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談情感】,每天趣談人物、社會、熱點等新鮮事。在這里,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期待您的關注!』
隨著一封像詩那般美麗的遺書曝光,“作家瓊瑤離世”的噩耗,在全網開始瘋狂泛濫。
是的,你沒聽錯,是那個用要死要活的言情小說,把無數個70、80后的愛情世界點燃的女作家,《煙雨濛濛》和《還珠格格》的作者,瓊瑤。
說實話,這個消息,就像晴天霹靂。
讓喜歡她的人,無法釋懷。
讓讀過她小說的人,震驚不已。
要知道,這個聲名紅遍大江南北的女作家瓊瑤,可不是自然老去,而是自殺身亡。
用遺書里她自己的話來說:
言語之中,甘之若飴,坦然奔赴。
不惆不悵,無怨無悔。
雖然生命之花已然消逝,但讓人仿佛看到,她不過是變成了一只智慧而又勇敢的鳥兒,在天空中自由、自主、自在地飛翔。
直到飛過天水相接的地方,飛到你再也看不見的角落。
在一片唏噓中,很多人不免感嘆:
“原來,作家也會自殺呀。”
是的,作家也是人。
不過,瓊瑤的這種自殺,表面上是厭世輕生,實際上,背后的真相,卻無人知道。
那就是,她的自殺,不是入死,而是重生,結束生命,而是在詮釋生命,不是毀滅而是救贖。
我們知道,面對死亡,沒有一個人敢拍著胸脯說,“我愿意”。
即便是一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瀕死之人,他也想在生命的盡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掙扎去挽回。
渾身插滿管子,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奄奄一息躺在醫院里,卻始終不愿意咽下最后那一口氣的癌癥患者,高齡病人,隨處可見。
寧愿讓晚輩們整天輪流看守,探望,端屎端尿照顧,也期待著多活一天,就賺一天。
這是普通人的樣子,更是人性的本能。
但瓊瑤,她不是這樣。
在以這樣狼狽,尷尬而又被動的入死面前,她選擇了以另外一種方式重生。
病到渾身插滿管子,醫生和家人的話,近在耳畔卻再也聽不見,與其這樣活著,還不如把自己收拾干凈,像平時那樣端莊優雅,跟大家平靜地告個別,然后帶著無盡的尊嚴和體面,翩然離開。
死亡,在她面前變得如此灑脫。
就像一個遠道而來接她離開的朋友。
面對死亡,瓊瑤只有祥和,平靜,坦然與接納。
在她看來,那不是死,而是向死而生。
以另外一種方式,在另外一個地方,重新生活。
年邁與疾病想要控制她,卻反過來被她控制。
然后,她像個花蝴蝶一樣,翩然飛走了。
走之前,她瀟灑地告訴所有人:
“不必歲月,俺自己走!”
很多網友感嘆,瓊瑤的遺書,可以納入大學教材了。
因為她寫的不單是遺書,而是對生命意義的闡釋。
何嘗不是呢?
與其說他是在結束生命,倒不如說他是在詮釋生命。
按照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去主宰自己的命運,去精彩地活一回,去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大事做主,這不就是生命的意義嗎?
又有多少人,能這么瀟灑自如做到呢?
生豪爽,死干凈。
人生就應該這樣。
所以,你還覺得瓊瑤是自殺身亡嗎?
她不過是用自殺的方式,在詮釋生命的意義罷了。
這就是背后的真相。
她的遺書,沒有像她生前的言情小說一樣,那么多要死要活的橋段,相反,她用很多通透而又智慧的觀點,留給了后人很多生命的啟迪和啟發,給所有人真正上了一課。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告別的最后,她還不忘跟后人強調,她的離開,是因為生命旅程走到了終點站。
所以她嚴肅地勸誡和提醒年輕人,千萬不能受她的影響,千萬不能輕易放棄生命。
所有的挫折,都是美好生命的磨練。
她就是因為經歷過這些磨練,所以才走到如今86歲的高齡。
看看作家就是作家,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看似毀滅的背后,實際上是在救贖。
救贖年輕人對挫敗對生命的輕言放棄。
這個真相,讓人感動。
讓人慨嘆的同時,又刷新著認知,吸收著溫暖,感受著能量。
正所謂生如夏花,絢爛奪目。
死亦如蝴蝶,翩翩起舞,翩然離去。
默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