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證據顯示,整個世界從古代邁向現代最大的功臣不是西方白人,而更應該是中國人。中國人一手發展了整個世界的先進科技,但在16世紀末期轉型近代化的時候失敗了,導致無數科技成果流失被西方人竊取,最終使得古代歷史被西方人打扮成為了現在這個鬼樣子。
現在他們掌握了最先進入近代化的渠道,所以整個世界的歷史被他們說了算,明朝滅亡之后中國進入到了半奴隸制半封建制的大清朝,從此之后失去了整個世界的話語權,只有清朝的高層才了解世界的發展進程,底層人民變得一無所知。
實際上在明朝的時候,中國人還是非常開明先進的,至少對于世界的探索發現就是最早從中國人開始的,中國的科技在清朝中期之前都是領先世界的,后來因為清朝的一系列作為政策才逐漸的落后回歸原始。
大明朝的洪保將軍艦隊曾經到達過澳大利亞,這已經是國際漢學歷史研究出來的最新結論了,其實對于澳大利亞這塊大陸并不是歐洲人最先發現,最先發現的是中國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時期。
隋朝時候的中國人其實就知道有澳洲這樣一個大陸的存在,并且在史書之中記載這塊大陸位于中國南方上萬里的地方,這里的人使用的武器是回旋鏢,從中國南方的廣州港坐船到這里順利的話需要100天的時間。
那個時代的隋朝人為什么會產生這樣大的興趣對澳洲進行探索呢?其實還是因為在中國古書《山海經》里面對這里有過記載,說澳洲生活著一種像麋鹿的動物,這種動物使用后腿彈跳心動,身體中間還有第二個腦袋。
這聽起來好像十分的魔幻,什么動物要用后腿跳著行動,而且肚子中間還有第二個腦袋呢?這種動物其實就是澳洲的特產動物“袋鼠”,第二個腦袋是袋鼠的孩子,袋鼠孩子幼年的時候都會生活在袋鼠媽媽的袋子里面,所以讓當時最早探索澳洲的人以為這是這種動物的第二個腦袋。
山海經這本書并非完全的神話故事,而是世界地理古書,描述的是史前洪荒時代的各地地圖和動植物以及特產。那是一個消失變化了很久的世界,和后來世界地理有了很大的變化,隋朝的軍艦曾經沿著山海經的指導到達過澳洲,并且為隋煬帝帶回來了這種動物。
根據中國皇家典籍歷代起居注記載,在中國皇帝的動物園里面養殖著來自于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其中就有袋鼠這種動物。而我們也都知道袋鼠并不是中國大陸的動物,是澳洲的特有動物,如果不是中國人去過澳洲,那歷代皇帝動物園里面的袋鼠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意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記錄自己來到中國元朝皇宮的時候,說自己還看到了袋鼠這種動物,引起了西方人的極大興趣,后來的航海家們在明朝皇帝動物園里面也看到了這種動物,而且還見識到了明朝早期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和他的艦隊。
中國艦隊很早就拜訪了澳洲,并且在海圖之中描繪了這塊大陸的存在,盡管以當時的繪圖水平還很差勁,但輪廓幾乎已經呈現出來了,鄭和艦隊沿著歷代中國遠洋艦隊的痕跡繼續發現了澳大利亞,還完善了過去因為戰火消失的前朝海圖航線。
當時從中國出發,穿越南海到達爪哇島,然后繼續前行的新幾內亞航線就是在鄭和第一次前往澳洲之后完善的,并不是說前朝中國沒有,而是因為幾百年的戰火丟失毀掉了,中國科技每一次發展到巔峰似乎都會因為外族入侵遭受各種各樣的劫難而毀掉,然后浴火重生,以此生生不息,這也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偉大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