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制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壓力。如何通過持續創新提升產品力,打造智能管理體系成為企業家口中的高頻詞。
為了切實推動江蘇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10月30日,由南通市工信局、蘇商會共同主辦的“2024南通制造業創新發展標桿行——走進星源材質”活動順利舉辦。30多位江蘇企業家走進星源材質,圍繞“創新+數智:在新質生產力時代尋找破局”為主題,學習星源材質在科技創新、數字化戰略布局等方面的實踐與思考,助力企業向“新”攀高。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長邵偉、南通市工信局材料工業處處長楊杰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由蘇商會副秘書長郭濤濤主持。
走進“星源材質”
全球電動汽車正駛入快車道,電池裝機量連年爬升,人們對動力電池的續航能力也更為關注。影響電池能量的秘密,就藏在電池內部的組件里。
被譽為動力電池內部四大天王之一的鋰電池隔膜,看起來像一層薄薄的白色塑料布,但是布滿了肉眼見不到的納米級微洞,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可以通過這些微孔,這是給鋰離子穿梭留下的通道。它與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一起,成為影響電動車能跑多遠的核心。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源材質”)憑借一張自主知識產權的隔膜,成長為全球鋰電池隔膜行業領跑者,全球已規劃建設有9大生產基地、6大研究中心。
星源材質成立于2003年,是國內較早從事鋰離子電池隔膜研發和制造的企業,是中國第一家打破國外壟斷的鋰電池隔膜企業,也是國內首家同時具備干法、濕法、涂覆膜制備技術的企業,產品出口占比連續多年國內隔膜行業第一。公司多個隔膜研究項目被納入“國家火炬計劃”“863 計劃”“深圳市重點工程項目”等,還被評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
全球布局背后,是強大的技術自信。我國鋰電池產量世界第一,但是高品質的隔膜長期依賴進口。為打破國外壟斷,星源材質與四川大學強強聯合,創建聚烯烴定構加工方法學,創新設計全套隔膜制備技術與裝備,成功制備出國產高性能和高安全的隔膜產品,推動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隔膜制造國。這項“基于聚烯烴凝聚態結構調控制備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隔膜”技術,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21年,正值新能源產業風起云涌,星源材質敏銳地捕捉到了市場的脈動,將目光投向了南通。
2021年6月,星源材質與南通開發區簽約,項目總投資112億元,建設年產濕法隔膜30億㎡、干法16億㎡及配套涂覆隔膜,項目分三期建設,占地超800畝,總建筑面積40萬㎡以上,全面達產后南通星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低碳隔膜生產基地。項目于2022年2月開工,2022年9月一期涂覆生產線投產,同年12月,濕法生產線投產,星源材質南通項目成為鋰離子隔膜制造業史上第一個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綠色隔膜工廠。
活動伊始,與會企業家們走進星源材質核心生產區域之一的干法車間,深入了解星源材質數字化轉型背后的智能化運作模式;走進康樂中心,感受星源文化與創新活力。
徐李強:向“新”而行 “智”謀發展
作為全球鋰電池隔膜主流供應商,星源材質擁有20余年的技術沉淀。如今,鋰電池行業來到新的技術關口,星源材質又將如何通過產品突圍、發展新質生產力,繼續實現技術引領+數智化發展的成長路徑?
在此次活動上,星源材質(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星源)總經理徐李強給出答案。他從行業背景講起,分析了隔膜產業發展現狀,以及星源材質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準創新切入點,打造核心產品的寶貴經驗。
“星源的發展是在行業大背景和國家政策引導下實現的,優質產能和新質生產力思維是星源走到今天的重要支撐。”徐李強一語中的。而這些,都在南通星源基地得到實現。
去年8月18日,由南通星源投建的第五代超級濕法線正式發布,成為目前全球最現代化的產品生產線。該產線具有“三高一低”特征,即高效率、高品質、高智能和超低能耗;單線產能達2.5億平米,較第四代濕法線的單線產能提升超2倍,未來將持續為國內、外頭部企業提供產品服務。
從2021年簽約以來,短短四年時間,南通星源完成8條濕法生產線、20條干法生產線及30條涂覆線。實現15億平濕法隔膜及涂覆隔膜、16億平干法隔膜及涂覆隔膜的優質產能。徐李強指出,2024年星源基膜產能74億平方米,2027年將實現160億平方米。
作為星源材質重點布局的項目基地,南通星源的一大亮點就是通過新質生產力的思維實現了企業降本增效。“新質生產力最終要體現在企業營收和利潤上。”徐李強表示。
在“降本增效”,促進生產制造業加快轉型的理念下,南通星源基地通過深化精益管理,聚焦生產運行各環節深挖內潛,聚焦“產線升級提質增效、涂覆產能利用率及效率提高、干法隔膜設備國產化推進、導入國產原料優化成本、人員結構優化單位人工下降”五大做法,實現了成本降低、效益提升,盈利提升,保持行業競爭力。
不僅如此,依托數字化技術提供的基礎信息平臺,串聯生產過程所有的設備、軟件、知識、經驗,南通星源基地開發了全球第一個高效、高質量、自適應的隔膜生產生態系統,意味著在南通星源生產基地中,同一條產線能夠輕松切換生產4至6種不同的產品,無需頻繁更換設備或調整生產線。系統集成的信息化、智能化、模塊化、柔性化,使得南通星源在應對客戶的各種需求時更加游刃有余。
最后,徐李強強調:“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個持續進化的過程。我們不斷淘汰落后產能,聚焦優質產能,同時預研下一代生產線,確保每個新基地都比前一個更加先進。”
互動交流
在交流環節,企業家們圍繞“數字化轉型、精益管理、企業出海”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共同探討新一輪周期中的機遇和挑戰。
江蘇易飛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瓊
問:我是做智能倉儲的,從去年年初開始,我們發現新能源行業的業務量出現下滑態勢,我們現在對于新能源行業的智能倉儲業務都非常謹慎,我想請問徐總,當前新能源行業的現狀如何?我們是否還能入局這個賽道?
徐李強:對整個新能源行業來說,我是持樂觀態度的。
得益于星源低成本、高技術的優勢,以及客戶對星源產品的依賴,我們與客戶之間是雙向選擇的關系。在選擇投資或合作對象時,建議首先要審慎評估其行業地位和實際實力;其次是對于合作的項目都需要按期驗收。
就星源所在的電池行業來說,我們認為,在固態電池落地之前,現有的化學體系下的供應鏈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包括設備、材料和電池廠等。即使固態電池能商品化,也可能走高端路線,價格不會太低,因此在儲能領域難以普及。我們在海外布局的時候發現,國內的制造業相比歐美制造業仍有進步空間。因此,我認為未來的新能源行業一定會迎來更好發展。
江蘇能達線材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永高
問:我們做的線材等產品在國內面臨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我們也在考慮海外布局。想問徐總,星源材質的海外布局過程如何?
徐李強:寧德時代曾提出“433理論”,即40%的產能留在國內,30%的產能放在原料產地,30%的產能放在客戶所在地。我們非常贊同這一理念。
我們目前有三個海外基地,第一個是瑞典,主要是基于客戶所在的位置。歐洲市場巨大,客戶在哪里,我們就要去哪里。
另外兩個是馬來西亞和美國。馬來西亞的基地將成為我們在海外最大的基地,產能和產線將全部復制南通基地的模式。而美國基地則只會做后端處理,通過與客戶綁定,共同應對市場挑戰。總的來說,我們的海外布局是基于客戶所在位置、原料產地以及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
中藍連海(江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強
問題一:星源材質如何看待電池安全性問題,如何通過隔膜提高電池的安全性?
問題二:在歐美市場,新能源汽車的談判一直未能達成一致。歐美即將實施的碳排放關稅政策,可能會對我們的產品進入造成影響。請問星源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以及你們如何計算碳排放?
徐李強:在電池行業,追求極致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電池隔膜的安全性能對電池整體安全至關重要,其拉伸強度需足夠高,以承受電池充放電時的膨脹。星源的隔膜在強度上表現出色,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不易斷裂。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電池材料越來越薄,對隔膜的強度和厚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星源已開始研發更薄的隔膜,以滿足市場需求。
關于碳排放,盡管目前海外客戶尤其是歐洲客戶對此要求嚴格,但星源也已采取措施應對。在如東地區,星源會直接對接光伏、風電等發電企業,購買綠色電能,并獲得相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
南通天合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俞佳麗
問:通過今天的參觀學習,我對星源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也意識到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天合已經在南通開發區扎根了35年,作為二代企業家,我想請教徐總如何才能使我們的企業穩固且持續向上發展,希望徐總能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一些寶貴的建議。
徐李強:對于包裝企業的管理,我可能給不了具體建議,但從精益生產的角度來看,原理是相通的。
首先,效率是核心。生產線上的有效產出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本控制,只有抓住了這個核心,其他的管理課題才能圍繞它展開。
此外,我們還面臨一個問題,即如何減少對人工,特別是熟練工人和工程師的依賴。為此,我們正在努力實現設備和信息化的集成,使生產更加自動化。這樣,只需簡單的重復作業即可完成生產,同時保證質量。
另外,要堅持PDCA(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有專門的人員分工負責質量、交付、成本和安全等維度。每周都會跟蹤課題的進展和閉環情況,確保沒有延期和效果打折。
總的來說,企業管理并沒有太復雜的技巧,只要堅持做,就能做好。
谷微半導體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涂輝
問題一:我是做半導體配套設備的,想了解一下星源無塵室的等級情況如何?
問題二:在星源的產線上國產設備的占有率是多少?
徐李強:今天參觀的走廊是10萬級無塵室,車間內是萬級,但有個精密實驗室達到了千級。另外,一些高端客戶指定的分切房要求千級,我們實際能達到200到300的級別。
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包括工人和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地清潔。我們還要求員工戴著白手套去檢查設備,確保沒有灰塵和金屬異物。對細節的關注和生產管理的要求,是我們能夠達到高潔凈度級別的關鍵。
干法設備的產線設備全部是國產的,濕法設備80%是進口的,20%是國產的,涂覆分切設備全部是國產的。
德之馨香精香料(南通)有限責任公司亞太區副總裁陸林華
問:星源在細分領域做得這么好,有沒有考慮過拓展到其他領域?
徐李強:首先,我們會持續在隔膜領域進行先進產品的迭代和專利布局。雖然當前隔膜市場看似供大于求,但這主要局限于常規產品。對于高端產品,市場需求仍然大于供應,我們可以根據市場價格進行策略調整。
當然,除了電池隔膜,我們還布局了其他領域。例如攜手泰和新材發布芳綸系列隔膜,以提高電池的安全性。此外,我們結合對高分子材料和裝備的認知,開發了制氫膜技術,并將在我們的產業園中展示這一成果。同時,我們還參與了水處理膜行業的投資,星源將始終致力于打造深耕生態的產業環境,以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南通環球轉向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忠
參觀以后,我直觀感覺到星源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對生產設備的要求非常高,自主化程度也很高,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企業是做轉向器總成系列產品制造的,為卡車、重卡、輕卡、工程機械以及客車等行業提供配套服務,現在這些行業都在積極采用新能源技術,也希望星源能有機會到我們公司指導,共同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最后,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長邵偉作總結發言,他簡單介紹了南通市今年的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并對相關政策進行宣貫。他表示,工業是南通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今年以來,我市牢牢鎖定六大主導產業,狠抓項目招引、培大扶強和產業鏈培育,工業經濟運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主要指標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夯實。
邵偉強調,設身處地為企業著想,千方百計為企業解憂,全方位當好企業的“店小二”,常態化為企業開展“保姆式”服務,是工信局的職責所在。未來,市工信局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全力支持通企探索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新路徑,共同開啟南通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