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楊勇來朝鮮替換第20兵團代司令員鄭維山。
從西路軍死里逃生出來的一代名將鄭維山,是彭德懷麾下的愛將,也是解放蘭州戰役、殲滅馬家軍的主將,是彭德懷親自點名來到朝鮮戰場,接替了楊成武任20兵團代司令員。
鄭維山入朝后雖打了幾個漂亮仗,但還是覺得有些愧對彭德懷的器重。
即將回國,但一直對金城地區敵軍面向我方陣地的一個三角形陣地耿耿于懷,這塊寬20公里,縱深9公里,居高臨下的高地,可以俯瞰我軍縱深10多公里的地方,對我軍威脅極大,由于諸多原因一直沒能動手消除這個障礙。
他下定決心,在走之前非砍掉這個釘子。
鄭維山決定要出奇招險招,他要在敵人手榴彈能砸到的地方潛伏3000人。
他的計劃是,敵我主陣地最多相距3公里,中間深谷相連,頭天要把部隊提前隱蔽到敵前沿,第二天天黑后發起沖擊,當晚完成攻擊戰斗,加緊搶修工事補充彈藥,天亮后可有效地抵卸敵人反撲。
他決定爭取此役全殲敵軍兩個團,并奪下敵軍兩個團的陣地。
當時執行的是毛澤東“零敲牛皮糖”的陣地戰術,攻擊目標以不超過一個營為原則,最好每個軍一次攻殲一個至兩個排到一個至兩個連的戰術。
而此時接任的楊勇司令員和王平政委已到達,還有3兵團的許世友、杜義德、李天佑、張南生、李成芳等名將前來觀摩學習,他們都被鄭維山的大膽方案驚呆了。
鄭維山要一次性全殲敵軍兩個團,這個大膽的設想能否實現?
從韋杰手中接任60軍軍長的張祖諒,首先表態支持兵團作戰方案,請戰攻擊兩個高地、殲敵一個團的任務。
因為60軍180師在五次戰役后期吃了大虧,一次被俘5000多人,成為志愿軍第一大敗仗。作為老軍長,他要用重新組建的180師來打這一仗報仇雪恥重振士氣。
張祖諒將軍
而 另一位虎將,67軍軍長邱蔚也要求,率部攻打十字架山高地的另一個團。
正當安排部署時,志司代司令員鄧華打來電話:“志司考慮了你們的作戰計劃,我們認為,作戰條件不成熟,我們的意見是不要打,請你們考慮。”
鄭維山斬釘截鐵:“我決心已定,錯了我負責!”
掛上鄧華的電話,鄭維山臉色鐵青的說:“這一仗一定要打,錯了我負責,殺頭殺我的。”
張祖諒激動了:“我和你共同負責!”
鄭維山把桌子拍得山響:“不要你負責,你們只負責打好,錯了,有一個腦袋頂上就夠了。”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鄧華
許世友面對此情此景也嘆服:“我許和尚打仗素來是大膽的,可是你比我還要大膽!”
6月9日晚,180師3500多人,悄悄潛伏在敵方陣地前沿。
6月10日晨,許世友、鄭維山、李天佑和和前來觀戰的大批南京軍事學院的將軍教師、學員們一起,來到龍門山前沿觀察所,此地距883.7高地不足三公里。
晴空萬里,太陽高照,許世友和上百名高級將校拿著望遠鏡在我軍潛伏區瞄來瞄去,除了隨風曳動的樹枝、草叢外什么也沒有。
“老鄭是不是改變計劃了?”這些迷惑的將領紛紛詢問。
鄭維山大喜過望,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們都沒有發現潛伏的戰士們,那么敵人更不會想到。
當日8時20分,我軍300門火炮將上萬發炮彈,突然傾瀉于敵軍陣地,連“喀秋莎”火箭炮也加入火力急射。
接著180師3500名將士猶如天兵神將怒吼沖鋒,僅僅50分鐘就全殲南朝鮮軍27團,將他們挖了兩年多堅固工事的兩個高地拿下來了,180師打了個最徹底的翻身仗。
同時,67軍邱蔚率部忽然殺出,共用了1小時20分鐘攻下了十字架山的要塞模范陣地,將南朝鮮軍21團消滅,占領了敵軍苦心經營2年多的要塞。
從6月10日到15日,鄭維山指揮部隊堅守陣地,整整打了5日的反擊戰,打垮了南朝鮮5師和聯合國軍部隊,使其一路潰逃到北漢江。
鄭維山指揮部隊,乘勝一鼓作氣殺向金城,準備一舉攻占這個戰略要地。
這時志愿軍司令部來電命令停止攻擊,原來美國人已被打得同意中朝方的全部條件,朝鮮停戰談判達成協議了。
5天5夜沒合眼的鄭維山一頭栽倒在桌子上,在地圖上昏睡過去……
這一仗,60軍殲敵14,800人,67軍殲敵13,500人,20兵團擴大陣地58平方公里。
在幾十年后中國權威史籍《當代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卷》中,180師敵前潛伏這一仗稱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而一代名將鄭維山,雖然在民間名聲不響,但在猛將如云的中國軍隊里,他也是以能打而馳名,深得徐向前、彭德懷元帥的青睞。連毛澤東主席也夸獎說:“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
1955年授銜時,抗美援朝的兵團級主官幾乎都是上將銜,而鄭維山是少有的中將兵團司令。據說原擬定為上將,后由于減少上將名額,而遺憾錯過,將軍也毫不介意,常說想想犧牲的戰友,這軍銜是為他們戴的。
鄭維山1955年至1971年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2000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
鄭維山將軍
而新任60軍軍長其實是60軍前任軍長,當時在川西軍區的60軍奉命作為第二批部隊入朝參戰時,組織上考慮到張祖諒胃病纏身,川西軍區又剛成立不久,剿匪、反霸、支援地方建設等諸項工作十分艱巨,便沒有同意張祖諒率部出征的請求,而是安排韋杰擔任60軍軍長率部入朝參戰,180師的慘敗也是在這一時期。假如張祖諒當時任軍長,在他指揮下的180師死里逃生也有可能。
張祖諒將軍
張祖諒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在南京軍事學院畢業后任南京軍區參謀長,1961年5月13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50歲,安葬在雨花臺革命軍人公墓。
而百戰驍將邱蔚是電影《狼牙山五壯士》中的邱團長原型,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7年8月19日,剛到山東軍區工作的邱蔚在青島太平角海軍雷達站不遠的地方釣魚時,被海浪卷入海中,不幸遇難,享年44歲,遺體運到北京,安葬在八寶山。
邱蔚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