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 | 大米姐
大家好,我是大米姐。
給大家看一下,這是我今天早上給客戶寄的幾張照片,從我家到客戶家,相當于在北京從通州區寄到朝陽區,直線距離不超過25公里。
這個文件大小和運送距離,在國內叫個閃送,最多也就是20來塊,還能當天到達。
大家猜猜我在美國花了多少錢?
這個價格說出來,估計很多人都會嚇到。倒不是高得有多離譜,而是和國內對比起來,差別實在是太大。
在加州生活是有代價的。來美生活2個月,我對這句話的感受一次次加深。
今天我準備來和大家盤點盤點美國的物價,大到房子車子,小到日常生活用品花費,幫大家對比一下,在美國花錢買東西,和在國內消費有什么區別。希望能給準備來美國生活的朋友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對了,寄這個快遞我花了10.45美元,約合人民幣75元,還是次日送達,這個價格在國內都可以繞中國走一圈了,在美國連加州都沒出。
大家有猜對嗎?
美國最貴的,都和人有關
繼兩個月前的搬家經歷之后,今天早上,我再次深刻體會了這個道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今早,律師聯系我,說客戶申請美國移民的資料少了一份照片,委托我幫忙打出來。
我心想,小事一件,馬上就答應下來了,收到照片后就到家里附近的打印館去了。
事實證明,是我小看美國了。
來到打印店,工作人員就問我,照片排版弄了嗎?如果沒有,可以現場幫忙排,收費20美元。
我趕緊拒絕了,拿出電腦,三五下拼好了。
打印的費用倒是很便宜,自助付費打印,10張照片花了4美元。
但是打出來要切割和裁剪成符合要求的尺寸,店員又問我,需要幫忙裁剪嗎,收費6.99美元。
這價格又把我嚇了一跳,我連連擺手,趕緊找了一把文具刀自己弄。
這一算,如果交給店員,打印這些照片到最終拿到,我得花30多美元,人民幣200多。但在國內,最多也就十幾塊。
大家發現沒有,最貴的環節,都是和人有關。
打印照片是在機器上操作的,收費不貴,排版和裁剪需要人來完成,價格立馬翻倍。
日常買生活用品也是一樣。
我在Costco買平時做飯的原材料很便宜,比如,20.99美元(約合人民幣150元)能買到一包21.3千克的泰國大米。
9.59美元能買6包意大利面,約合人民幣70塊;橄欖油3升32.99美元,人民幣237元;牛奶5.4升13.99美元,算下來也才人民幣100元。
還有土豆、玉米、雞蛋、牛肉、豬肉等,這些工業化生產出來的食材,都非常便宜。
但如果是有機生產的食品,價格就要翻倍了。
比如,有機玉米兩美元一個,普通玉米兩毛錢一個;有機的兩只整雞20多美元,普通袋裝的兩只雞只需要10美元;有機大米25磅價錢45美元,普通大米25磅20美元。
這是因為,有機種植和飼養的過程中,需要付出的人工更多,所用的原材料也是更貴的,最終產品的價格也就提上來了。
日用品也是如此。
我發現,如果產品是中國生產的,價格往往會便宜一些,質量也很不錯;如果是來自東南亞等國家,不但質量一般,價格也更貴一些。
原因也正如大家所知,美國這幾年一直在嘗試“去中國化”,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等其他國家,但是東南亞國家的技術沒有中國成熟,產品損耗率高,成本也隨之提高,最終就傳導到消費者端了。
這兩年,美國還想把部分生產線轉回美國境內,如果真的這樣做,估計很多東西還要貴出不少。
所以我現在買東西,都會優先選中國制造的產品。
以及大家都知道的,在美國外出吃飯很貴。
我家附近的中餐,一碗簡單的蘭州拉面,10多美元,一份黃燜雞米飯,20美元,吃了兩次后,我就再也不敢去了,都是自己回來做。
難怪在美國的華人,幾乎個個都是大廚。
而且在美國消費到處都要給小費,買一個冰淇淋和咖啡也得給。所以來了美國之后,我女兒小米就吐槽我:媽媽來美國之后變得好小氣,連冰淇淋都舍不得買給我吃了。
大件反而便宜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美國生活,最重要的兩樣東西,房子和車子,很多時候反而價格要比國內低——不單指價格上更低,性價比也更高。
特別是買車,越是豪車反而越便宜(相對國內而言)。
一般來說,在美國比較常見的是2-3萬美元的小型或緊湊型家用車,例如豐田卡羅拉,加上銷售稅以及其他額外費用,落地價2萬多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萬元左右,和國內差不多。
還有本田思域、日產軒逸等車型,在美國都很常見。
但如果買豪車,那在美國的售價比國內可要便宜不少。比如保時捷卡宴、奔馳G63 AMG等,中美之間的差價可能達到幾十甚至上百萬元。
盡管如此,美國街頭卻并非豪車遍地,大部分人還是會買實用好開的小轎車。
這是因為,對于美國人來說,汽車是剛性需求,大多數社區周邊并沒有很方便的的農貿市場或者商超,平時想要買東西,就必須去10公里甚至幾十公里以外的超市商業區,沒車真的是寸步難行。
甚至有些高中里,學生都自己開車上學,美國是16歲就可以考駕照,小米學校的高中部,就有孩子每天開車來上學。
如果你將來打算來美國生活,要做好買車的準備。不過不用擔心太多,像我一樣,買輛新車也花不到3萬美元。要是你對車非常了解,買二手車還可以省更多,前提是小心別被坑。
寫在最后
來美國之前,其實我已經有一些心理準備,年初的時候看到美國智能資產公司(Smart Asset)發布了一份年度研究報告,列出了居住在美國大都市區的人們,每年需要賺多少錢,才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在這份榜單中,生活成本最貴的10個城市中,有7個在加州,分別是舊金山、圣何塞、爾灣、圣安娜、奧克蘭、圣地亞哥和丘拉維斯塔(Chula Vista)。
平均看來,在美國大城市,單身人士平均需要9.65萬美元的年收入,才能維持舒適的生活。對于家庭來說收入需要更高,大概總收入在23.5萬美元,才能養活兩個成年人和兩個孩子。
具體到加州舊金山,單身人士想在這里生活得舒服,時薪至少達到57.48美元,年薪要到119,558美元,以家庭為單位的話,有兩個孩子的雙職工家庭收入要到達339,123美元。
但這個數據是以“生活舒適”為前提,如果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是可以更低的。
不過,大家依舊可以參考這個數字,評估一下,如果自己來美國陪讀,在純花費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能不能負擔得起。
我遇到很多國內媽媽,都是想著帶孩子來讀書,然后跟孩子一起熬,熬到孩子工作后申請綠卡,以為這樣會更省錢。
其實不然,幾十年的生活成本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但如果有一張綠卡,不光學費可以省下不少,你還可以在美國找工作賺美元,并且自由選擇居住地。
所以,出發之前先慎重對比一下這些數字,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