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的CES 2025大會上,英特爾發布了全新一代Ultra 200HX系列處理器,英偉達也帶來了RTX 50系列筆記本獨顯,兩大全新核心平臺組成了今年最新一代的強勁游戲本。現在搭載酷睿Ultra 9 275HX處理器的高端游戲本已經正式開賣,而雷神ZERO 18 Pro可以說是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員——該機性能釋放可到270W!即便是在旗艦級游戲本中,其極致的功率表現也屬于第一梯隊的水平。同時,該機還搭載了雷神特有的蜂鳥護眼屏,具備炫酷燈效、99Wh容量電池以及雷電5接口等高規格配置。那么雷神ZERO 18 Pro的使用體驗和實戰性能表現如何?有沒有什么遺憾點?下面牛叔帶來了它的上手測評。
配置與規格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Ultra 9 275HX(24核24線程,最高加速頻率5.4GHz)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5080 Laptop GPU 16GB(性能釋放175W)
■屏幕:18英寸2560×1600 100% P3色域240Hz IPS屏
■內存:32GB DDR5 5600MHz(預留內存插槽)
■硬盤:1TB PCIe5.0 SSD(預留M.2 SSD位)
■無線網卡:英特爾BE202 Wi-Fi7
■左側接口:USB3.2Gen1 Type-A、USB3.2Gen1 Type-C、3.5mm音頻口
■右側接口:USB3.2Gen1 Type-A、SD讀卡器
■尾部接口:雷電5(支持100W PD、DP2.1)、USB3.2Gen1 Type-A、HDMI2.1、RJ45網口、電源口
■重量:3.57kg(含99Wh電池)+0.992kg適配器(330W)
參考價格:21999元/國補價格:19999元
優點:性能釋放超猛;CPU表現極強,游戲性能出色;噪聲控制不錯;做工較扎實;屏幕素質高;燈效全面,接口完備
遺憾點:機身較容易沾染指紋;機身便攜性一般
18英寸大家伙,做工扎實沉浸感足
雷神ZERO 18 Pro是一臺18英寸的旗艦級重裝戰士,機身造型設計上,它采用的是科幻未來風設計,A面由金屬噴砂工藝打造,配有RGB棱鏡LOGO、NIL納米壓印紋理以及ZERO標識,機身家族式的辨識度很高。
在大家喜歡的燈效方面,它的左右兩側和尾部出風口組成了一圈馬赫環RGB燈帶,搭配RGB單鍵背光鍵盤,燈效還是很炫酷。值得一提的是,該機的RGB燈帶采用的是FPC耐高溫透鏡技術,可減少漏光率并提升使用壽命。從整機造型做工來看,扎實可靠,檔次感也不錯。
而18英寸的大家伙體型給它帶來了兩個方面的優勢但同時也有一個小遺憾。首先,18英寸的屏幕夠大,大家知道顯示屏尺寸越大人機交互的沉浸感越強,因此不管是游戲娛樂,還是影音播放或是Office辦公,雷神ZERO 18 Pro的屏幕都能給你帶來非常愉悅的享受。其次,大尺寸的機身在散熱設計上余量更足,也能在高功率下更好的控制風扇噪聲,優化玩家的使用體驗(對于這兩點我們后面有較詳細的測試分析)。而遺憾點則是便攜性的確相對一般,實測機身重量為3.57kg,加上1kg左右的330W電源適配器,背負起來還是稍有一些負重感的。當然如果你需要更輕便的出行,也可以配備一款100W的PD充電器,該機配備有雷電5接口,臨時充電也方便。
機身C面是RGB背光鍵盤,有幾個小細節設計不錯:電源按鍵在頂部上方,是可發光LOGO造型;右側按鍵區域可快捷切換性能模式并一鍵開啟風扇強冷;下方的光標操控按鍵是全尺寸大個頭下沉式設計,這些地方做得很人性化,也符合當下大家對游戲本的使用要求。操控方面,按鍵鍵程1.5mm,支持全鍵無沖,反饋比較干脆,觸控板滑動順滑,定位清晰。但C面也有一點可優化:在使用中較為容易沾染指紋。
該機的接口規格豪華,種類也豐富,左側是USB-C、USB-A、3.5mm音頻口;右側是USB-A、SD讀卡器;尾部則是Thunderbolt 5(支持DP2.1獨顯輸出,100W PD充電)、USB-A、HDMI2.1、RJ45網口、DC電源口。是經典的雙USB-C+3個USB-A+HDMI的接口組合,3個USB-A大口可同時滿足外接鼠標、鍵盤以及移動硬盤,Thunderbolt 5則能夠為用戶提供極高的擴展性,滿足日常使用綽綽有余了,未來也不會過時。
就機身設計而言,雷神ZERO 18 Pro的外觀造型沉穩內斂、有檔次感、設計細節人性化,同時有炫酷燈效,接口豐富,符合其旗艦級游戲本的定位。
處理器性能測試:超猛!考機150W,R23破4萬
雷神ZERO 18 Pro搭載的是英特爾全新一代酷睿Ultra 9 275HX處理器,該系列處理器隸屬于Arrow Lake,采用的是全新架構、TSMC N3B先進工藝打造,具備24核24線程(8P+16E)的超強規格,最高睿頻5.4GHz,三級緩存36 MB,基礎功耗55W——當然大家都知道每款游戲本的性能釋放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標輸出,那么具體到雷神ZERO 18 Pro身上,它的威力有多強?在下面的處理器測試中,牛叔將筆記本統一設置成的是“巔峰模式”,未開啟一鍵強冷。
實測雷神ZERO 18 Pro的性能釋放如下所示:室溫25℃左右,對該機進行單考處理器半小時,初始狀態下,酷睿Ultra 9 275HX初始爆發功率可超200W!持續考機一段時間,穩定功率釋放為150W上下稍微波動,CPU溫度在101℃左右,這個表現非常不錯,算是基本完全釋放了酷睿Ultra 9 275HX的性能(作為參考,英特爾官方標注的最大睿頻功耗是160W)。而150W如此高的性能釋放,可能有小伙伴會問:風扇噪聲是不是也“起飛”了?不用擔心,從我的感受來說,說不上起飛,而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正常水平的游戲本風扇噪聲水平——18英寸的大尺寸機身體現出了價值。
下表是基準跑分測試(單輪,僅代表測試機的當前階段性性能):
基準測試分析:熟悉電腦的小伙伴已經看出來了,Ultra 9 275HX在大家熟悉的Cinebench R23多核測試中成績突破了40000分,達到了40341!這個成績怎么樣呢?我們以上一代考機110W的i9 14900HX(24核32線程)來對比,后者的多核分數是28062,相比之下,Ultra 9 275HX的性能提升幅度達到了43%左右!而這僅是一代CPU的性能差距!完全可以說明兩點:其一是Ultra 9 275HX性能確實炸裂,比肩桌面頂級消費CPU也完全不弱;其二則是雷神ZERO 18 Pro的性能釋放的確非常強,基本完全發揮出了Ultra 9 275HX實力!說它是性能猛機完全沒問題。當然,R23測試時間偏短,有雷神ZERO 18 Pro超高爆發功率的影響。
而在Cinebench 2024多核中,Ultra 9 275HX的領先幅度約為28%,在CPU-Z基準測試中則是43%,在3DMark CPU最大線程中約為39%。而在單核測試方面,兩者基本在同一水平線上,處于移動平臺HX處理器第一梯隊中。
Blender滿載渲染是一項考察處理器滿載性能的應用測試,軟件4.0版本,渲染項目為classroom,雷神ZERO 18 Pro耗時約為2分32秒,作為對比,110W的i9 14900HX用時是3分37秒,Ultra 9 275HX效率提升了30%左右,作為一代處理器的差距,這個幅度還是很夸張的。
再來一個量化的更方便大家比較的Blender處理器基準測試(版本4.4),Ultra 9 275HX的表現也非常優秀,三個項目的得分分別是233/147/113,甚至和默認設置下的酷睿i9 14900K桌面處理器(229/165/110)表現差不多了,所以,對于設計師用戶來講,Ultra 9 275HX游戲本同樣是非常高效的生產力工具。
日常使用中,硬盤的性能直接影響著大家的操作響應情況,雷神ZERO 18 Pro標配的是PCIe5.0 SSD(PCIe 5.0 SSD 價格比同容量 PCIe 4.0 產品貴 30-50%),讀取速度突破了10000MB/s,寫入速度在7000MB/s,性能非常強,日常使用響應極速無卡頓,游戲載入、高速數據傳輸都不用擔心等太久。
處理器測試小結:雷神ZERO 18 Pro搭載的Ultra 9 275HX屬于2025年里移動平臺的頂級規格24核24線程HX處理器,實戰性能可持續輸出150W功率,應對日常使用以及游戲娛樂毫無壓力,也能高效率搞定3D渲染、視頻剪輯、工業作圖等專業應用,并大幅度領先上一代核心數量更多的24和核32線程HX處理器,可以說,Ultra 9 275HX完全是今年游戲本CPU的中的實力擔當!
RTX 5080:175W滿血輸出,DLSS 4搞定2.5K光追游戲
ULtra 9 275HX款的雷神ZERO 18 Pro目前可選RTX 5080/RTX 5090獨顯,牛叔測試的是RTX 5080 12GB款,順便說一句,RTX5080游戲本也是相對來說更加走量價格也相對親民的高端獨顯機型。具體參數上,RTX 5080采用Blackwell架構,具備7680個CUDA核心,GPU功率范圍是80~150W,加上25W的動態功耗,最高性能釋放175W。顯存為16GB GDDR7,顯存位寬256位。升級了第四代 RT Core和第五代Tensor Core,支持英偉達最新黑科技DLSS 4,AI算力1334 TOPS。
顯然,作為18英寸的超猛機型,雷神ZERO 18 Pro的RTX5080性能釋放可達到最高175W的功率輸出。OK,下面進入性能實測(開啟了顯卡一鍵超頻)。
基準性能測試
從基準測試來看,雷神ZERO 18 Pro的跑分符合175W款RTX 5080的表現,例如Time Spy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跑分項目,雷神ZERO 18 Pro的顯卡分數是22389(一般22000分以上就屬于正常成績)。而相對于RTX 4080游戲本來說,其Time Spy的領先幅度在15%左右,就基準測試跑分來說,算是比較正常的性能迭代。
2.5K最高畫質游戲測試
雷神ZERO 18 Pro搭載的是一款2560×1600分辨率240Hz屏,因此游戲測試設置為2560×1600預設最高畫質(關閉RTX和DLSS),以相對嚴苛的環境測試它的實戰性能表現。
總體來看,在2560×1600分辨率下,雷神ZERO 18 Pro搭載的滿功耗RTX 5080基本能搞定2.5K分辨率下的最高畫質3A游戲,絕大部分游戲都能跑到100fps以上的平均幀速,流暢絲滑運行,表現堪稱完美。而眾所周知,《黑神話:悟空》對顯卡性能要求極高,所以在2.5K分辨率影視級畫質關閉DLSS下,RTX 5080的平均幀速為46fps(作為參考,上一代RTX 4060游戲本同樣畫質下運行幀速不到30fps)——要想流暢運行也非常簡單,開啟基礎的DLSS即可達到60fps的流暢級別,如果開啟DLSS 3則能達到100fps。
▲《賽博朋克2077》超級畫質
▲《黑神話:悟空》影視級畫質+DLSS質量
RTX與DLSS 4測試
接下來看看光追性能和DLSS測試情況,DLSS 4多幀生成是RTX 50系獨顯的獨享功能,也是RTX 50系筆記本在游戲性能上最大的升級點,在下面的《賽博朋克2077》、《黑神話:悟空》的游戲實測中,我們采用兩組對比測試,基礎設置為2.5K最高畫質+光線追蹤效果最高,一組關閉DLSS ,另一組開啟DLSS 4質量。
RTX 5080在3DMark DLSS中的基準測試采用的是2.5K分辨率,原生64fps,開啟DLSS 4質量之后達到了326fps,幀速提升在5倍左右,效果明顯。而在游戲實戰中,《賽博朋克2077》在2.5K分辨率超級光追下平均幀速40fps,不算流暢,開啟DLSS 4質量之后達到了195fps,流暢度驚人。同樣的還有《黑神話:悟空》,這款新一代的顯卡殺手級3A大作,即便是RTX 5080游戲本在2.5K影視級光追畫質下運行平均幀速也只有27fps,但在DLSS 4加持下,游戲幀速暴漲到了151fps,從“不流暢”轉換到了電競級幀速,從中可以看出DLSS 4的強大威力,讓RTX 5080足以在2.5K最高光追畫質下流暢運行要求苛刻的3A大作。
▲《黑神話:悟空》影視級畫質+RTX開啟,從左到右依次是DLSS關閉,DLSS 2X、DLSS3X、DLSS4X
生產力性能測試:高效率創作
作為一款旗艦級游戲本,有不少小伙伴會購買雷神ZERO 18 Pro這類機型做一些創意設計應用——實際上,有著超多核心數量的酷睿HX處理器+RTX 5080獨顯的組合,在當下火熱的本地AIGC,視頻編輯,甚至各種工業設計,都是它的用武之地!
▲視頻剪輯是當下流行的熱門應用,牛叔采用了UL Procyon的“視頻編輯”項目調用Pr進行高清視頻導出,目前該測試已經支持獨顯加速,得分高達56830,導出4K視頻也僅需40秒左右,能夠大幅度提升視頻制作的效率。
▲SPECviewperf 2020是針對專業設計軟件的測試工具,能展現出電腦在專業設計軟件上的情況,雷神ZERO 18 Pro基本都能跑到60以上的成績,不少項目達到了100以上,表現出了廣泛的適用性,如果你有工業制圖方面的應用,這項測試可以作為重點參考。
▲AI語言大模型現在已經是大家工作日常中必不可少的應用了,在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基準測試中,雷神ZERO 18 Pro在Phi 3.5中達到了151 tokens/s的詞元輸出速度,在MISTRAL 7B大模型測試中也能達到110 tokens/s的詞元輸出速度,憑借16GB的顯存容量,雷神ZERO 18 Pro也能進行中度的本地大語音模型部署使用。
▲渲染方面,RTX CUDA是一項非常好用的加速工具,以Blender的基準測試來看,RTX 5080的測試成績分別是3324/1849/1741,表現非常強力,能夠高效應對個人級別的專業渲染。
雷神蜂鳥屏:廣色域高亮度,防眩光效果不錯
除了頂級的性能表現以外,雷神ZERO 18 Pro的屏幕也相當有賣點,它搭載的是雷神高端游戲本特有的“雷神蜂鳥護眼屏”,具體來說就是在傳統的2.5K高分辨率、240Hz高刷新率、高亮度以及廣色域等特性的基礎上,增加了ACR防眩光+抗反射技術,不僅可減少環境光干擾,而且可以給用戶帶來自然生動鮮活的視覺體驗。先看看屏幕的實測表現:
▲色域覆蓋:100%sRGB、100%P3色域、89%AdobeRGB色域,在IPS屏筆記本中算是妥妥的廣色域屏,日常顯示、視頻剪輯都能很好地勝任。
▲色準表現堪稱完美:48色色準測試中,ΔE最大值也只有1.85,平均值則僅為0.85,完全滿足設計、繪圖、攝影和視頻編輯等專業類應用。
▲亮度也驚人:實測最亮亮度以及接近600尼特了,注意這不是HDR峰值亮度,而是常規的亮度,在IPS屏中屬于亮度最高的筆記本屏水平。
這塊屏幕的實際顯示效果與交互體驗如何?從我的使用感受來看,首先它的高分高刷+4ms響應速度帶來了細膩絲滑的游戲表現;其次,亮度的確非常高,我的工位靠近且背對窗戶,即便是在白天亮度開到80%左右就完全滿足使用,開到100%你甚至會覺得“太亮”;再次,雷神蜂鳥護眼屏的ACR防眩光+抗反射技術效果比較明顯,前面提到我背后就是窗戶,所以即便是霧面顯示器也免不了會出現局部反光的情況,長久使用下來一方面影響工作時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會刺激到眼睛,而我在相同位置看雷神ZERO 18 Pro時,發現其屏幕抗反光效果明顯,在頭頂有燈、背面窗戶的復雜光線環境下,也幾乎不怎么影響觀看,表現出色,也算是該機的一個獨特賣點。
簡單聊聊該機的續航:其電池容量達到了99Wh的超大容量,在混合顯示模式,60%屏幕亮度、50%音量設置下進行1080P在線視頻播放,一小時耗電量在12Wh左右,由此推出該機的在線視頻播放續航時間約為8小時,作為HX處理器+RTX獨顯平臺的游戲本來說,這個表現還是不錯的(在更新BIOS后,采用集顯輸出顯示模式續航應該會更長)。
考機與散熱測試:整機最高性能釋放可到270W
室溫25℃左右,巔峰模式自動風扇下,對雷神ZERO 18 Pro進行雙考測試,半小時之后的情況如下所示:Ultra 9 275HX功耗約95W,溫度99℃,RTX 5080持續輸出功耗約175W,溫度85.1℃。整機性能釋放約為270W,在風冷游戲本中表現非常狂暴!
這樣高的功率釋放,噪聲大嗎?實測滿載的情況下,用戶位噪聲也就54dBA左右,這個噪聲也算比較明顯,但談不上吵鬧,更談不上“起飛”!
再看看C面溫度:熱量主要堆積在鍵盤中間區域,這塊兒的確是比較熱的,表面最高在50℃左右,鍵帽則在45℃左右,能感受到明顯的熱量,不過不燙且能接受——畢竟都270W的核心功率輸出了,另外左側操控區域的溫度不算高。
下面是該機的拆機圖,其采用飍科技2.0散熱系統,三風扇七熱管的散熱模組,壓住了整機270W的功率釋放,并且風扇噪聲控制得不錯。此外用戶可自行升級內存和SSD,進一步提升綜合配置。
總結:旗艦猛機,性能釋放非常充分的高端選手
對于雷神ZERO 18 Pro的整體表現上面牛叔分析得比較詳細了,最后總結一下該機的測評表現:雷神ZERO 18 Pro是一款妥妥的旗艦猛機,270W的整機核心功率輸出,可以說基本上充分釋放了Ultra 9 275HX與RTX 5080獨顯的性能,不管是3A游戲還是創作類應用,在超強CPU+次旗艦獨顯加持下,雷神ZERO 18 Pro都能游刃有余地搞定。同時該機還有獨家的雷神蜂鳥屏賣點加持,人機交互體驗出色,再加上高規格接口、RGB燈效、扎實的機身、較好的噪聲控制等等,可以說在2萬元上下的次旗艦級RTX 5080游戲本中,雷神ZERO 18 Pro競爭力相當不錯,且屏幕具有獨特優勢。而該機的不足在于作為18英寸重磅猛機,便攜性的確一般;此外機身容易沾染指紋,希望后續能加入抗指紋涂層。總的來說,如果你的預算非常充足,想買一臺性能處于第一梯隊,滿載噪聲控制較好的機型,那么雷神ZERO 18 Pro的確是值得考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