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山的福田公墓有一塊奇怪的墓碑,上面刻著“先母李云鶴之墓,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九一年,女兒、女婿、外孫敬立。”
一般來講,墓碑都會寫上立碑人的名字,可是這塊墓碑卻沒有,為何?這位名叫“李云鶴”的究竟是誰?
看到這個名字,或許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如果提到她另外一個名字,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她就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個極富爭議性的人物:江青。
1991年5月14日,有人發現江青上吊自殺,這個曾在七十年代炙手可熱的女人,生命被定格在了77歲。
5月18日,江青的遺體被火化,江青的親屬包括女兒李訥都沒有到場,火化后骨灰被送到李訥的家中,沒想到,竟然在家中存放了12年。
古人都講究入土為安,其實江青也有遺愿,那就是希望死后能夠葬回山東老家,也就是諸城,可是江青身份特殊,葬回諸城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據江青的秘書楊銀祿回憶,當時諸城方面稱可以接收江青的骨灰,鳳凰墓地可以埋葬,也可以立碑,如果李訥同意,不必通過辦公廳,直接去車拉回即可。
經過慎重考慮,李訥還是沒有把母親葬回老家,這是為何呢?難道她不想實現母親的遺愿嗎?
其實李訥也有難言之隱。
李訥表示,當時恨媽媽的人還很多,如果把母親葬回老家,她又不能回去守墓,如果墓地被砸,她豈不是更不孝了嗎?于是,李訥便繼續將母親的骨灰存放在家中,一存就是12年。
中共十六大之后,有人提出不要把江青葬回老家了,萬一有什么事,不好照應。李訥借此機會,申請看可不可以葬在北京,得到同意后,李訥還是決定將母親葬在北京,最終選在了北京西山的福田公墓。
李訥是以局級干部身份退休的,老伴王景清是軍隊的副師級干部,都不是很富裕,但作為江青唯一的女兒,李訥還是自掏腰包,花了五六萬,讓母親得以入土為安。
福田公墓原建于1930年,由清末九門提督江朝宗的兒子江寶昌與救世新教會負責人沈性禮創建,因臨近福田寺而得名,是北京歷史上較早的現代公墓之一,葬在這里的名人也不少,比如說清朝最后一位攝政王、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載灃,還有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還有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錢玄同,還有中國裝甲兵之父許光達等。
現在又多了一位名人,她就是江青,不過墓碑上面刻的卻是李云鶴。
1991年5月13日,江青在《人民日報》頭版寫下了一句話:“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25年前的這一天,江青被任命為中央文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江青還寫了一句話:“主席,我愛你!您的學生和戰士來看您來了。江青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