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后會不會對中國釋放橄欖枝?我想說,這有可能,也的不可能!
美國歷屆上任總統無論是誰上臺,對中國的態度都不會有大的改變,都會對我國進行施壓和打壓,只是兩黨的手段不同而已。
這就是中美大國博弈的現實,鑒于中美矛盾的特殊性,無論誰上臺,遏制我們都會竭盡所能。
但從川普的執政風格看,中美之間爆發熱戰沖突可能性會有所下降。
四年的執政經歷也讓特朗普及其團隊變得更加老練與精明,他們蓄勢待發,準備重塑美國的內外政策,特朗普上臺中國將面臨什么?
第一,加稅。
這是板上釘釘的事。貿易上,大幅度提高關稅,中美貿易戰必然加劇,企圖阻止中國經濟發展。
比如,提議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60%的關稅,對其他所有進口商品征收最高達20%的關稅。
有意思的事,川普的大金主馬斯克前兩天在訪談中說:我反對突然向中國增加60%關稅。
注意“突然”二字。在川普的身邊,匯集了全美最反華的各類人馬。
從川普的言論說,也不是沒有一點好消息,比如川普曾說,一旦大陸對灣灣動手,就加征200%關稅。
第二,重啟貿易戰。
特朗普競選時曾揚言,將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高達60%的額外關稅,這無疑是在向中國發出強烈的信號:新一輪的貿易戰可能很快拉開帷幕。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會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正在制定一項法案,以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
這和一般加稅等貿易戰還有所不同,美國這次是準備徹底撕破臉皮了。
對于打貿易戰,美國根本占不了上風,實體經濟在我們手中,我們只有沉著應戰。
第三,開打“芯片戰”。
川普人還沒重返白宮,芯片戰已經開打。
科技上,大幅度提高對中國科技企業打壓的力度,尤其高新企業,加碼芯片戰!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眾議員要求荷蘭阿斯麥、日本東京電子、美國應用材料、美國科林研發及美國科磊等半導體設備公司提供中國客戶名單及銷售情況。
顯然,這是要求臺積電斷供大陸AI/GPU7納米及更先進工藝芯片后,美國準備再搞一次針對中國芯片的大動作。很多領域已經實現了芯片國產化。
美國對中國惡意實施出口管制乃至金融制裁,不但沒有打垮中國,反而激發了中國科技創新的活力。
所以,美國的這些小動作,不僅不會讓中國元氣大傷,反而會有助于國產替代的加速進行。
尤其是在半導體自主可控領域,我國將迎來大發展,比臺華為的芯片,其實我們很多領域已經實現了芯片國產化。
第四,繼續打“臺灣牌”。
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美國電視節目采訪時提及,臺灣若要美國保護,就應該支付“保護費”。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的問題,特朗普大幅度提高打“臺灣牌“的力度,加大施壓中國大陸,企圖阻止中國統一大業。
還有人猜測特朗普重返白宮后,極有可能延續其對臺強硬政策,比如增加軍售,強化軍事訓練,進一步深化美臺間的政治、外交及軍事聯系,把灣灣問題作為勒索中國的更大籌碼。
可見,在是否保護灣灣的問題上,生意人川普認為沒有什么能比生意更重要。
如果兩岸關系需要靠特朗普決定,臺灣注定只有死路一條。正告“臺獨”逆流,買美國武器買不來安全,只會讓臺灣更加兵兇戰危。
第五,戰略“圍堵”中國。
特朗普的回歸,預示著中美對抗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與拜登的策略不同,特朗普預計將在對華政策上采取更加直接和激進的手法,可能采取一系列前所未見的措施來加強施壓。
外交上,大幅度提高制造事端頻率,搞小圈子,拉小團伙,嚴防死守、打壓、對抗、孤立中國。
在戰略上,俄烏戰爭可能很快結束,美國可能會離間中俄兩個大國的關系,騰出大部精力對付東方大國。
在挑釁上,在東北亞、東海、南海挑起事端,讓我們疲于應付,消耗東方大國國力。
面對特朗普上臺后可能的挑釁,我們應做好底線思維,即做好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
無論是經濟領域的貿易戰,還是科技領域的競爭力,還有我們的強大軍事實力,中國都能夠從容不迫地迎接挑戰,化危為機。
美國就是這樣,無論誰上臺,搞小院高墻,最后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