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今天瓊瑤(1938-2024)離開了我們,而且光明正大地離開,留下了一堆文字,讓人“消化不良”。
這和一兩年前李玟的離去一樣,讓人驚訝,糾結,不舍和不安!
2024年行將結束,但是還是沒有挽留住瓊瑤這位出生于成都的、言情小說之女。
李玟多多少少是因為抑郁癥,這是精神疾病,也是生理痛苦,而瓊瑤則回到了人生的晚年,足以瀟灑和灑脫,無牽無掛,只是這種瀟灑讓人淚目。
瓊瑤的遺書讓人覺得她像個大小孩,何必喋喋不休?又像是哲人的扮相,揭開生命最后的觸動。
人大的朱銳通過自媒體訴說他對死亡的期待,而瓊瑤則通過文字的累積,告訴人們死亡的真相。
這個時代的媒體,見證和報道太多的人的離去。
對于媒體,這是死亡經濟學;
對于社會,這是一個老齡化時代的揭幕;
對于個體,這是一個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靠近和觸摸的時刻和事件。
瓊瑤,走好!
連走之前,您都還煽了一把情。
不忍卒讀您的遺書,每個字都還是滾燙的。
卒讀時,您已仙登!
安息!
遺書節選:
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地去了!
“翩然”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飛翔”,優美而“輕盈”,我擺脫了逐漸讓我痛苦的軀殼,“翩然”的化為雪花飛去了!
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后的大事“作主”。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終站實行的!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但愿那時,人類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
瓊瑤 寫于淡水雙映樓
2024、12、3
(全文完)
請在微信客戶端打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