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消費管理升級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一體化管控。
作者|鹿堯
企業消費管理一直是個容易讓人頭疼的問題,尤其臨近年底,這個問題被無限放大。
對賬、付款、結算以及業務收尾的需求集中爆發,大多數企業為了滿足不同業務場景的消費管理需求,不得不上線好幾套軟件,但工具間相互割裂,數據很難被整體沉淀,僅停留在各個孤立的系統中,無法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分析。
由于數據無法整合,企業就難以從海量的消費數據中挖掘出更有價值的信息,不能深入洞察消費行為的規律、成本結構以及業務的效益情況。這就使得企業在往后制定決策時,往往因為缺乏更有說服力的依據,不得不依靠經驗和直覺做判斷。
體現在企業對消費的管理層面,長期以來的一個主要矛盾就是消費行為與戰略目標很難有效對接。
一邊是內部消費場景的繁雜多樣,包括員工福利的設計發放,以及各種支出的把控;另一邊是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且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對資源調配和精準投入的需求。兩個維度上纏繞的巨大扭力,足夠耗盡管理者和相關部門有限的精力。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這種場景,哪怕是實力雄厚的大廠,也只有那些極具前瞻性的企業才會率先進行深度的變革嘗試,且大多數只能采用逐步試點、慢慢摸索的方式,這中間必然存在著從局部優化到整體協同之間巨大的效率鴻溝。大公司尚且要面對這種尷尬局面,伴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管理者們更是壓力重重。
那么,要如何破局,讓“戰略目標—消費行為—數據驅動”的齒輪重新咬合轉動起來呢?
經過數字化浪潮的洗禮,許多企業或被動或主動地與數字化轉型發生了聯系。這也推動了整個企業界對企業消費管理的認知前進了一大步,越來越多的管理者認識到,消費行為與數據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反身性關系——消費行為產生越來越多的數據,而數據本身又在推動著企業優化消費策略,他們互為因果和驅動,相互交織并持續影響著。
企業對于數智化和信息化的區別也越發清晰——如果說信息化的核心是流程和控制,那么數智化的核心則在于數據和創新。流程可以解決企業的規范問題,而數據卻能夠提升企業的決策質量和戰略協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消費將不僅是成本支出,更是一種自我投資的體現。
也正是在這種認知的推動下,越來越多企業面向消費管理升級的路徑,開始緊密圍繞著“一體化”展開。
如何在分工日益精細化的商業環境下,巧妙借助外部成熟平臺的力量,讓企業少走彎路?在美團企業版主辦的2024第二屆企業消費管理大會上,這個問題再次被聚焦。
01
為什么企業消費的新趨勢是一體化管控?
以一家國內領先的大型通信軟件企業為例,發展數十年,平常員工差旅的需求多樣且分布廣泛,但在傳統的差旅管理方式下,公司和員工一度面臨著諸多不便與困擾:
員工需先自行墊款預訂機票和酒店,最后回來再提交報銷流程并附上相關票據,流程十分繁瑣。不僅如此,審批、預訂和報銷流程通常也是分離的,這三個階段之間缺乏數據聯通,就很容易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一方面是員工體驗欠佳,操作繁瑣耗時、頻繁墊資壓力大,財務也需要處理大量的報銷票據;另一方面則是企業的管理效率偏低,由于缺少事前管控環節,在消費行為發生后報銷,管理者難以驗證每筆費用的真實性,企業也面臨違規風險;其次消費數據的歸集也存在滯后性,企業難以對差旅成本進行實時有效的管控,從而影響最終業務決策。
這樣的痛點并非個例。
事實上,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企業消費管理各環節大多處于相對割裂狀態。甚至可以說,整個傳統企業消費管理的架構,其實都是在分散管理的前提下搭建的,從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的業務流程,到缺乏統一標準的報銷制度,都是為了讓人能在有限的規范下完成操作。
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業務多元,分散式的消費管控帶來的問題正逐漸被暴露出來,這種困擾并不是由單一因素導致,而是由企業內部管理體系,以及外界環境變化等復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回顧企業消費管理的各個發展階段,從依賴手工操作的1.0時代,到實現費控線上化的2.0時期,再到引入互聯網的3.0時代,人們可以在電腦和手機上進行隨時的提交跟審批操作。我們不難發現,三個時代的變化都圍繞提高“操作便利性”和“部分流程效率”循序漸進展開。
但可惜的是,由于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的方案,并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企業消費行為與戰略目標脫節,以及數據整合與深度應用的難題。
隨著數智化時代的到來,技術升級帶來了更多智能自動化和數據透明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現在的企業,更愿意把一體化管控當作企業消費的必然趨勢。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個判斷也并非空穴來風。最近美團企業版與人大商學院、美團研究院等聯合發布了《企業消費管理白皮書》,書中調研結果提到,從員工體驗、搭建效率、統一管理、成本控制等多個角度綜合考慮后,近80%的企業都支持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白皮書》中重點推出了一個SIMPLE模型,主要涵括“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一體化解決方案(Integration)、成本最小化(Minimization)、個性化定制(Personalization)、合規(Legal&Compliance)、員工和客戶體驗(Experience)”六大模塊,首字母合稱“SIMPLE”。
這是一套以美團企業版客戶數據作為研究樣本,由人大商學院和益普索獨立研究總結形成的全新管理框架,它的推導過程客觀嚴謹,既有業界理論的研究,也從成功企業的轉型經驗中提煉方法,最后通過對企業的調研來驗證結果,形成了這個模型。
SIMPLE模型對Integration(一體化解決方案)有了更具象的解釋,強調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和強化協同,實現企業消費管理的全方位一體化,其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場景一體化,將多個消費場景整合到一個平臺進行管理;二是管控一體化,實現企業消費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管理。
這兩個“一體化”不僅打破了消費管理中各場景和流程之間的壁壘,在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實時共享的同時,還延續了以數據驅動決策、以流程保障合規的管理思路。這意味著在高效協同、風險可控之外,一切能力及問題清晰可見,企業可以針對已有問題進行優化。
再回到原先案例,面對此前的差旅難題,這家公司借助美團企業版提供的一站式差旅服務平臺,通過整合機票、酒店等差旅資源,員工可一站式解決所有差旅問題,管理者也可以實時了解行為和訂單信息,提高了成本管理的實時性與精細化程度。隨著合作深入,公司已經實現了90%企業消費業務集中化管理,在差旅的基礎上,逐漸拓展到員工用餐、招待用餐等場景。
從分散到整合,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變化。標志著企業消費管理理念從注重成本控制的企業支出管控,轉變為更強調資源優化配置和價值創造的企業消費管理,從長期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的確是一種自我投資的體現。
02
數智時代
企業消費需要怎樣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事實上,以往也有不少企業設想過一體化管控方案,比如有些大型企業嘗試自行開發內部管理系統來整合消費管理流程,但囿于技術有限、系統集成效果差、數據安全難以保障以及缺乏專業的運維團隊等原因并沒有完美實現。
企業借助美團企業版實現的轉型并非幸運和偶然,而是一種順理成章。不同于以往那些孤立、局部的解決方案,美團企業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是基于對自身生態資源和先進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變革的核心在于推進企業數據整合與流程協同。
技術的升級換代,改變了企業消費管理的游戲規則,打開了一個實現高效一體化管控的機會窗口。對于那些渴望突破傳統管理模式困境、提升競爭力的企業來說,更是這樣。但這個窗口,也是留給那些有足夠準備的企業的。
回頭再看美團企業版的歷次版本的升級,從一開始服務美團內部的商企通,到現在的美團企業版,憑借多年在消費領域的積累,擁有數百萬商戶資源,覆蓋全國2800個縣市區,能力范圍也從最初聚焦單一場景的優化,逐步構建集用餐、差旅、福利、用車等全場景一體化的服務生態。
從本質上講,一體化管控旨在解決協同混亂、成本失控與資源錯配、信息割裂這三大核心問題。
它打破部門與業務間的協同壁壘,使消費活動緊密銜接配合;從整體把控成本并優化資源配置,避免資金與物資的浪費與錯用;整合分散的數據信息,消除信息孤島,為企業消費決策提供及時、精準、全面的依據。
美團企業版背后最大的一個創新,就是他們重新定義了企業消費管控場景——企業消費不僅是簡單交易和單一管控,更應該是一個深度協作的生態系統,除了傳統的商品與服務采購交易,還有可以更深度挖掘數據價值、更高效實現資源協同的潛力。
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員工消費習慣和偏好,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福利推薦和差旅規劃等,都可以基于一體化平臺得以實現,真正做到哪里有場景,就在哪里創造價值。
而這背后,不僅是對服務商多場景覆蓋與資源整合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其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技術創新應用能力、跨部門及多方協同運作能力,以及對企業消費管理的痛點和需求精準洞察的綜合挑戰。
與此同時,你也會發現,美團企業版一直在調試企業、員工、供應商及外部環境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直到構建出一個既能滿足企業對于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和合規管理的需求,又能照顧到員工對于消費便捷性、個性化體驗的期望,還能保障供應商合理利潤空間,以及符合監管部門各項政策規定的良性生態系統。
企業消費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成功,展示了這種關系優化所帶來的巨大價值,他們其實找到了最適合自身發展的一體化管控形態,在最需要的時間和場景下,借助美團企業版把這種關系呈現了出來。
03
新的趨勢下
從企業消費,到自我投資
在美團企業版負責人康凱的發言中,有兩個點特別值得注意,一個是他預測企業消費管理將朝著更加智能化、精細化和場景化的方向發展;另一個是數字化技術在企業消費管理領域的成熟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傾向更全面、高效的一體化管控解決方案。
如果把這兩個觀點結合在一起看,不難發現這樣一種趨勢——數字化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生產工具的代表,在企業消費管理領域的應用已經趨于成熟,美團企業版等相關產品的不斷完善,對企業消費管理的大規模滲透即將開始。
換句話講,以前人們要解決企業消費管理中諸如成本控制、流程繁瑣、數據分散等問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且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這是有門檻的,所以一方面大家都愿意尋求更高效、更智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來企業消費管理大會的主要預期。
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發展,企業消費管理數字化終于發展到了一個轉折點,相關產品和服務逐漸成熟進入市場推廣和廣泛應用階段,企業的注意力逐漸從傳統的、低效的消費管理方式,轉移到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集中解決企業消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上。
從企業消費認知的演變歷程來看,這個苗頭也很清晰。起初,很多企業對于內部支出,只知道把錢花出去了,卻不清楚具體流向以及所產生的作用。
隨著技術和時代發展,企業們開始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不僅要追蹤錢花在哪,還要衡量支出帶來的效果,探究花錢背后的戰略意圖。
這是企業消費理念的升級,也代表了認知的螺旋式上升。
隨著企業認識到各方面支出都與公司未來戰略發展緊密相連,管理意識從粗放向精細、從盲目向有規劃轉變,尤其對于業務復雜、對合規性要求高、行業競爭激烈的企業來說,將企業消費納入一體化管控中,從簡單管理的 “人治” 過渡到遵循規則制度的 “法治” 狀態,這一套順暢、自然且有效的流程,持續推動企業自我投資和價值的實現。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恰恰對應了SIMPLE模型中S(Sustainability)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企業消費一體化管控與ESG持續發展相輔相成,將ESG理念融入消費一體化管控實踐中,通過有效的管控措施推動ESG目標的實現,帶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價值的共同提升。當然,這個過程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但是結果我們已經能夠看到。
本文系新眸原創,申請轉載授權、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ycj841642330,添加好友請備注公司和職位。
— END —
更多內容,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