為主;
B產品更轉換代周期短;
C從業人員有較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
D研發費用高;
E產品輕薄短小,技術含量高,選擇空運或高速公路運輸方式;
F布局條件: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捷,近高等院校,人才聚集,市場穩定,有好的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6、工業類型與其主導因素
A資源密集型工業:
例:有色金屬冶煉工業:主導因素:動力(能源)。其它因素原料,市場,交通,冶煉技術,基礎設施,工業用水等。布局環境因素:布局于城市主導風的下風地帶;或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或與盛行季風垂直的郊外。布局于流經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帶,遠離河流水源地。郊外地價低,土地利用潛力好,過境干道交通方便,減輕市區工業、人口、環境、交通壓力。減少”三廢”排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臨海型能源石化工業:主導因素市場。其它海運、交通、基礎設施等。
B勞動密集型工業如普通服裝廠:充足而廉價的勞動力。
C資金密集型工業:普通汽車工業:市場廣闊。
D技術密集型工業:芯片、現代智能、信息產品制造業。技術為主導因素。
E從區位指向向看,農產品加工工業一般靠近原料產區。例如海產品加工→靠近原料地,漁產量高、較新鮮、品質好、規模大。遠距離運輸魚原料易腐爛變質。甘蔗制糖工業:靠近甘蔗產區,因甘庶苯重,原料運費高,制成品糖運費低,布局于甘庶產區可降低原料運費。
7、區位因素的拓展分析
A農產品特產的進出口市場角度就要從農產品特產的收獲季節差異與國際市場供求關系分析,從國際市場的供需量分析,從國際市場的穩定、安全性分析;對國內外市場的衣賴性分析;從國際市場競爭力大小分析;從國際市場距離、市場信息分析;提供信息中與國際市場相關聯的特殊因素分析。
B從土地利用角度的分析思路:
①位置(影響發展區位);
②地形(影響建設成本);
③面積與開發潛力;(發展質量)
④地租、地價水平(經營成本)。
C從科技角度分析問題:①技術水平(培育良種、冷藏、保鮮、生產工藝及水平);②創新能力;③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④科研人員(數量、素質、工資水平、團隊協作)。
D從交通因素分析問題:①運輸方式、運輸距離、運速、運量、運輸成本、運輸的安全性、風險性;②交通時效性(綜合化程度);③交通樞紐位置特點。
E關注農村農業產業鏈各環節在經營過程中的相關問題,現代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機械化、無公害農業、農村特產的品質、單位面積產量與單位面積產值大小。
四、選題演練
城市經濟由產業分工到功能分工的轉變過程產生了各種類型的功能專業化城市或功能多樣化城市。下圖示意城市從產業分工向功能分工的演變。據此完成1、2題。
1.圖中甲、乙、丙三類城市的主要功能分別為
A.研發型、總部型、制造型
B.制造型、研發型、總部型
C.總部型、制造型、研發型
D.總部型、研發型、制造型
5.推動城市經濟由產業分工到功能分工轉變的基本動力是
A.產品價值鏈
B.交通通達性
C.科技競爭力
D.資源稟賦
參考答案
1.D2.A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
陶瓷是以天然高嶺土、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過粉碎、混煉、成型、干燥、燒制而成的非金屬材料和制品,其中泥土做成坯型風干,需要良好的天氣條件??夏醽喪恰耙粠б宦贰苯ㄔO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中國陶瓷機械行業的K企業在肯尼亞首都東南方向60千米A104公路旁的草原上投資建設了陶瓷廠,利用當地原料,采用“中國資本+中國制式(標準)+非洲生產”的模式,實施人才本地化,生產建筑陶瓷,服務肯尼亞陶瓷市場。建廠過程中K企業需要自己打井、鋪管、架線,進行水電等配套設施建設。如圖示意K企業陶瓷廠位置和首都氣候資料。
(1)說出K企業在肯尼亞建廠的不利社會經濟條件。
(2)分析氣候條件對陶瓷廠坯型生產的影響。
(3)簡述K企業在非洲建廠實施人才本地化的好處。
3.參考答案:
(1)當地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水平低;當地勞動力素質低;文化差異大,溝通難度大;產業基礎薄弱,協作條件差等。
(2)11至12月、3至5月降水多,氣候濕潤不利于坯型制作和風干;1至2月、6至10月降水較少,晴朗天氣較多,有利于坯型生產。
(3)與中國距離遠,中國人才輸出不便;非洲人才培訓成本低,工資成本低;使用本地人才利于相互溝通,減少文化障礙等。
4、從技術角度說明江蘇田灣海洋光伏儲能產業基地建設的措施
通過智能化管理系統提高發電效率;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運維策略;引進人才,加強儲能技術研究在經濟模式上,促進能源產業與海洋經濟的深度融合。
5、回答發展海上光伏產業意義
①海上光伏的開發,通過減少對陸地資源的依賴,有效緩解了土地利用壓力;
②靠近負荷中心的優勢,降低了能源傳輸損耗,提升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③海上光伏項目的開發能夠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如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為地區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④減少碳排放,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實現我國“雙碳”戰略目標;
⑤緩解常規能源緊缺,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保證國家能源安全。
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L公司是中國輪胎行業的龍頭企業,為眾多國際知名品牌汽車生產提供配套服務的同時,也堅持保留一定規模的零售業務供消費者自行購買。目前L公司在海外擁有德國、美國兩大研發基地和泰國、塞爾維亞兩大生產基地,未來L公司還將設立第三個海外生產基地。下圖示意輪胎行業產業鏈。
(1)分別說明L公司現存海外研發基地和海外生產基地的選址原因。
(2)分析L公司堅持配套業務與零售業務并舉的好處。
(3)請為L公司海外生產基地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6答案
(1)海外研發基地選址原因:德國、美國汽車工業發達,研發資源豐富,便于獲取先進技術與人才支持;當地汽車消費市場大,可及時了解客戶需求,針對性研發產品。海外生產基地選址原因:泰國天然橡膠資源豐富,原材料供應充足且成本低;泰國、塞爾維亞勞動力、土地成本低,資源豐富,降低生產成本。
(2)配套業務訂單穩定,保障供應鏈穩定,零售業務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二者結合能夠分散市場風險;配套業務提升品牌知名度,零售業務直接推廣品牌,有利于增強品牌影響力;配套業務獲取技術要求,零售業務了解消費者需求,促進產品研發;配套與零售并舉能夠增加訂單,擴大生產規模,形成規模效益,降低單位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3)加強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車企的合作,優化供應鏈,降低原料采購和銷售成本,保障企業資金充足;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提供就業支持,提高員工福利,協助當地教育、醫療、慈善方面的工作,提升企業形象;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優化生產流程,減少生產污染,遵守當地環保法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