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要說國軍中的黃埔第一人,那無疑是天子門生胡宗南了。
但要說打仗能力,對于胡宗南眾人都只能會心一笑,他怎么都排不上號。
在國軍黃埔系列將領中,抗戰第一將當屬關麟征,而解放戰爭第一將則是救火隊長杜聿明。
經歷過抗戰洗禮的黃埔學生們,到解放戰爭中后期已經成為了國軍的中流砥柱。
其中最顯赫的莫過于杜聿明、胡宗南,各自主導了一方面戰場。
鄭洞國、宋希濂也都成為了一時名將,和我軍各大野戰軍中的虎將相比擬。
但是曾經在抗戰中名聲大噪的關麟征,在解放戰爭中則被徹底冷藏,這是為什么呢?
要說關麟征在抗戰中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黃埔第一將,戰功顯赫,升職也快。
比起胡宗南這個靠關系上位的,關麟征是第二個升任軍長的黃埔一期生,但卻是靠戰功上位的。
在關麟征做師長的時候,杜聿明還是他的副師長。為何后來杜聿明崛起了,關麟征卻落后了呢?
02
關麟征出生于陜西關中,從小就長得人高馬大,19歲時南下廣州加入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一期生。
黃埔畢業后關麟征和許多黃埔一期生一樣,東征北伐,開始逐漸嶄露頭角。
東征時期,關麟征和鄭洞國、陳賡一起都加入過敢死隊,因此很快就脫穎而出。
北伐開始后,關麟征歷任營長,團長等職務,升職雖然比不上胡宗南但也是黃埔中響當當一號人物。
真正讓關麟征走到蔣介石心坎里的,是寧漢之爭后關麟征帶著黃埔軍官一起為老蔣奔走。
當時老蔣被迫下野,何應欽要對軍隊進行裁員,關麟征糾結了一大批黃埔軍官一起施加壓力進行抗議。
同時做這個工作的還有胡宗南,這使得老蔣對這兩位學生好感度激增,真正成為了老蔣嫡系中的嫡系。
03
當然作為軍官指揮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這一點上關麟征同樣很優秀。
中原大戰中關麟征作為教導2師1旅1團團長,屢次擊敗敵軍。首戰高辛集以一個團的兵力死守閻馮聯軍一個多月的進攻。
河南杞縣一戰他再用一個團掩護全軍撤退,遭到了數個師的閻馮聯軍進攻,最終竟然全身而退,隨即被提拔為第2旅旅長。
柳河車站一戰中,面對閻馮聯軍的進攻,關麟征和蔣介石身邊所有后備隊都已經被調出去,老蔣身邊就一個警衛排。
關鍵時刻關麟征用一招空城計,命令警衛排利用青紗帳分散射擊,結果閻馮軍不敢大舉進攻只敢炮擊,硬生生拖延了幾個小時時間。
1931年任11旅旅長的關麟征智取石友三部夏子明旅,在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下,關麟征只用了30余人傷亡就拿下了夏子明旅。
1932年圍剿紅四方面軍鄂豫皖蘇區時,關麟征身為前衛指揮官帶頭沖鋒,連續數十次沖擊硬生生沖破了紅軍包圍。
此戰被后來國軍稱呼為十蕩十絕,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紅25軍軍長蔡申熙犧牲,關麟征卻名聲大噪。
戰后關麟征的第四旅被提升為25師,與此同時張耀明和杜聿明兩位老同學此時都還是關麟征的下屬。
1933年關麟征奉命率25師北上參加長城抗戰,古北口一戰東北軍一觸即潰,關麟征率部立即堵上缺口。
此后25師死死釘在在古北口,與第八師團血戰三天傷亡四千余人,關麟征名震全國并獲青天白日勛章。
全面抗戰時期,關麟征的25師已經升為了52軍,在臺兒莊戰役中硬抗磯谷廉介的第10師團不落下風。
老蔣事后評價:“我軍如果都像52軍那樣戰斗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相比較胡宗南,關麟征這位完全靠著軍功上位的黃埔學生中的第二位軍長,第二位集團軍司令,才是真正的黃埔名將
04
毫不客氣的說,從北伐以來,到中原大戰,抗日戰爭,關麟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黃埔第一將。
關麟征在歷次戰役中表現出來的用兵智慧,堪稱有勇有謀,戰果豐碩,也因此能成為胡宗南之下的黃埔第二人。
但是大家都知道胡宗南是標準的靠著關系上位的,真正意義上軍功上位第一人正是關麟征。
那為何解放戰爭時期老蔣卻棄這位好學生不用了呢?其實這和關的性格有很大關系。
關麟征的指揮能力、勇猛程度在國軍內部完全可以算是第一梯隊,絲毫不比杜聿明等人差,但是情商上他和杜聿明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或許是因為黃土高原為關麟征注入了太多的豪邁基因,關麟征在很多時候顯得尤為霸道和囂張。
比如關麟征的老下屬兼同學杜聿明,本來應該是關麟征拉攏的對象才對,結果關麟征卻天天霸凌杜聿明。
在長城抗戰時期,關麟征因為受傷讓杜聿明接過了指揮權,結果關麟征回來之后就很不爽杜聿明。
為此關麟征不僅提拔同為陜西人的張耀明制衡杜聿明,更是經常拉著手下團長一起給杜聿明上眼藥。
后來杜聿明進入中央高級軍官培訓班培訓后怎么都不愿意回25師,就是因為被霸凌的太慘了。
臺兒莊戰役之后, 關麟征升任32軍團軍團長,手下的25師師長張耀明和第2師師長鄭洞國兩人眼巴巴看著軍長位置。
鄭洞國作為黃埔一期生,無論是在能力還是戰績上都遠勝張耀明,結果關麟征就因為張耀明是老鄉就把他提升為軍長。
關鍵是關麟征竟然還想要讓鄭洞國當副軍長卻兼任第2師師長,也就是說想要排擠吞掉他的第2師,讓鄭洞國直接當個有名無實的副軍長。
這一下鄭洞國不干了,于是就跑去找杜聿明的第五軍去了。
后來為了給自己的心腹張耀明升官,關麟征竟然當眾指著陳誠搞自己的土木小圈子,諷刺陳誠。
要知道國軍中雖然派系排擠嚴重但是這都是私下的,哪里有提出來說的道理,這令陳誠顏面大失,雙方也徹底鬧翻。
陳誠在解放戰爭時期可是中央軍的領頭羊,老蔣麾下的第一人,自然就不會讓關麟征好過,只能去坐冷板凳。
而關麟征離開前線的標志性事件就是抗戰勝利后的昆明事件,
當時昆明群眾集會,要求反對戰爭爭取和平。關麟征派兵彈壓也就罷了,關鍵還對人群開槍。
這一開槍就讓老蔣聲名大跌,再次往專制獨裁上靠近了幾分。不得已蔣介石把關麟征下調改任陸軍學校校長。
從此之后關麟征再也沒能領兵作戰,曾經赫赫有名的黃埔一期第一名將,開始了長期冷板凳模式。
05
與關麟征相反,曾經長期被關麟征霸凌的杜聿明在解放戰爭開始后開始了火速升官,先后出任東北安保司令。
后來杜聿明更是主導了東北、徐州兩大戰場,先后和林彪、粟裕等我黨最高統帥交手,名聲極大。
杜聿明與關麟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很會做人。
在軍中只要是黃埔同學,無論官職大小一律稱呼為同學,從不仗著黃埔一期的身份欺壓別人。
曾經被關麟征打壓的黃埔學生如鄭洞國、戴安瀾等人都愿意投奔杜聿明,可見杜聿明十分得人心。
不僅是對黃埔系,對其他中央軍吞并的雜牌軍杜聿明也能勉強保持同一水平線,在國軍中可以說十分難得。
到解放戰爭中后期數十萬上百萬規模的大兵團會戰,作為統帥不僅要會打仗,更要會做人,會統兵。
尤其是國軍這種派系林立的軍隊,會做人才能夠各方面都指揮的動,這也是為什么老蔣會頻繁調動杜聿明的原因。
因為各方面都會給杜聿明一個面子,聽他的命令,但是人際關系極其惡劣的關麟征就做不到讓各個軍頭給自己一個面子。
在局勢最艱難的時候,老蔣曾經也想過關麟征他去徐州。
但是一想到徐州那種中央軍雜牌軍各種兵團混雜的情況,以關麟征的性格去了只會壞事。
最終關麟征也沒能去成,只能以遺憾告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