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陽光柔和而溫暖,家住鯉中街道東門社區農校宿舍的居民李阿姨看著改造后的小區,滿意地笑著說:“以前大家都想著往外搬,現在卻舍不得走了?!焙茈y想象,在不久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
“路面坑坑洼洼,一下雨就積水,泥沼遍地!”“晚上小區里黑燈瞎火,回家時總提心吊膽!”……農校宿舍的居民談起小區改造前的樣子,仿佛有倒不完的苦水。這個始建于1982年的“高齡”老舊小區,40多年來都沒有路燈,居民用“舊、破、亂”三個字來概括形容,現在一切都變了。
改造后的小區變得整潔美觀
民主協商助力改造
基礎設施全面升級
小區改造事關千家萬戶,工作千頭萬緒。怎么改?聽誰的?小區的熱心居民于丹平站了出來,說:“廣泛征求意見,民主協商,大家都來頭腦風暴下!”
安裝監控攝像頭
改造管道后
在于丹平的倡議下,東門社區黨委指導小區黨支部設立“黨員民情驛站”,發動小區黨員、樓棟長,聯合多名小區代表組成入戶小分隊,他們通過入戶調查、電話訪問、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小區居民征求意見,連平時居民聚集聊天的小區廣場都成為一個臨時“議事點”。最終多達35項意見被記錄在冊,按照“先民生,再提升”的原則,小區黨支部先后召開6次議事會,召集社區“兩委”代表、居民代表等各抒己見。通過民主協商,工作人員將收集到的意見分類整理,并邀請住建等施工單位進行指導。終于,包括電動自行車停車棚、消防設施、小區路燈、小區道路等10項改造工程被列入改造計劃。
紅色樓棟管家公示牌
改造后的長廊干凈清爽
電動車停車位
通過“改老場所”“拓新空間”等多項舉措,小區為居民規劃出80個停車位,建起4處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安裝了12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和6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小區路面實現全面硬化,并安裝了智慧門禁設施1套、視頻監控10個、智能垃圾分類屋1套等公共設施,小區變得好看又好住。
引入物業規范管理
各方受益交口稱贊
“老舊小區改造后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沒有物業管理也不行,時間久了,環境衛生肯定受影響?!毙^業委會向社區黨委書記道出他們心中的擔憂。社區收到意見后積極協調、開展工作。經過與居民長時間深入細致地溝通交流,專業的物業管理團隊終于在2023年5月被成功引入。
汽車停車位
過去由于車輛無序停放,每到傍晚停車時只能見縫插針。如今引入物業管理后,停車位不僅充足有余,還解決了周邊居民“停車難”的問題,臨時??康男枨笠材芡咨茲M足,各方皆受益。
環保智能垃圾分類屋
小區新建的智能垃圾分類屋,垃圾由物業集中管理并進行初步封閉式分類處理,以往刺鼻的氣味消失不見,通過整治與有效的物業管理,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重新恢復了往昔的生機與活力。
協商會
在黨建引領的“三方聯動”模式下,截至目前,小區的物業費交費率達100%,標志著小區管理步入新的階段,為后續進一步提升小區品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