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4日,在日本東京的一個高爾夫球場里,有兩個人在打球。個頭高的那位正彎腰將球連同球座固定在草地上。
此時,另一個人緩緩走到他跟前,問他:“首相,明天我們就要啟程去北京了,您怎么還有心思打球呢?”這位首相笑著回答:“也許這是我最后一次打球了。”那人又問:“您怎么這么悲觀呢?”
首相接著回答:“我有種預感,可能這次去北京,我就再也不能回日本。”旁邊的人聽后點頭,他問:“您怕談判破裂?”首相又笑了,他說:“大平君,人總是要死的,我有這個準備。”說完話后,他就揮桿將球打了出去。
第二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乘坐的專機降落在北京國際機場。
田中角榮是何人呢?他就是——中國的好朋友,日本著名的“庶民首相”
生于草野,長在長空
1918年,田中角榮出生在日本新潟縣二田村的一戶平民家里,他是長子也是家里唯一的兒子。
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生意失敗導致破產。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他放棄學業,獨自一人去東京闖蕩。
東京可是日本的首都,這樣的大城市里,一個從鄉下來的窮小子能做什么呢?他先后做過搬運工、建筑工學徒還有實習記者。
白天為了生計他不停地工作,晚上的空閑時間就到學校學習。那個時候,家里的光線不是很好,但他看書時的眼睛是發著光的。
他相信學習是有用的,而他做的這些也在悄悄改變他的命運。蒼天不負有心人,他憑借不斷地努力取得土木專業的文憑。
盧梭說: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這句話是對田中角榮精準地總結。
1938年,正值日本侵華之際,田中角榮應征入伍。他被編入盛岡騎兵第三旅團,駐扎在中國黑龍江省。這時的他,是以侵略者的身份來到中國的。
1940年,他在服兵役的過程中染上重病,不得不回國醫治。一年以后他傷病退役。
時間又過了兩年,田中角榮創立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田中土木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常言道:上天總是眷顧肯努力的人。田中角榮的付出在10年后開花結果。
他的事業如同長上翅膀,房地產生意做地風生水起。他的公司一躍成為“日本50家大建筑公司之一”。事業上順風順水的同時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一個“貴人”將他帶上另一條道路——仕途。
這個貴人是何來歷?他就是大麻唯男,是田中角榮的公司顧問,曾擔任過東條英機的內閣大臣。此人極其精通權謀,有著“隱拳手”之稱,意思是——人們都看不到他出拳。
就是他引薦田中角榮,成為進步黨的候選人,開始參加議員競選。田中角榮正式開始活躍在日本政壇。
之后的27年間,田中角榮先后擔任日本內閣郵政大臣、大藏大臣、通商大臣等一系列要職。
直到1972年7月,他成為日本自由民主黨總裁和日本首相。
由于他既無背景又無后臺,甚至連大學學歷都沒有,所以得到“庶民首相”的稱號。
有人會問了,像田中角榮這樣的“三無”背景怎么能當上首相呢?
這要從日本當時的政治環境說起。
上個世紀70年代的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僅次于美蘇兩國。想要得到長足的發展,必然要開辟新市場。這時日本將目光再度投向中國。
恰恰在1971年,美國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隨后又發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的公告。
這件事,讓當時的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非常不滿,稱美國的這種做法是明顯的“越頂外交”。他不甘其后,也向中國發出訪問的邀約,但被周總理嚴辭拒絕。
拒絕的原因是,中國當時對日本內閣的情況非常清楚,佐藤的新內閣是親美右派性質,并且極具反動性。同時,日本國民對佐藤新內閣的一系列做法一片反對之聲。
我們中國是不可能和這樣的政府建立邦交的。
如此局面之下,平民背景的田中角榮提出了兩個口號,成功贏得大部分的民心,從這次競選中脫穎而出。第一,要改變政治潮流,改變日本的政治環境;第二,要進行自主多邊外交,目的就是要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田中角榮非常清楚,與中國實現正常邦交的重要性。他的言論完全順應了歷史潮流,和民眾的呼聲相呼應。
曾有人戲言說:在日本內閣官邸,連看大門的都多少和東京大學沾邊。
田中角榮這個初中水平的人,卻憑借對國家發展前途的清醒認識,擊敗了有著名牌大學背景的大平正芳和三木武夫等人,當選首相。
從庶民到首相,田中角榮完成了人生的蛻變。他本人有著堅韌的性格,這點從他邊工作邊努力學習就能看出來。
出身的高度并不能決定將來攀登的高度,就如同種子雖然種在土地里,但依然能沖破泥土長成參天大樹。
中日建交,勢在必行
田中角榮成為日本首相之后,就著手籌備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工作。
擺在他面前的是兩個難題:第一,是日本國內的反華勢力。他們一直主張以武力手段進行掠奪,就如40多年前的侵華戰爭一樣。他們對提出和中國建交的所有人都持仇視態度,進行了刺殺等一系列可怕活動,連首相田中也接到過恐嚇電話。
出于這方面的考慮,田中角榮一直沒有在大眾面前透露要正式訪華的消息。
第二,當時的田中角榮,拿不準中國對邦交這件事情的態度。畢竟日本40多年前侵華的事實擺在那里,還有臺灣及中日戰爭賠款的問題也很讓他倍感頭疼。
每到晚上,田中角榮都坐在昏黃的臺燈下考慮這個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中日建交根本無從談起。
事實是,田中角榮完全沒必要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為什么這么說?早在田中角榮就任首相時,發表的第一次講話,就提出要加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邦交正常化。隔天,周總理在招待也門使者的歡迎會上,就對田中角榮這一說法作出了回應。
簡單而言,中國對中日邦交正常化是樂見其成的。
但雙方想要盡快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由此,我國派出上海芭蕾舞團到日本進行文化訪問。
此次兩個重要代表有孫平化和肖向前。這兩人不只是來日本進行文化交流的,他們更肩負促使中日邦交正常化進行的使命。
上海芭蕾舞團一行人的訪日過程很不平靜。他們遭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嚇,一封夾著子彈的恐嚇信明晃晃地出現在酒店大廳里。
孫肖兩人在日期間參加了歡迎酒會,與會的人都是在日本有頭有臉的人物。其中就有外相大平正芳和國務相三木武夫,這兩個人是田中內閣的中流砥柱。
隨后大平正芳與孫平化進行正式會面,孫當眾轉達了周總理向首相田中角榮提出的來華邀請。
事情都在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在芭蕾舞團準備回國的前一天,田中角榮來到他們下榻的帝都飯店。這是戰后,日本首相第一次接見訪日中國代表團,歷史意義非凡,他想借這次會面的機會正式宣布訪華的消息。
孫和肖與田中角榮終于得以見面。為了這次會面,雙方都做出很多努力和準備,顯得異常激動和高興。當時的照片記錄下了這一難忘時刻。照片上,孫平化和田中角榮兩人滿臉笑容地握手。
兩人的握手,持續了好久。各大媒體都在記錄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一直讓他們不停地握手。
即使被提出這樣的要求,田中角榮也沒有任何的不耐煩,看得出來田中角榮是個親民的首相。除此之外,中日邦交能夠踏出這一步,讓他懸在心里的石頭也稍稍落下一些。
臨行前,他的女兒找到他,問他為什么不帶著她去中國。他跟女兒非常嚴肅地解釋道:“我可以帶你去任何國家,唯獨不能去中國,因為去中國可能會遭到大陸或者臺灣的刺殺。咱們家就你這一個女兒,你若出事了,咱家就絕后了”。
正式建交,功不可沒
那時的田中角榮還不了解中國,也不了解毛主席和周總理。當他回國后,便非常后悔沒帶著女兒去中國。因為,他在兩位偉人身上感受到了不同尋常的氣度和涵養,這些都是杰出政治家的閃光點,非常值得學習。
確定訪華的田中角榮,最終在1972年9月25日這天抵達了北京。周總理親自到機場,迎接這位正式開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日本首相。
以往兩國雖有交往,但大部分都是以民間形式進行的。因為有二戰齟齬在前,日本同美國等國對中國一直都不友好。田中角榮這次訪華將重新定義中日關系,為兩國之間全面正式的邦交打開新局面。
說起來田中角榮確定訪華日期,還有個小小典故。
田中角榮在和孫平化等人會面的時候,他提出一個問題,他問:北京什么時候氣候最好?孫如實回答說:9、10月天氣最好,不冷也不熱。
因為田中角榮是個愛出汗的人,當時孫平化就猜測田中訪華的日期會定在這兩個月。果不其然,臨近9月末,田中角榮來華了。
周總理對田中角榮的態度非常友好,而且兩人的談話也輕松平和。可能田中本人也沒想到,他一個曾經敵國的領導人能被如此禮遇。
但在晚上的歡迎宴會上,還是出現“意外”。在田中角榮致辭時,他的翻譯將他的一句話翻譯成:“過去幾十年,日本和中國經歷了不幸的過程。日本給中國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表示深切反省。”此話一出,會場一下子就如油鍋潑進了水,引起軒然大波,議論聲此起彼伏。
就連周總理的翻譯也皺起眉頭,提了一句:這話怎么這么輕飄飄的。周總理這個時候沒做任何表示,他是在第二天才和田中提出異議。
第二天會談中,周總理對田中嚴肅的提出:“你給路過的女孩子的裙子上灑了水,你可以說‘添了麻煩’,這個怎么能說‘添了麻煩’呢。日本軍國主義者給中國人民造成了那么多的傷害,怎么是一句‘添了麻煩’就能解決的?!連一點反省的意思都沒有,這是不能接受的!”
這是周總理的原話,可見當時田中角榮的表達實在是不妥。而田中角榮在之后的談話中,也著重表達了對中國深深的歉意。
在田中角榮心里,他會覺得做錯了就是做錯了,認錯沒什么。但作為一國首相,有些話不是那么容易說出來的,有些話的意思模糊或存在曖昧也在所難免。
接下來,兩國和談一定會有爭論的焦點,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一是對日索賠,二是臺灣問題。
關于索賠的事情,中國的回答是:中國放棄對日的索賠。
這點一提出來,無疑讓田中角榮松了一大口氣。真要算起來,從百年前日本侵略中國,到40年前的侵華戰爭,中國因日本造成的損失,粗略計算就高達500億美金。而作為在戰爭深受其害的中國,向日索賠一事無可厚非。
這次中國放棄索賠,體現出了對中日建交的極大誠意,這是田中沒有預料到的。周總理的意思是:賠款這件事,說到底都是取自老百姓。百年前我國就開始向帝國主義賠款,我們同樣不想讓日本民眾再受這樣的苦難。
另一個臺灣問題,也比較“棘手”。在日本有很多“親臺派”,如果田中角榮想要實現中日正常交往,就必須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
田中角榮權衡利弊之后,決定斷絕與臺灣的外交。他的這個做法可謂勇氣可嘉,《聯合聲明》的第二條就是“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同時,日本外相大平正芳也在簽署《中日聯合聲明》之后對外宣布:廢除日臺條約。
由此,田中角榮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愿望終于實現,他上臺的第一項重大舉措讓他在中國,在國內得到更多的支持,可以說他是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的真正功臣。這份功績讓他遠超以往任何一位首相。
巴金曾說:人類的希望像一顆永恒的星,烏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他是萬人的力量。
如今,他的女兒真紀子女承父業也成為議員,在日本政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回顧當年,田中遺憾沒有帶女兒去中國。他想的是如果女兒當時能有機會結識毛主席和周總理這兩位偉大的政治家,她應該比現在更成功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