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總統卡德羅夫19日爆出重磅消息:在布良斯克州成功擊斃一支破壞小組,其中竟然包含一名美軍游騎兵!
這名美軍疑似就是一年前在以色列與拜登會面時被拍到的那位神秘軍人,面對如此勁爆消息,五角大樓、英法德集體啞火,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保持沉默,這一切,到底意味著什么?
"這不是演習,這是真實發生的戰斗",卡德羅夫在社交媒體上的這句話,瞬間在國際社會掀起軒然大波,要知道,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這還是首次有美軍在俄羅斯境內被擊斃的官方消息。
現場搜出的外國武器裝備和工具,無一不在訴說著這支破壞小組的來歷不簡單,有軍事專家分析稱,這些裝備都是北約最新型號,有些甚至還未正式列裝,這說明背后的支持力量非同一般。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位被擊斃的美軍身份,有媒體火眼金睛地發現,此人竟與拜登有著不同尋常的"交集"。
就在一年前,當拜登在以色列與某支機密部隊會面時,這名軍人恰好出現在畫面的一角,這個發現,讓整個事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五角大樓的沉默勝于雄辯,確實,面對如此重大事件,美國國防部的態度耐人尋味,既不否認,也不承認,仿佛在等待什么信號。
而英法德三國的反應更是出人意料,集體保持沉默,這種默契,不得不說十分罕見,就在美軍被擊斃消息傳出的同一天,普京簽署了新版俄羅斯核政策基本政策。
這個時間點的選擇,顯然不是巧合,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俄羅斯在向西方展示自己的底線和決心,更令人擔憂的是,俄羅斯開始大規模生產可抵御核輻射的避難所。
這不僅僅是一個防御性舉措,"某智庫研究員指出,這表明俄羅斯已經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與此同時,俄方還在籌劃對基輔的大規模襲擊。
據可靠消息源透露,這次打擊的目標包括決策中心和能源設施,俄羅斯這是要給烏克蘭來一個寒冷的冬天。
烏克蘭最近的舉動可以說是相當大膽,使用美制導彈襲擊俄羅斯本土,這種行為無異于在火藥桶上跳舞,這是一個危險的升級。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緊急關閉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美方顯然預感到俄羅斯會有強力反制,而在中東,局勢也是風起云涌。
胡塞武裝接連對美軍航母發起挑戰,先是"艾森豪威爾"號,后是"林肯"號,這種行為的背后,俄羅斯的影子若隱若現。
俄羅斯向伊朗提供大量武器,這改變了地區力量對比,以色列在黎巴嫩發現的先進俄羅斯武器,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而美國在尼日爾駐扎的約1000人軍隊,更顯示出西方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布局,看看美國給烏克蘭的"禮物"清單。
海馬斯"火箭炮:精準打擊的利器,各類地雷:用于區域封鎖,充足彈藥:保證持續作戰能力,陸軍戰術導彈:遠程打擊的保障
英法更是雪中送炭,提供了遠程導彈,這些武器裝備的投送,無疑是在不斷挑戰俄羅斯的容忍底線,在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之前,局勢充滿了不確定性。
拜登政府在"支持烏克蘭"和"避免激怒俄羅斯"之間的平衡越來越難把握,這場持續超過1000天的戰爭,似乎走入了一個各方都難以收場的困局。
五角大樓的沉默,西方盟國的緘默,都在訴說著一個殘酷的現實,這場沖突已經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期,拜登政府的如意算盤,似乎打錯了節拍。
只是,在各方都不愿讓步的情況下,和平之路究竟在何方,恐怕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參考資料:
烏克蘭“真用了”美制導彈襲擊俄本土 美議員:彈劾拜登!北約多國態度不一
2024-11-20 19:18·紅星新聞
烏軍使用美制導彈襲擊俄本土,俄國防部:擊落5枚!澤連斯基:烏法律不允許戰時舉行選舉
2024-11-19 23:23·每日經濟新聞
俄官員證實!“一美軍游騎兵在俄境內被擊斃”
2024-11-20 14:04·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