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石破茂繼十月當選日本首相后沒過多久就解散了眾議員,讓眾人都沒想到的是在十一月的競選中石破茂再次勝選。
但僅僅過了一個月的時間,他對中國的態度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在我國剛剛鎮住南海局勢的這個關頭,日本就與美國、澳大利亞召開了三方防長級會議,這很難不讓人懷疑他們的動機指向何處。
石破茂的二次當選
石破茂的兩次當選中間僅僅隔了一個月,就在今年10月1日,石破茂在激烈的角逐中勝出,成功接替岸田文雄成為了日本第102任首相。
然而首相之位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坐,日本之前的“黑金”丑聞影響過于強烈,以至于石破茂上臺后要面臨日本民眾的諸多不滿。
他的支持率不僅沒漲反而日益下降,迫不得已石破茂上任8天后,只能宣布解散眾議員,通過這種方式撇清丑聞重獲支持。
經過再次激烈的首相指名選舉,石破茂在11月11日以最快速度再次當選了日本的第103任首相。
誰能料到,他上臺后的第一把火竟然燒到了中國身上。
要知道石破茂之前可是打著對中友好的旗子,不僅公開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堅定地站在中國這一方,更是多次向中國拋出合作的橄欖枝,想要與中國建立長期友好的外交關系。
而且石破茂第一次當選時首訪的國家是老撾,10月11日,在東盟領導人峰會中,雙方還有過會談。
在會談中雙方明確未來發展路線,石破茂也承諾會與中方積極推動互利友好的合作關系。
誰能想到僅僅過了一個月,石破茂對中就是兩面孔,不僅在記者會上公然抹黑中國,宣稱中國和俄羅斯軍機經常“侵犯日本領空”,還表示日本有必要采取措施強化海空自衛隊的力量。
而且他直接敲定了首訪國家——秘魯,估計訪問結束后會前往美國進行交流,將日美同盟推向新高度。
美日澳三國會議
有報道指出,11月17日,美日澳三國派出各自防長代表在澳洲達爾文市舉行了一次三國會議。
會議內容旨在加強三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提高三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當然了,這次會議選擇的時間、地點都是很有深意的。
這次會議對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進行全面評估和分析,討論了地區內的熱點問題和潛在沖突點,其中就包括東海、南海的局勢變化。
對于我國來說,這已經是屬于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了。
南海問題一直是我國長期關注的歷史問題,最早要追溯到二戰時期,當時日本明確表示放棄對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中國領土的一切權利,南沙群島也正式交還給了中國。
然而東南亞的國家又開始蹦跶了,尤其是菲律賓、越南這些國家想要從這里分一杯羹出去。
于是向中國提出想要分割海域的要求,自20世紀70年代后便形成了6國7方的局面。
當時是越南侵占島嶼和礁石30個,菲律賓侵占6個,馬來西亞侵占3個,巡視監控4個,文萊占領1個。
而中國大陸實際控制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等島礁,中國臺灣控制太平島、中洲礁。
但他們并沒有因此消停,在受到美國在背后的指使后,菲律賓和越南開始瘋狂挑釁我國。
先是菲律賓在仁愛礁、仙賓礁、黃巖島等南海島礁進行試探,還和一些域外國家勾結在一起頻繁地舉行一些聯合軍演,甚至妄圖將中國黃巖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及相關海域非法納入其海洋區域。
越南也在南沙群島加速填海造陸工程,短時間內完成了較大面積的陸地建設和機場跑道建設,同時在10個非法侵占的中國島礁上進行作業。
當然了,面對他們的這些挑釁,我國也給出了強硬的態度。
軍隊方采取有力措施反制侵權挑釁,限時對南海進行大范圍的戰巡,明確向一些挑釁的國家表示我方的實力。
我方軍隊還通過無人機沿越南沿岸飛行,警告其不得侵犯中國主權和國家利益。
政府方也是堅持以和平協商的方式先來解決問題,如果當事國不配合,再采取強硬手段反擊。
面對我國這樣的態度和實力,菲律賓、越南等國明顯是在以卵擊石,美國一看菲律賓拿捏不了了,便開始將手伸向澳大利亞。
這才有了這次美日澳的三國會議,而選址在達爾文市正是因為該地是澳洲離南海最近的地方。
石破茂未來的執政挑戰
日本參與到此次的三國會議中,一方面和特朗普上臺有關系。
特朗普在競選時就宣稱要提高進口關稅,日本自然也不能幸免,美國又是日本的出口大國,這樣一來日本的多個行業必然會受到沖擊。
特朗普的勝選又會給日元帶來影響,多重因素之下,日本民眾的生活成本是節節攀升,原本就對政府不信任的民眾這下更加不滿了。
而石破茂要想扭轉“黑金”丑聞挽回民眾的支持就要作出行動,自然離不開要繼續做美國的“附屬國”。
另一方面來說,是石破茂在本次勝選后的喊話,他認為中國和俄羅斯軍機經常“侵犯日本領空”,這對日本領土主權的安全來說是不利的。
美澳兩國本身在軍事科技領域具備一定的優勢,通過參與美日澳三國會議等軍事合作,可以擴大日本的軍事力量發展,幫助日本在軍事武器等方面的發展獲取更多的機會。
而且從石破茂態度的轉變來看,日本或將中國的崛起視為對其在亞太地區地位和利益的挑戰。
既然參與了美日澳三國會議,日本也希望借助美澳的力量,形成對中國的制衡。
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增加與中國對抗的籌碼,維護其在周邊海域的利益和影響力,進而提升其在國際安全事務中的話語權和決策權。
當然了,石破茂這樣的選擇也注定他未來的執政生涯會面臨諸多挑戰,美國顯然只是將其看作附屬的小弟。
如果要站在我國的對立面,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未來也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摩擦。
未來南海形勢及應對
美日澳的這次三國會議說明未來南海形勢還是復雜多變的,以美國為首的域外國家不斷攪局,菲律賓等國的侵權行動也越來越具有挑釁性。
雖然目前暫時震懾住了這些國家,但我國在南海問題上還是面臨諸多的風險,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以思維創新妥善應對南海問題。
首先要認識到一個問題,與我國直接發生沖突的是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南海問題的維權要先從這些直面沖突的國家入手。
直接對話和平溝通協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優先與這些國家進行直接的對話看能否解決問題。
如果一直冥頑不靈,就可以采取下一步措施。
一方面是加強軍事建設,持續加強海軍、海警等海上力量的建設,提高裝備水平和作戰能力。
確保在南海擁有足夠的軍事威懾力,能夠有效應對各種安全威脅,再調整和優化南海地區的軍事部署,加強重點島礁和海域的防御力量。
更要加強海陸空三方軍隊的合作防御能力,以防有突發情況時,我方能夠迅速的作出反應,給予敵方反擊。
另一方面可以調整外交策略,在各種國際場合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還有相關海域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再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國家及其他大國的溝通與協調,揭露美日澳等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不良企圖,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立場的理解和支持。
還可以引導國際輿論向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以此來維護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利益。
結尾
不管外部威脅怎么變換,我國的主權都是神圣不容侵犯的,我國捍衛領土完整的意志也堅如磐石,會以堅定的決心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
石破茂若妄圖在對華政策上采取激進和錯誤的行徑,無異于玩火自焚,帶日本走上一條不歸路。
我國解決對外爭端的方式很簡單,主要是和平協商對話,當然了如果對方無理取鬧持續挑釁,我們也絕不姑息。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絕對不會因為個別勢力的無端挑釁而偏離方向。
中國將繼續堅守立場,同時也愿與周邊國家攜手,共同開創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的未來。
讓那些企圖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最終化為泡影,讓和平與發展的陽光普照南海及整個亞太地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