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以“詩詞助力城市IP”為主題的第三屆中華詩詞發展講壇在北京正乙祠戲樓舉行。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中華詩詞學會顧問田麥久、岳宣義,原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詩刊》社總編李少君等出席。深圳市詩詞學會吟誦專業委員會主任,深圳連豐文化創始人邵永玲獲邀參加本次會議。
第三屆中華詩詞發展講壇現場
本屆講壇由中華詩詞學會和《詩刊》社主辦,中華詩詞學會科技與文創詩詞工作委員會、環慈(北京)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中青智慧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承辦。講壇旨在挖掘中華詩詞文化內涵,助力新型城鎮化文化建設,豐富塑造城市IP,探討和推動詩詞文化與旅游、詩詞文化與教育等城市文化相關領域進行深度融合。
周文彰會長作了主題為“讓詩詞成為城市推介官”的發言,闡釋了詩詞助力城市IP的重要意義,引領大家積極尋找、深入探索詩詞助力城市IP打造的方法和路徑,在講話中,周文彰重申《中華詩詞的創新發展十題》中的第七題:發揮和拓展中華詩詞的服務功能,倡導詩人要“破圈”,走出自我的圈子,走出詩詞界的圈子,發揮詩詞的服務功能,讓詩詞成為城市的IP。
講壇由中國孔子文化獎章榮獲者、京忠智庫理事長王京忠主持。論壇現場,來自全國優秀吟誦傳習人,深圳市詩詞學會吟誦專業委員會主任邵永玲和北京琴人、韶翰琴社社長子佩合作的傳統吟誦——《詩經 小雅 鹿鳴》帶領大家回到詩詞的源頭,一幅詩詞文化的畫卷緩緩拉開。
連輯從《詩經》的形成到后世文人的相互交流,再到古人的生活,在不同的維度向大家揭示了詩對于人們精神世界建構的重要性,并進一步講了讓更多人喜歡詩詞對城市IP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城市人口的人文素養是城市IP建設里非常重要的內容。以詩詞美學為抓手,推動成人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是終生的)是提高城市人口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是城市IP建設的深層次內涵。
講壇上,來自吉安、三門峽、二連浩特、萍鄉、定州、西安等城市代表結合本地城市文化建設作了主題發言。此外,來自五所在京高校的詞文化及相關領域專家,開展了“詩詞助力城市IP”圓桌對話,圍繞“詩詞助力城市IP”展開熱烈討論,為城市文化發展獻計獻策。
講壇上發布了第二屆中華詩詞發展講壇詩詞與旅游融合論文征稿頒獎暨“我心中的詩意城市”短視頻征集活動詞發展講壇創辦以來的開展情況。為配合北京市豐臺區文化IP建設,中華詩詞學會科技與文創詩詞工作委員會和書香驛站組織了“我心中的詩意豐臺”詩詞大賽,講壇上發布了“我心中的詩意豐臺”詩詞大賽獲獎者名單。
第三屆中華詩詞發展講壇來自深圳邵永玲現場非遺吟誦詩詞
講壇現場發布了“詩旅中華”2025年系列活動。一是開展“詩旅中華行”系列活動,借助詩詞,助力城市IP塑造。在此之前,“詩旅中華”組織了“詩旅江西”文旅融媒體系列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關注,也是“詩詞助力城市IP”的一次成功實踐。二是開展“詩旅游學”系列活動,聚集詩詞愛好者,主題分別為聚焦城市熱點、聚焦名勝古跡、賞讀經典古詩詞、譜寫時代新篇章。
圖轉自:中國詩詞學會 編輯:玉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