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衛生巾質量標準相關的科學知識
近日來,網絡上關于衛生巾質量問題成為關注熱點之一,本文基于國家標準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規定的技術指標、技術方法和條款要求,對消費者關心的問題進行簡要解讀,本著科學、求實的態度,澄清一些誤解。
一
衛生巾產品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認可并發布的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強制性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項目提出、組織起草、征求意見和技術審查,由國務院批準發布或者授權批準發布;推薦性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并發布。
目前與衛生巾相關的國家標準有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強制性標準),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推薦性標準),衛生巾作為當今社會女性必需的消費品,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保護組織和企業生產銷售均將其作為產品合格與否的判斷依據。
注:網絡熱議的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附錄A),明確規定:“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 不屬于標準適用范圍。
二
衛生巾產品物理尺寸
衛生巾結構一般分為三層:面層、吸收層、防漏底層,分別承擔著接收、擴散、吸收儲存液體(血液)以及防止滲漏的功能。其他輔助構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體側漏。
衛生巾產品標準中,長度指標與消費者使用場景相關,還與日用、夜用或不同經期狀態需要相關。
國家標準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規定,衛生巾全長偏差指標中的全長是指產品的全長,而不是產品吸收芯體的長度。同時,由于生產過程中所用材料是具有延展和收縮特點,因此標準允許±4%以內的長度偏差,這樣既能保證產品使用效果,也便于企業生產過程控制。超出或低于這個范圍會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三
衛生巾產品ph值
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或酸堿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堿程度的衡量標準。一般,中性pH值范圍是指pH在6.5-8.5的范圍,屬于溫和的酸堿范圍。
國家相關部門針對衛生巾品類出臺了特定的國家標準,將衛生巾歸為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執行標準有GB 15979《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和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其中,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中,對pH值的要求為4.0~9.0,此指標是考慮了衛生巾的產品特性、使用對象,根據多年來的產品質量情況反饋及聽取各方意見等因素而設定。超出或低于這個范圍會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四
衛生巾產品原料
衛生巾一般由表面層、吸收層和底層三部分構成,各層材料之間用熱熔膠相粘結。表層是直接與肌膚接觸的部分,其材質柔軟,PE打孔膜表層和棉質表層是最常用的兩種材質;吸收層主要是棉、非織造布、絨毛漿或以上材質復合物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復合紙,用來吸收流出的經血,包括導流層、導流芯層和鎖水層,其中,導流層可將液體橫向傳導,增加吸收面積,防止液體集中吸收,導流芯層可以迅速吸收液體,將液體傳導到下一層,鎖水層由木漿纖維和高分子吸水樹脂組成,吸液性能強,可以在一定壓力條件下留住液體;底層是以特殊聚乙烯(PE)塑料薄膜為基材,交聯型丙烯酸樹脂作膠粘劑,再經過幾種特殊助劑加工而成,阻漏防透。
國家有關標準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和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中都規定了衛生巾生產中不應使用廢棄再生的原材料,且原材料應無毒、無害。衛生巾正規廠家或合格產品不會使用回收再生類的材料,監管部門一旦發現此類產品,將依法作為偽劣產品查處。
注:消費者對衛生巾內部材料品質的檢查可以通過拆解目視初步判斷,一般能識別大部分的偽劣產品。準確的定性檢驗需要借助標準方法和儀器。
五
衛生巾產品甲醛含量
甲醛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植物、農作物和水源等都可能存在微量甲醛,原料生產和產品制造過程中也可能帶入,大部分生活消費產品難于保證能徹底根除甲醛類物質。但相關國家標準中對衛生巾中甲醛含量的規定是極其嚴格的,以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健康。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中對甲醛含量的要求是≤75mg/kg。超出這個數值會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注:衛生巾甲醛是否超標需要借助專業檢驗儀器判定,消費者僅僅憑感官無法準確判定。
六
衛生巾產品與熒光增白劑
熒光物質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各種動植物體內。熒光增白劑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化學品,利用光學上的補色作用使白色或淺色物品增白、增亮或增艷,通常使用在紡織用品、洗滌產品、文化用紙、裝潢涂料、塑料制品等產品中。國內外對熒光增白劑安全性進行的多項研究結果認為,適量使用熒光增白劑沒有皮膚致敏性和光毒性,無致癌性,可以安全使用。
但出于防范可能的健康隱患影響,GB/T8939—2018《衛生巾(護墊)》標準雖未禁用熒光增白劑,但明確規定了產品中不得含有可遷移性熒光物質。可遷移性熒光物質是指通過溶出或碰觸而轉移到人體皮膚或黏膜的熒光添加物,通過這項指標的控制,可以更好地保障產品安全,特別是對一些易敏人群。含有可遷移性熒光物質的產品會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注:消費者在紫外燈或熒光儀下觀察到熒光現象,并不能認定產品含有熒光增白劑。專業檢驗機構才能準確測定是否含有可遷移性熒光物質。
七
衛生巾產品的安全性
衛生巾產品的安全性重點在健康衛生指標,特別是理化指標(鉛、砷、汞等生物毒性重金屬)和微生物學指標(細菌、致病微生物、真菌等有害菌)。
國家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和GB/T8939—2018《衛生巾(護墊)》對婦女經期衛生用品的衛生指標進行了規定和限制。如: 普通級婦女經期衛生用品微生物學指標要求中,細菌菌落總數≤200CFU/g、真菌菌落總數≤100CFU/g。我國產品國家標準對這些微生物指標限值要求往往嚴于國際發達國家的水平。
因此對于身體狀況正常的大多數女性來說,選用正規企業生產的合格衛生巾產品,完全可以保證經期的健康和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