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等的頒布實施,我國加大了對中醫藥產業的扶持力度。中草藥是中醫藥產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但其野生資源破壞嚴重,需要依賴人工種植供應。同時,全國也在大力推進中草藥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種子作為中草藥種植的源頭,存在種源混亂、種質混雜等現象,質量參差不齊,鑒定錯誤的種子不僅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也會給臨床用藥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左圖是人參種子,右圖是三七種子,您能分清嗎?
DNA條形碼利用一段標準的DNA序列從基因層面對物種進行鑒定,不受植物生長環境、發育階段、樣品形態和組織部位的限制,彌補了傳統中藥鑒定方法對于中草藥種子鑒定的空缺,逐漸成為中草藥種子鑒定的研究熱點。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宋經元研究團隊當前已收集 200 余種中草藥種子樣品,中草藥種子的大小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對中草藥種子的鑒定集中在千粒重 1~100g 的中小型種子,與常規動植物DNA提取的樣品稱樣量相近,而對于千粒重小于 1g 的微型中草藥種子和大于 100g 的大型中草藥種子尚缺乏系統的研究。
中草藥種子四種類型示例
宋經元研究團隊經實驗發現不同類型的中草藥種子若采用同一實驗方法易導致實驗結果不穩定。經過對一系列實驗條件的摸索,宋經元研究團隊總結了不同類型中草藥種子進行DNA條形碼分子鑒定的原則,提出了利用DNA宏條形碼技術鑒定市售混合中草藥種子的研究方法,編撰了學術專著《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為中草藥種子鑒定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部分正文展示
在新書序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士林表示,中草藥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種子類型繁多、形態復雜,單憑傳統的形態學鑒定方法難以準確區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DNA條形碼技術已成為中草藥種子鑒定中的新工具,為中草藥種植、科研和產業發展提供源頭保障。他指出,在此背景下,《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為中草藥種子鑒定提供了一種高效、準確的新方法,必將推動中草藥種子鑒定技術的發展,對提升中草藥質量控制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藥學專家陳士林為新書題序
11月30日在北京舉行《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新書發布儀式。陳士林院士為新書致辭,隨后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執行所長張衛東、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院長龐宗然一起為《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新書揭幕。
陳士林院士為新書致辭(孫自法 攝)
在致辭中,陳士林院士談到傳統的鑒定方法多側重于藥材鑒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草藥種子準確識別仍然面臨問題。在中草藥種植過程中,常因種子無法辨別,直到植物長大后才發現它可能是另一個物種。這類問題不僅在同科同屬之間出現,甚至在不同科屬中也時有發生。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鑒定技術成功攻克了中草藥種子識別難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用價值,希望該書在生產實踐和行業中產生顯著的影響。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執行所長張衛東、陳士林院士、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院長龐宗然一起為新書揭幕(孫自法 攝)
作者團隊代表、出版社編輯與揭幕嘉賓合影(孫自法 攝)
新書第二作者、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劉金欣副教授介紹該書時說,該書通過對210種中草藥種子的研究,建立不同大小類型中草藥種子的DNA條形碼分子鑒定策略;同時,提供不同類型中草藥種子的鑒定研究實例,以及每種中草藥種子的形態、采集與儲藏和DNA條形碼序列獲取方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書對于中草藥種子鑒定的科學化、標準化和現代化發展,以及從源頭保障中草藥臨床安全用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出版將有助于從源頭上保證中草藥種子的真實性,推動中草藥種子識別從傳統經驗向現代科學邁進,可為中草藥種植的規范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中央民族大學藥學院劉金欣副教授主持發布會并介紹新書
新書第一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宋經元研究員為現場讀者簽名贈書,并解答相關提問。
購書請掃下方二維碼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宋經元、劉金欣、石林春等所著《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如您對該書有出版方面的疑問或建議,敬請垂詢:責任編輯陳新(郵箱chenxin@mail.sciencep.com,電話010-64002234)。
歡迎訪問致力于生物、生態、農林、醫藥、海洋等領域的一站式專業數據庫——中國生物志庫http://species.sciencereading.cn
中國生物志庫收錄了中國近10萬種現生生物物種,提供科學權威的生物學信息,包括物種名稱、分類地位、形態特征、地理分布、功用價值、理論知識、精美圖片, 為用戶提供全面的知識服務解決方案。
中國生物志庫匯集了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權威生物學著作,并依據最新出版物持續更新。
在線優先出版
科學出版社在線優先出版平臺
新書上線,掃碼閱讀
公眾號:賽拉艾芙
微信號:Sci_Life
致力弘文傳道 服務科技創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