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屆高校畢業生預計規模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
這張圖是我國近20年本專科畢業人數
2002年本科畢業66萬,專科畢業68萬人。合計134萬人。
2023年本科畢業494萬,專科畢業553萬人。合計1047萬人。
20年期間畢業人數翻了8倍。
畢業和就業的矛盾在2024年集中爆發
過去,大量畢業生為經濟增長提供了長期動力。
經濟增長本質上由資本、勞動力、技術三大因素驅動,龐大的人口紅利驅動了中國過去20年的飛速發展。
正常情況下,畢業人數增速與經濟增速保持平衡,想找工作的人都有活干,勞動力供給平衡,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
一旦勞動力供給還在快速提升,但是經濟增速還在下降,就會出現嚴重問題:
1.學歷貶值,就業困難
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大學生還是稀缺人才,誰家單位招了一個大學生,都是當寶貝高看一眼的。
我讀大學的時候,記得那個時候本科畢業去四大工作就能拿北京戶口。博士可以留校任教。現在想都不敢想。
畢業的時候,老師總說今年是就業最難的一年,但是同學們該拿的offer也是一個沒少。
現在,年輕的孩子們已經無法想象那個時候的事情了吧?
2.職場內卷
下圖是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長,不知道為什么只能追溯到2019年。
2019年,周平均工作小時46小時,
2024年,周平均工作小時48小時。不僅上升了2個小時,甚至超過以卷著稱的日韓。
想象一下,
如果你6點下班,你可以去買菜,去跟女朋友吃個飯看個電影,去學自己喜歡的課程,然后美美的睡一覺;
如果你9點下班,只能草草的點個外賣,吃完飯刷個手機然后睡覺。
人不是機器,就像是琴弦一樣,繃得太緊了,就有可能啪地一下就斷了。
每周增加的2個小時工作時長,可能就是讓無數打工人壓力倍增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到開始,2025屆高校畢業生預計規模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
隨著高校擴招,畢業人數增速在提升,但是崗位卻是在萎縮,裁員降薪肆虐,哪里還有更多崗位?
就業取決于企業業務擴張,營收增長,什么時候大家普遍覺得公司效益變好了,什么時候就業壓力就會改善。所以相信你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