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23日,值此志愿軍入朝作戰即將一周年之際,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為紀念抗美援朝一周年,“決定以一級國旗勛章授予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將軍”,朝鮮方面認為,彭德懷“在朝鮮人民反抗美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的解放戰爭中,以卓越的指揮藝術,指揮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給予美國侵略者以殲滅性的打擊,給了朝鮮人民軍以莫大的幫助”。
常理來講,軍人沒有不愛惜和珍惜榮譽的,甚至視革命榮譽如生命。更何況,彭德懷得這枚勛章,是他率志愿軍將士們勇于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較量得來的,是他連續組織五次戰役,一仗接著一仗指揮得來的。應該是受之無愧、名副其實。
但是彭大將軍就是彭大將軍,他對自己的榮譽一向看得很淡。對于這次授勛,他這樣說道:“我有什么功勞值得授勛的,我不過在后方作了些具體工作,這個勛章應該授給那些戰斗英雄,我哪能比得上他們的功勞大?”
彭德懷帶了一輩子兵,可謂是知兵、懂兵、愛兵,他深知革命戰士的可愛與勇敢。當年毛澤東賦詩贊他“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他得知后,便將后面的一句改為“唯我英勇紅軍”。這種謙遜謙讓的美德和作風由此略見一斑。
不僅如此,彭德懷還專門給中央軍委發電,表達“他不愿接受勛章的意見”。中央軍委復電要求他要尊重朝鮮政府作出的決定。
看到中央軍委的這份復電,彭德懷深知:這枚勛章無論如何也推不掉了,因為勛章后面,還折射著兩國的友好等政治問題。
10月25日這天,朝鮮政府代表團,在金科奉委員長的率領下,來到志愿軍司令部駐地大礦洞內。緊接著舉行了隆重的有各軍戰斗英雄參加的授勛大會。金科奉委員長將朝鮮最高勛章一級國防勛章佩帶在彭德懷的胸前。
最終,勛章雖不得不接受,但彭德懷還是感到十分不安。據《彭德懷傳》記載:授勛會結束后,彭德懷托著金光閃閃的勛章說:“這勛章授給我不合適,第一應該授給高麻子(指高崗),第二應該授給洪麻子(指洪學智),如果沒有他們兩人晝夜想盡辦法支援志愿軍的糧彈物資,志愿軍是打不了勝仗的”。(見《彭德懷傳》第一版,第476——477頁)
彭德懷的這句話是由衷的。之所以特地提出把勛章授給高崗和洪學智這“兩個麻子”,因為,彭德懷深知,戰爭打了一年,在完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這仗是多么的難打,特別是后勤保障組織開展起來著實不易。而現代戰爭,特別是與世界上頭號對手較量,隨著戰爭的持續推進,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仗打的就是后勤。
令彭德懷極為滿意和感動的是,舉國都在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特別是志愿軍副司令員洪學智領導的后勤司令部工作,真是想盡一切辦法,窮盡一切智慧,硬是建立了打不垮、炸不爛的后勤保障生命線,這極大地支持和保障了整個戰爭。
對于志愿軍的后勤工作,彭德懷曾多次給予褒獎:“仗打勝了,前線戰士的功勞算一半,后勤工作算一半,沒有可靠的后勤保障,再好的指揮員,再好的戰士也不會打勝仗”。
彭德懷不僅經常這樣口頭給予褒獎,還專門向中央軍委發電,對后勤工作給予專門表揚。
看來,彭德懷說把勛章應該授給高崗、洪學智這“兩個麻子”,切實是由衷之言,是肺腑之言,是對志愿軍整個后勤工作給予高度肯定之言。它折射的是彭德懷高尚的品德和人格,留下的是歷史佳話和美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