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2日,陳毅親赴中南海將一份材料交給了毛澤東,毛澤東看完材料作出批示:“此人從此不能信用”。隨后由時任公安部部長的羅瑞卿立即逮捕審查此人,此人名叫潘漢年,是上海分管政法、情報工作的常務副市長。
隨后,潘漢年被定為“反革命”,投入公安部直屬的功德林監獄,這是怎么回事?
潘漢年1906年出生于江蘇宜興,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潘漢年來到中央蘇區,先后擔任江西蘇區黨的中央局宣傳部長、贛南省委宣傳部長,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潘漢年在上海、香港等地領導對日偽情報工作,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獲得日偽動向的重要戰略情報,建立了從上海到淮南、蘇北解放區的地下交通線。
不過在此期間,一件事始終縈繞在潘漢年心中,成為一塊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是什么事呢?
1943年,潘漢年奉命到上海尋找汪偽特工頭目李士群,搜集日偽情報。
李士群提出汪精衛意志消沉,想見一下潘漢年,潘漢年知道這是個圈套,但從大局出發,還是答應了李士群的要求,見到了汪精衛。
回到淮南根據地后,潘漢年原本可以向組織及時報告此事,但當時整風運動盛行,潘漢年有所顧忌,此事便被耽擱了下來,沒想到的是,這件事給潘漢年帶來了終生的遺憾與痛苦。
1955年3月,作為上海黨代表的潘漢年坐列車北上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上海代表還有陳毅、柯慶施、陳丕顯、許建國、夏衍。
會議上,有一項是關于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報告,一些代表對自己與高、饒的關系作了自我檢討,并交代了自己的一些問題,對此,毛澤東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毛澤東還號召大家凡是與高、饒存在牽連或是有相關歷史問題的干部都應主動向中央講清楚,中央一律采取歡迎的態度。
這件事引起了潘漢年深深地思考,想起了12年前由李士群挾持在南京會見汪精衛一事,決定向中央交代清楚,他先是向上級陳毅說明此事,然后寫了一份報告,由陳毅轉交中央。
于是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潘漢年被逮捕后,投入到公安部直屬的功德林監獄,在這里,潘漢年一待就是五年,1960年,隸屬于公安部的另一座監獄秦城監獄落成,潘漢年隨之被移動到秦城監獄。
兩年后,潘漢年的妻子董慧以“參與潘漢年內奸活動”罪而被結案處理,被安排在秦城監獄的家屬宿舍里,至此,夫妻二人才知道了彼此的下落。
1963年2月13日,潘漢年以“刑釋管制分子”的身份走出了秦城監獄,來到京市南郊大興縣境內的團河農場,在這里,他終于見到了闊別多年的妻子董慧。
在農場里,潘漢年雖然是一個頂著“反革命”帽子的假釋犯,但生活待遇卻有了明顯改善,每個月有二百元的生活費,夫妻二人在小院里養花種樹,生活倒也自在了許多。
沒想到的是,僅過了4年,潘漢年夫婦再次被帶到秦城監獄,接受江青指揮的新的專案組的審查,在此期間,潘漢年受到不停頓的審訊和無休止的折騰,生活標準也降到最低,身體健康狀況急轉直下。
據說,1968年10月至12月三個月內,潘漢年被突擊審訊了40多次。
1970年,經過三年審查,專案組向中央文革小組建議將潘漢年永遠開除黨籍,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隨后,潘漢年夫婦被送到湖南省公安廳所屬的第三勞改單位——茶陵縣洣江茶場。
潘漢年的肝功能本來就有問題,雖然排除了癌癥,但由于得不到治療,身體狀況逐漸惡化,到1976年,又患了類風濕癥,手腳麻木,浮腫,生活也漸漸不能自理了。
1977年4月14日,潘漢年離開人世,終年71歲。
不久,潘漢年的妻子董慧也含冤病故于江茶場,隨潘漢年而去。
對于潘漢年的問題,其實早年就有人向中央寫信,表示懷疑,只是不了了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一些當年與潘漢年出生入死的老同志,紛紛向黨中央反映情況,請求復查潘漢年案件。
尤其是已經70多歲,重新進入中央領導行列的陳云,兼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他感覺有責任把潘漢年的問題搞清楚,為此給胡耀邦寫了條子: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潘漢年問題的解決。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關于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指出:
“把潘漢年同志寫為“內奸”,并將其逮捕、判刑、開除黨籍,都是錯誤的。這是建國以來的一個錯案,應予徹底糾正。”
潘漢年曾說過,功過是非,歷史自有定論,只是這定論來得太遲太遲,潘漢年只能在九泉含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