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盤錦興隆臺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藝象——國際青年藝術展”將在遼河美術館盛大開幕,并有瑞典籍華人藝術家王彤的講座《北歐三十年》在美術館二樓會議室舉行。
據介紹,此次“藝象——國際青年藝術展”,由青年策展人張雨萌及北歐當代藝術中心(廈門)策展團隊精心策劃,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瑞典籍華人藝術家王彤與國際策展人藍蘭的指導下,本次展覽匯聚了丹麥、瑞典、挪威、菲律賓、泰國及中國的藝術家,共展出百余件藝術作品;其中包含繪畫、雕塑、裝置和影像等藝術形式,藝術家將自身獨特的文化背景與生活體驗轉化為藝術表達。旨在通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讓觀眾深入了解當代藝術的魅力和價值。
在這次展出的當代藝術作品中,匯聚了眾多藝術家的心血與智慧,現實與想象交織,具象與抽象碰撞,傳承與創新并行,以獨特視覺語言探索世界、超越文化與地域界限,呈現出當代藝術家視野中的無盡可能性。藝術家王彤的作品《藍色迷宮》,是一幅以毛氈、水墨和刺繡為材料的海洋地圖,呈現了海水和海洋生物在其中生存和演變的軌跡。作品同時揭示了人類社會對海洋產生的影響和破壞。藝術家試圖引導并激發人們對自然界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反思,這件作品的尺寸達到了590*600cm,令觀者感到十分震撼與沉浸其中。還有王彤先生在泰國時創作的系列繪畫,表達了藝術家在泰國的生活經歷,展示了他獨特的思想和情感表達方式。本次展覽的繪畫作品深刻詮釋了美學,呈現了獨特而富有表現力的圖像語言。這些作品將藝術家在泰國的個人經歷、對環境和各種現象的觀察轉化為新穎的藝術表達,傳遞了深刻的意義。觀眾可以通過解讀作品來感受藝術家所傳達的意義和欣賞美學的過程。
據了解,在進行國際化和當代化轉化時,水墨藝術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水墨藝術的獨特性也是中國藝術家在國際語境下民族文化身份的標識,傳統水墨在當下的語境已經喪失,在面對自身的傳 統對水墨藝術的再理解上,以新的審美視覺和時代觀念融入當下文化問題的思考中來,實現傳統水墨在當代的轉換,在當代語境中找到有效的藝術方式,并以一種差異性的民族身份參與到廣泛的國際文化交流中來,在東西文化交匯的層面上,反思水墨的當代”再造”的可能性,“再造”,不是重復而是顛覆,是在當下文化背景下對傳統文化的再發掘、再借鑒、再創造。
“藝象”展覽承載著藝術家們的創作初心,也凝聚了遼河美術館作為盤錦文化交流平臺的角色使命。它既是一次視覺的盛宴,也是一次心靈的旅程。通過本次展覽,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藝術的共鳴與多樣性,同時見證盤錦作為藝術和自然融合的人文城市的嶄新面貌。(王蘭 張士龍)
【責任編輯:喬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