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丨 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
Stellantis集團合并成立3年后,卡洛斯·唐唯實(CarlosTavares)比合約提前兩年離開了集團CEO一職。
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的下滑,成為“壓死”唐唯實的最后一根稻草。
當地時間12月1日,Stellantis集團宣布,集團董事會接受了唐唯實(CarlosTavares)辭去其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職務的請求,該辭呈立即生效。公司稱,將于2025年上半年任命Stellantis集團新任首席執行官。
按照合作協議,唐唯實本應擔任Stellantis的前5年首席執行官直至2026年。但據外媒報道,在今年9月,Stellantis就開始尋找唐唯實的繼任者。彼時,Stellantis表示這不會對未來的討論產生影響,唐唯實也可能留任更長時間。
此次唐唯實的提前離任,被認為與個人與集團間的矛盾有關。一名伯恩斯坦分析師表示,這一突然聲明表明,董事會與唐唯實之間的分歧一定很嚴重,因為雙方認為短期內最好在沒有首席執行官的情況下運營。
事實上,今年以來,圍繞著唐唯實的爭議從未消失。從經銷商到工會,從集團內部到華爾街投資人……在不斷下滑的業績下,唐唯實削減成本的舉措、Stellantis產品端奉行的“高定價”盈利模式,均受到外界不少爭議。
當下,唐唯實與公司董事會之間可能產生了難以調和的分歧。Stellantis資深獨立董事亨利·德卡斯特里(HenrideCastries)表示,自Stellantis成立以來,公司成功的核心在于股東、董事會和CEO之間的高度一致。然而,最近幾周內出現了一些不同觀點,最終導致了今天的決定。
01 “唯實”是論 利潤優先
唐唯實在Stellantis的高光時刻,出現在2023年。
2023年,在唐唯實的帶領下,Stellantis全年凈收入、凈利潤和工業自由現金流創歷史新高。其中,凈收入為1895億歐元,較2022年增長6%;凈利潤增長11%至186億歐元;工業自由現金流為129億歐元,較2022年增長19%。
也是在2023年,在業績持續向好的情況下,唐唯實拿到了39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的薪酬,是底特律三巨頭(通用汽車、福特汽車、Stellantis)中薪資最高的CEO。哪怕放在全球歐美汽車業內,類似的“天價”薪酬都極為罕見。
集團給出這筆薪酬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財務情況的向好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唐唯實削減成本的舉措。
唐唯實極擅控制成本并實現盈利。在Stellantis成立前,其就曾執掌PSA并幫助集團扭虧為盈。其降本舉措包括但不限于裁員、砍掉車型平臺等。其執掌標致雪鐵龍時,曾將45款車型縮減26款,將7個造車平臺砍到2個。
Stellantis成立后,CEO唐唯實也再度拿出“成本殺手”的本色。
首先是裁員。自2019年推動PSA與FCA合并為Stellantis以來,Stellantis通過資源整合,裁員超過5萬人,裁員比例達到了15.5%。
2023年,Stellantis采取了大規模的裁員措施。其4月向3.1萬名美國小時工和2500名固定薪資員工提供自愿買斷方案,11月又向美國6400名非工會員工提供自愿買斷計劃。
據外媒報道,幾位Stellantis現任和前任高管此前曾表示,這些裁員措施過于嚴厲,導致美國(市場)出現問題。
此外,Stellantis也將一些工程工作外包至摩洛哥、印度和巴西等成本較低的國家,招聘當地工程技術人員,以降低勞動力成本。
在經銷商方面,Stellantis將經銷商薪酬與汽車發貨量而非銷量掛鉤,以及削減合作營銷基金,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集團資金壓力。
同時,Stellantis近幾年不斷出售或關停部分品牌。比如,其在中國采取“輕資產商業模式”,將在東風標致雪鐵龍金融的股份轉讓給東風集團;終止合資公司廣汽菲克的運營,廣汽菲克于2022年破產并進入清算程序……
此前,有消息稱Stellantis將出售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等超豪華汽車品牌。唐唯實曾表示,考慮出售或停產不盈利汽車品牌
外媒報道稱,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董事會認為唐唯實行動過快,且注重短期解決方案以挽救其聲譽,而非以公司的最佳利益為出發點,因此緊張局勢加劇。
“(唐唯實)注重的是短期利益,而非集團的長期利益,并因此激怒了所有人。”一位了解Stellantis董事會成員談話內容的人士說道。
2024年,Stellantis業績一再下滑,部分聲音將此歸咎于唐唯實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而唐唯實并不如此認為。“當你因任何原因未能完成任務時……你可能會想找個替罪羊。(推給)削減預算是一個簡單的辦法。”7月,唐唯實如此說道。
02 爭議重重 業績下滑明顯
實際上,在美國,Stellantis的降本舉措的確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是唐唯實的“老對頭”。此前,Stellantis集團決定推遲在伊利諾伊州貝爾維迪爾(Belvidere)重開一家工廠和新建一家電動汽車電池廠的計劃時,工會主席費恩(ShawnFain)威脅罷工并呼吁解雇唐唯實。
唐唯實辭職后,肖恩·費恩稱此舉“對于一家管理不善、員工長期受到虐待的公司來說,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他認為唐唯實“對公司管理不善,魯莽行事”。
經銷商同樣對唐唯實保持批評態度,這是基于Stellantis在美銷量滑坡的基礎之上。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Stellantis在北美市場共出售了83.8萬輛汽車,同比減少18.5%。2024年第三季度,其在美國的銷量同比下滑20%。研究機構考克斯汽車的數據顯示,2024年1-9月,Stellantis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可能從一年前的9.8%降至8.3%。
銷量下滑,經銷商受到的沖擊較為嚴重。
Stellantis全國經銷商委員會(StellantisNationalDealerCouncil)在9月10日的一封信中,批評唐唯實將短期利潤置于品牌的長期健康之上,并指責其為Stellantis設定的路線將是一場災難。
據悉,Stellantis經銷商面對的主要問題是高價和庫存。
根據購車平臺CoPilot提供的數據,Stellantis在2019年至2024年期間將在美國的價格提高了50%,而同期通貨膨脹率的增長幅度為23%。
疫情期間,芯片短缺等挑戰下,汽車行業有供不應求的現象出現,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價格購車。但伴隨著疫情結束,“高定價”的汽車很難在市場上獲得消費者青睞。
Jefferies分析師霍喬斯(PhilippeHouchois)表示,Stellantis在北美的主要錯誤是,在市場顯示客戶還沒有準備好支付的情況下,仍在不斷提高價格以提高利潤率,這使得Stellantis的一些車型過于昂貴。
難以賣出的“高定價”汽車,逐漸造成了經銷商壓庫的問題。
CoPilot首席執行官PatRyan曾表示,每家車企都面臨庫存問題,但沒有像Stellantis那樣嚴重或維持如此長的時間。CoPilot數據顯示,Ram1500皮卡的經銷商庫存供應天數為131天,比競品雪佛蘭Silverado高出41天;JeepWagoneer庫存的供應天數為137天,比競品福特Expedition高出22天。
工會會長費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唐唯實留下了一堆痛苦的裁員和高價汽車滯留在經銷商處。接受媒體采訪時,唐唯實也曾表示,美國業務受到車輛庫存水平、制造問題和銷售策略方面“傲慢錯誤”的影響。
美國銷量的下滑只是其全球銷量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Stellantis全球出貨量僅為114.8萬臺,同比減少20%,減少了27.9萬臺。
伴隨著銷量下滑,Stellantis的財務表現也受到影響。財報顯示,第三季度,Stellantis凈營收為330億歐元,同比2023年第三季度下滑27%;前三季度,Stellantis實現凈營收1180億歐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
今年9月,Stellantis更新了2024年全年指引,將全年AOI利潤率指引從兩位數降至5.5%-7.0%;工業自由現金流從正轉負,為-50億至-100億歐元;下半年北美發貨量將減少至少20萬輛。
據外媒報道,了解唐唯實離職情況的人士表示,在2024年因美國和歐洲銷售下滑導致公司報告利潤大幅下滑之后,唐唯實與其他Stellantis董事會成員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
03 善于整合 電動化困于低價
唐唯實擅長整合,Stellantis集團是一則標志性的案例。
2016年,唐唯實主導推動了Stellantis集團的合并。當時,他作為PSA的首席執行官,積極參與了談判等相關事宜,助力Stellantis集團在2021年成立。
在唐唯實的帶領下,Stellantis集團一步步成為全球最具盈利能力的車企之一。當然,在此過程中,唐唯實采取了諸多目前保守爭議的裁員、精簡產品線等舉措。
唐唯實任期內,這樣的合作、談判、整合能力,推動了Stellantis集團與零跑汽車達成合作。
2023年10月,Stellantis集團作價15億歐元,獲得零跑汽車21%的股權,雙方達成全球戰略伙伴關系。今年5月,雙方攜手成立零跑國際,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分別持股51%和49%。
此前,唐唯實曾表示,Stellantis需要對中國市場有一定的曝光率,集團在中國市場目前不算太成功。Stellantis集團之所以選擇零跑汽車,除了零跑本身的意愿,其看重的是零跑的行業地位與技術優勢。
在電動汽車技術、產品方面,跨國公司對中國企業的“反向合資”已不罕見。零跑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術,能夠為Stellantis提供經驗和資源,有助于Stellantis降低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加快產品研發和上市。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表示,選擇Stellantis的原因之一是互補。零跑拓展全球市場需要合作伙伴,此外零跑是一家技術型公司堅持全域自研,和Stellantis合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實際上,在和零跑合作之前,Stellantis曾發布“DareForward2030”計劃。其提出,到2030年擁有超75款純電動車型,Stellantis在歐洲售出的所有汽車均為純電動車型,在美國售出的汽車中有50%為純電動車型,動力電池產能合計超過400GWh,將碳排放量削減一半,并在2038年實現凈零碳排放。
2021—2023年,Stellantis新能源車銷量分別39萬、51萬、65萬,占總銷量的6.7%、8.9%、10.5%,逐年上漲,但所占份額仍然不多。
并且,這樣的上漲依賴的是性價比路線,其在低價電動車市場上表現良好。去年唐唯實曾警告,公司銷量目標取決于生產“2.5萬美元左右”平價電動汽車的能力,這一價格約為目前電動汽車平均售價的一半,低于集團在美國銷售的任何一款汽車。
在零跑的加持下,Stellantis的電動汽車業務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發展。12月2日,Stellantis中國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的合資公司不會受唐唯實辭任集團CEO的影響。
不過,在“后唐唯實時代”,Stellantis是否能如期完成目標還是未知之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