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購買華為手機,還是購買蘋果手機,或者說其他品牌的手機,其實最后就是告訴大家個人的選擇,僅此而已。
可是為了購買一個手機去排隊20個小時,這就讓一些網友理解不了,不就是一個手機嗎?
我們在互聯網上也能下單去購買。
即便線下的門店能夠給出一個優惠,可是排這么長時間的隊,背后有沒有一種炒作的意思?
是不是饑餓營銷?
這讓一些網友相當的費解。
而且我覺得背后肯定是有一些貓膩,最起碼在這起事件當中,我看到很多黃牛,他們絕對賺了不少錢。
最近這兩天有一個事情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爭議。
蘇州Costco內卻有一群的消費者徹夜排隊,等待Costco發號碼單,搶購優惠價蘋果手機。
蘇州Costco二層,店內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他們在等待Costco凌晨左右發放第二天的優惠價蘋果手機號碼,每天限量銷售,且具體發號時間和數量均不確定,要等門店通知。
這件事情也有相關的媒體進行了報道,按照媒體的說法,該店正在進行一個優惠的活動,數碼產品補貼力度非常大,不少數碼產品有15%的補貼。
蘋果手機比其他品牌零售店低了500塊錢,而且在各種補貼的疊加之下,有一部分的蘋果手機比市場價便宜1500塊錢到1700塊錢左右,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便宜將近2000塊錢,對于黃牛來說,只要轉手一賣,肯定就能賺不少的差價。
那么對于最近這段時間有意愿購買蘋果手機的人,如果排20個小時的隊,能夠少花接近2000塊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就在于,媒體提到了一個細節,有一部分蘋果手機,那么肯定不是現在最新款的手機,至于是什么型號的手機,媒體沒有講到。
這就讓人感到有點匪夷所思。
按照大家的社會常識來看,蘋果手機全國各地到處都有售賣的,無論是蘋果手機還是別的品牌的手機,在門店當中,在互聯網電商平臺當中都可以去購買。
問題就在于好像媒體發布的這家門店給出的優惠特別的明顯。
不少的人就是為了優惠才去排隊。
不僅如此,排隊放出來的單號數量也相當的有限,基本上就是明擺著告訴大家先到先得,所以一些人為了拿到優惠,只能去排長隊,很多人排了20多個小時沒有買到手機,因為購買的人數太多了,每天放的號也有數量的限制。
因為這件事情,現在已經有不少的黃牛可以幫買代購,或者說幫忙排隊,只要支付一定的金錢就可以。
坦白的來講,當地的黃牛肯定賺了不少錢,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當地的網友吐槽,好像開盲盒一樣,放的號太少了,排隊之后能不能買的到也是一個疑問,能不能拿到號也是一個疑問。
很多人起的特別早,早早的去排隊,去拿號,去等待,就是為了買一個便宜的手機。
問題就在于,媒體只談論到有一部分蘋果手機優惠的力度大,而這種蘋果手機的型號究竟是什么,為什么不講清楚?
如果是比較老的蘋果手機的型號,那么排隊我覺得也沒有任何的必要。
按照媒體的報道,很多黃牛通過這件事情賺了不少錢。有黃牛提前排隊,然后拿到一個好的號碼,就會推銷給排隊的人群,每個號碼都能賣300塊錢左。
我發現現在的一些媒體,他們在描寫文章的時候也挺讓大家無奈的,比市場價格便宜的蘋果手機,大家可以理解。
問題是什么樣的型號,現在的一些媒體在描寫文章的時候也不告訴大家,我都懷疑媒體是不是在配合當地的門店,這是一種軟文的推廣,很多網友相當的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