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刷《甄嬛傳》,發現流朱確實是越來越被甄嬛冷落的。
這個觀點,我以前提到過。
當時沒有論證,這次我特意匯總了一份甄嬛外出時陪伴人員的詳細記錄,具體內容如下。
在前22集,流朱陪伴甄嬛外出次數是19次。
這19次里面,有四次來自于“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事件。即便把此事件視為一次,流朱在前22集的出勤次數高達16次。
從23集到42集,流朱、浣碧、崔槿汐陪伴甄嬛外出的次數分別是:8次、22次、31次。
最渣下的事 ,這8次里面,還有3次是和浣碧、崔槿汐一同前往的。
崔槿汐成為甄嬛最得力的助手,出勤次數相當于浣碧和流朱之和,而浣碧是流朱的二倍還要多。
沒有人懷疑流朱對甄嬛的忠心。
第二集,流朱就說小姐去哪兒我去哪兒,而浣碧是遲疑的,我要做小姐的陪嫁丫頭,老爺怎么辦?
這就是區別。
第12集 ,曹貴人在皇帝暗示她知道“那年杏花微雨”,嬪妃私會王爺的風流韻事,甄嬛和崔槿汐事后復盤,崔槿汐指出流朱心直口快,有嫌疑。
甄嬛的態度是,我信得過流朱。
崔槿汐繼續分析:莫非流朱心直口快,暴露秘密。
甄嬛說,或許只有這樣一個解釋了。
甄嬛相信崔槿汐的分析嗎?
可能性不高。
看清一個人,就要聽其言觀其行。
這件事發生后,流朱陪伴甄嬛的次數更多了:甄嬛去找沈眉莊,流朱作陪;溫宜公主周歲宴,流朱作陪;甄嬛見皇帝,流朱作陪;甄嬛為沈眉莊向皇帝求情,依舊是流朱作陪(這幾場戲甄嬛流朱穿同樣的服裝,我懷疑是同一時間拍的)。
但凡甄嬛相信流朱心直口快會暴露秘密,那么,她自然明白流朱知道的秘密越多,甄嬛的風險就越多。甄嬛的本能反應應該是疏遠流朱,重用浣碧或者崔槿汐。
甄嬛沒有這樣做。
而甄嬛的私生活,確實能讓雍正抓狂。在溫宜公主周歲宴上,甄嬛在外面脫襪戲水,十七弟看到后想變成拾妻弟。
這件事有甄嬛的少女心性,也說明她對流朱的信任極高。
第三集中,甄嬛正式入宮后對流朱和浣碧說的話,咱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話更像是對浣碧的警告。
甄嬛為什么如此信任流朱?
因為流朱確實提醒過甄嬛,今天不該出去,私下和王爺見面,風險很高。
甄嬛篤定,流朱明白嬪妃私會王爺的嚴重性 ,流朱會守口如瓶。那么,甄嬛有沒有懷疑對象呢?
有的,就是浣碧。
第12集,甄嬛得知隊伍中有內鬼,到第18集,甄嬛利用蜜合香證明了浣碧就是內鬼。在此期間,浣碧只有在七夕暢春園賞月宴會上陪伴甄嬛,緊接著就發生了木薯粉事件。
流朱陪伴甄嬛沒事兒,崔槿汐陪伴甄嬛沒事兒,浣碧陪伴甄嬛出去一次就有事兒。即便甄嬛像齊妃一樣蠢,她也應該猜到浣碧是內鬼了。
流朱對甄嬛忠心耿耿。然而,在皇宮中搞階級斗爭,除了忠心,還要有腦子。
可惜的是,隨著甄嬛在宮斗的漩渦中越陷越深,流朱越來越不符合甄嬛的用人需求。
比如說,第32集,甄嬛被齊妃和富察貴人掌嘴,流朱很生氣,揚言要告訴皇后。
她根本認識不到,皇后是個只會權衡利弊,向來不論是非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比如說,第38集,頌芝仗著華妃和皇帝給自己撐腰,諷刺甄嬛卑賤。流朱氣不過,想要當場扇頌芝幾個耳光。
流朱的價值判斷極其簡單,傷害甄嬛,就該死,對甄嬛好,就是好人。
甄嬛需要她的忠心,同時也明白流朱意氣用事愛沖動,很多事情她不懂。比如,倚梅院事件后,甄嬛三番四次拒絕和雍正同床共枕,流朱不明白甄嬛為何這樣做。
崔槿汐就能秒懂,這是欲擒故縱。
從這里,我們也能明白,在第23集后,為何陪伴甄嬛崔槿汐外出的一直是崔槿汐,而不是那個可以和甄嬛一起玩耍,讓她輕松切回少女狀態的流朱。
在流朱被邊緣化的那些日子,我不知道她會不會黯然神傷,小姐怎么不像以前那樣經常帶我出去了?
我只知道,在流朱被邊緣化的同時,少女甄嬛也慢慢地死了。
第61集,蘇培盛宣旨,甄嬛成為熹貴妃,跪拜的還有浣碧,有崔槿汐,有小允子,有一個給流朱的空位。
這個空位是對流朱的悼念,也是少女甄嬛的真正死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