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云寺作為
廣東四大名剎之一,
令無數(shù)人向往,
數(shù)百年來在民間流傳的故事,
更為其增添了
一絲神秘的色彩。
其中,
有三個民間傳說
流傳至今……
慶云寺傳說之
白云飛過慶云來
相傳在鼎湖有位金口乞丐名叫羅隱,雖然他有一張話出必靈的金口,但是品行卻不討人喜歡。有次羅隱到鼎湖山白云寺乞食,往常寺里是先打鐘后吃飯的,可是和尚們有意作弄羅隱,便先吃飯后打鐘。結果令羅隱討不到飯,一氣之下,羅隱說:“鐘后飯,白云和尚千千萬;飯后鐘,白云和尚走西東。”
和尚知道羅隱是金口,想到大家要各走西東,都十分傷心,便拿出剩飯,懇求羅隱改口。
羅隱說:“餓死不吃貓兒飯,冷死不取佛前燈。”于是,和尚便主動重新煮了幾樣好飯菜給羅隱。羅隱吃過專門為他做的飯菜,便說:“白云飛過慶云來。”
此后,白云寺的和尚便漸漸遷到慶云寺,到慶云寺參觀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
慶云寺傳說之
大象追小象
在犙大師來到鼎湖山后,起初只在紙上畫個菩薩像,放在茅棚里供奉。后來,來朝拜的人多了,他便用積聚的香油錢建了個茅庵。
這時,一位風水先生來到鼎湖山,他大贊鼎湖山的風水,說這山勢是“大猴追小猴,代代出公侯”。
結果這話被村民傳開了,這時有上迪村的人提議道:“我們的祖先南征北戰(zhàn),都當不了官,風水先生的話,也許有道理,不如將我們村梁太祖的墳移到那里,這樣,村里就會出公侯啦。”于是,他們就把祖墳改葬在如今慶云寺大雄寶殿的地方。
誰知下葬后,下迪村的教書先生卻說:“這鼎湖山的風水分明是大象追小象,代代出和尚。”此話一出,上迪村的人皆議論紛紛,信奉佛法的村長梁少川當天晚上更是夢見菩薩責備他占了佛家寶地。梁少川知道自己犯下大錯,于是馬上將祖墳遷出,辭去村長之職,與在犙和尚等人一同齊心合力建起了蓮花庵。
慶云寺傳說之
一袍之地
前往蓮花庵的游人絡繹不絕,官府得知后便派人來收稅了。在犙對前來收稅的官員說:“我請求一袍之地免糧。”
官員問道:“哪一件袍?”在犙和尚抖開手中的袈裟說:“這件袈裟在陽光下能遮下的地方,這地方就免稅,行嗎?”
官員想一件袈裟在陽光下的陰影,還不是與袈裟一樣大。于是,便答應了在犙的請求。誰知在犙用手一指,袈裟升到天上。袈裟投下的陰影,把整個鼎湖山都罩住了。
收糧的官員見在犙的法術那么厲害,自己剛才也答應過免收一袍陰影之地的糧稅,便不好再反悔,只得從此不收山寺所屬田地的稅。
后來,鼎湖山和尚開辟的耕地,亦取名叫袈裟田。
你還知道
慶云寺內
哪些奇妙的故事與傳說呢?
歡迎到評論區(qū)里留言哦~
◆ 編輯:李鈺聿
◆ 一審:龍愛文
◆ 二審:陳楚
◆ 三審:童益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