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局勢突然又亂了,總統巴沙爾夫婦已經到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求援。這一輪敘利亞內戰,原因是什么,會如何發展?
敘利亞:面積接近湖北,GDP不足昆山三分之一,人口和北京接近
敘利亞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中心位置,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國土總面積(包括戈蘭高地)18.5萬平方公里。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馬士革。
敘利亞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游業。和沙特等中東石油土豪國家相比,敘利亞的石油資源相對來說較少,本質上還是一個農業國。
敘利亞內戰爆發前,GDP大約為600億美元,而現在可能只有200億美元,也就是1400億人民幣左右。在中國,這可能也就相當于一個區縣的水平。
比較一下,中國百強縣第一的昆山,2023年GDP高達5140億元,是敘利亞的3.6倍。敘利亞人口2200萬左右,和北京人口差不多。但敘利亞的面積接近湖北省,也與江蘇和浙江兩省面積之和相差不大。
敘利亞內戰的原因
哈菲茲.阿薩德1970年11月發動了敘利亞建國以來的第14次政變,之后一掌權就是三十年,并且順利傳位給巴沙爾,成為中東唯一子承父業的世俗政權。因為是世俗政權,巴沙爾政權并不受中東王室政權們待見,而子承父業也和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和。
巴沙爾·阿薩德是哈菲茲·阿薩德次子,1965年9月生于大馬士革。原是眼科醫生,其兄巴塞勒死于車禍后,被選定為接班人,棄醫從政。
2000年6月哈菲茲.阿薩德總統逝世后,巴沙爾晉升為大將,并任敘利亞武裝部隊總司令。2000年7月10日,巴沙爾當選總統,2007年5月、2014年7月兩次連任,2021年5月再次當選連任。
2011年,由于當時的阿拉伯之春運動,民眾要求巴沙爾政府進行改革,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最終演變為武裝沖突和內戰。
敘利亞內部長期積累的矛盾和政治問題不可調和,最終導致了全面的內戰。
1、族群與宗教矛盾
敘利亞人口中85%是穆斯林,其中80%是遜尼派穆斯林,20%是什葉派穆斯林。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屬于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派,占總人口約11.5%。巴沙爾以少數族群身份執政,導致大部分遜尼派穆斯林不滿,這是敘利亞動蕩的重要原因。
2、地緣政治和外部勢力的干涉
敘利亞處于中東地區中心位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一直是大國博弈的焦點。外部勢力的干涉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比如美國和俄羅斯要維持其在中東的影響力,土耳其擔憂庫爾德人自治,伊朗要支持什葉派穆斯林擴張,沙特等國要幫助遜尼派穆斯林掌權,以色列要打擊伊斯蘭極端組織。
3、內部矛盾與政治問題
阿薩德父子長期的執政,引起了廣泛的不滿,又沒有辦法化解和各種利益派別的矛盾。美國、俄羅斯和周邊國家軍隊、勢力進入敘利亞后,長期存在又不斷催生出新的利益結構。敘利亞靠近以色列,又讓自己成為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反對以色列、襲擊以色列的前沿陣地。
俄羅斯自顧不暇,土耳其趁火打劫
目前敘利亞境內有忠于巴沙爾的敘利亞政府軍、伊斯蘭國軍隊、庫爾德武裝、美國軍隊、敘利亞自由軍、土耳其軍隊、以色列軍隊、俄羅斯軍隊。堪稱中東火藥桶,各國練兵場。本來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2020年簽訂停戰協議后,基本上大規模戰斗就已經沒有了。
沒想到這次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突然拿下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阿勒頗,讓敘利亞局勢再度緊張起來。如果沒有外來干預,巴沙爾領導的政府軍還是能搞定各種反對派武裝的。
但是土耳其和美國軍隊的進入,使得敘利亞內戰超出了巴沙爾的掌控能力。幸好俄羅斯也在敘利亞境內有多處軍事基地,這對俄羅斯維持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至關重要,俄羅斯軍隊的支持幫助巴沙爾穩定了局勢。
這次敘利亞自由軍能在9年后再次攻入阿勒頗,俄羅斯深陷俄烏沖突自顧不暇,肯定是重要原因。
出于戰略安全考慮,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有:
?赫梅米姆空軍基地:位于拉塔基亞,是俄羅斯在敘利亞開展軍事行動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基地。
? 塔爾圖斯海軍基地:俄羅斯在地中海水域唯一的部署區,通過這個基地可以影響中東地區的力量平衡。
? 卡米什利機場基地:位于敘利亞東北部的卡米什利市,駐有100多名俄羅斯士兵,其中包括專家、情報官員和顧問。
? 沙伊拉特機場基地:位于霍姆斯郊區,其戰略位置可為該國中部地區以及俄羅斯在敘利亞最大的天然氣廠提供空中防御覆蓋。
? 庫韋雷斯機場:部署了地面部隊和先進的雷達站,可以探測遠處的空中目標,并用作來自敘利亞東部的俄羅斯飛機的備用著陸跑道。
? 扎因阿比丁山基地:其中部署了專門從事干擾和竊聽的電子戰部隊,還部署了導彈發射器。
有報道稱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中駐有大約5000人的軍人。但敘利亞停戰已久,俄烏沖突愈演愈烈,俄軍早就捉襟見肘了,近日有報道稱連在俄羅斯留學的中國留學生都收到了征兵通知書。此前有新聞稱,敘利亞政府軍和朝鮮軍隊都有上萬人去了烏克蘭支援俄軍,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駐軍很可能也大部分調到了烏克蘭前線。
另一方面俄羅斯在歐美制裁下經濟困難,也沒法給巴沙爾政府太多支持了。不過美國人還沒開始搞事,土耳其就先下手有點讓人意外。
巴沙爾政權會倒臺嗎?
大家肯定很奇怪,土耳其為什么動不動就出兵伊拉克和敘利亞。其實土耳其在中東地區最大的戰略就是遏制庫爾德人,因為土耳其境內有大量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總人口約3000萬,其中1500萬在土耳其,其他分布在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等國,在中東是人口僅次于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同時是全世界沒有國家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中東地區庫爾德人一直想獨立建國,但要命的是庫爾德人聚居的地方都是各國主要的石油產區,哪個國家也不愿意讓庫爾德人建國。所以有庫爾德人武裝的地方就有土耳其的干預。不管中東哪個國家,只要有庫爾德人武裝做大,土耳其就要去打壓。
而美國等西方國家標榜民主自由,又站在庫爾德人一邊,反對土耳其對庫爾德人武裝的鎮壓,所以土耳其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軍事行動,背后和美國人并沒有什么關系。
這也決定了這次敘利亞自由軍的攻勢,并不會從根本上動搖巴沙爾政權。因為巴沙爾政權倒臺,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掌權,必然會導致庫爾德人武裝做大。所以大家也會在媒體上看到有意思的一幕。那就是這兩天新聞里,敘利亞的庫爾德人武裝在幫助政府軍進攻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
敘利亞反對派和庫爾德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很微妙的。在推翻巴沙爾政權上,他們利益是一致的。庫爾德民族委員會2013年就加入了敘利亞最大反對派組織“全國聯盟”。但庫爾德人想的是最終獨立或者自治,而敘利亞反對派卻并不想這樣。而且庫爾德人擔心反對派中伊斯蘭極端組織的擴張威脅到他們的利益。
整個敘利亞只有2200萬左右人口,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城市。其中剛被敘利亞自由軍攻下的阿勒頗和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人口差不多,都是三四百萬人口。對敘利亞來說,阿勒頗在經濟上地位可能比大馬士革還重要。所以敘利亞自由軍9年來第一次攻占阿勒頗才產生這么大影響。
阿勒頗距離大馬士革也就350公里,如果敘利亞自由軍繼續推進,大馬士革都有危險。真要阿勒頗和大馬士革都被拿下,巴沙爾政權就很難力挽狂瀾了。阿勒頗能被攻下,說明巴沙爾領導的政府軍士氣低迷,很多報道稱不少城鎮政府軍都望風而降,這才是巴沙爾最應該頭疼的地方。
不過土耳其似乎也沒有理由玩這么大,真要讓巴沙爾政權倒臺,一大堆國家都要來分杯羹,戰后利益分配土耳其未必能獲得多大好處。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伊朗、以色列、沙特,都不可能看著土耳其在敘利亞坐大。真要讓巴沙爾政權倒臺,讓庫爾德人武裝勢力壯大,土耳其反而會成為最大輸家。
所以這一輪敘利亞內戰,結果很有可能是土耳其在談判桌上從美國、俄羅斯、巴沙爾政府手上分別要一些好處,然后敘利亞自由軍退出阿勒頗,回到之前的勢力范圍內。當然巴沙爾政府的公信力和實力會受到重創,敘利亞內戰各方的實力繼續此消彼長,等待以后的和平談判和敘利亞國家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