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街道育才社區成立于2006年8月,由原來的育才居委會與口南居委會合并而成。轄區四址東至江平路,南至城南村,西至南官河,北至宣堡港,包含五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1365戶,近4000人,共有6網格,下轄黨支部數6個,黨員人數115人。在高港區商業中心,臨近口岸中學,交通十分便利,自然環境、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保障居民合法權益、維護社區和諧秩序,育才社區于2020年制定并施行了《居民公約“十四條”》。
為持續推進人民法院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服務基層治理職能,高港法院主動延伸司法服務,把脈“居民公約”,服務群眾需求,通過日常聯絡、巡回審判、隨案隨訪等形式密切聯絡轄區育才社區,在了解居民需求,發現自治難題,梳理轄區案件類型特點后,針對較常見的鄰里糾紛、家事糾紛等提出倡導性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居民公約,在原公約基礎上著重用更簡潔的語言闡釋與居民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引導居民積極踐行公約。
近日,高港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彭建平帶隊來到育才社區參加座談會,共同商討完善居民公約。座談會前,通過閱覽社區事務公示欄,法院干警了解到育才社區將高港法院前期提出的完善居民公約的意見建議積極融入社區治理工作實踐,在走訪社區居民時,法院干警也真切感受到育才社區基層治理的新風貌。
座談會上,社區居委會主任賈美云介紹,近年來育才社區著眼居民需求,創立“宜人宜居,‘育’來‘育’好”黨建服務品牌,依托區法院等共建單位資源優勢提升服務質態、滿足群眾需求,以條目式的簡潔文字向社區居民重點強調公約內容,指導居民作為自己的日常行為規范。社區組織志愿者開展集中清理樓道垃圾活動保護環境消除安全隱患;在復習迎考期間開展愛心護學護考活動宣傳減少噪音污染;定期推選社區美德善行候選人的方式鼓舞居民睦鄰友好、孝老愛親;指導居民小區劃定停車位、增加汽車停車位80余處,安裝電動車充電樁10余個。社區還定期召開共建共治聯席會,引導居民遵守公約、參與社區治理,對社區治理“疑難雜癥”建言獻策。
與會人員暢所欲言,積極討論了居民公約制定施行、修訂完善過程中社區治理的新變化。與會社區工作人員代表和居民代表與彭建平交流了在日常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關于物業管理服務、買賣合同、鄰里關系、民間借貸等法律問題,彭建平結合辦案經驗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規范進行釋法明理,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
下一步,高港法院將繼續加強對居民公約的司法“體檢”,持續深化“‘楓’景這邊獨好”工作品牌,深入源頭治理,以居民公約為抓手,引導基層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助力基層治理實現新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