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在關注人工智能的時候,谷歌卻突破了“時間”的極限。
他們的量子芯片只用了 5 分鐘,就解決了一個到宇宙盡頭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以下是關于 Willow 芯片的關鍵信息,以及它在 2030 年后如何改變人類社會的展望:
谷歌測試了 Willow 芯片的性能,來驗證它有多強大。
測試任務是一項名為隨機電路采樣的基準問題。
這個問題需要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計算 1000 億億年才能完成。
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
→ 宇宙的年齡:138 億年(13,800,000,000 年)。
→ 10 億億年的具體數字: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而谷歌的 Willow 芯片卻僅用了 5 分鐘完成了這個任務。
讓我們先來簡單聊聊計算機芯片的工作原理:
你電腦中的芯片是通過“比特”(bits)來進行計算的。
比特的存儲信息量有限,為什么?
因為它每次只能處于兩種狀態中的一種:0 或 1。
而量子計算機芯片則使用量子比特(qubits)。
量子比特可以同時存在于多種狀態中。
當多個量子比特結合使用時,其計算能力會呈指數級增長。
Willow 芯片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對量子比特的處理方式。
量子比特雖然強大,但也非常脆弱。
增加量子比特數量時,計算出錯的可能性會迅速增加。
這正是量子計算領域 30 多年來最大的難題。
而 Willow 的突破在于:增加量子比特的同時,竟然能夠減少計算錯誤。
秘訣就在于,將量子比特排列成一種叫“邏輯量子比特”的網格結構。
這讓實時的錯誤校正成為可能。
換句話說,它實現了彼得·肖爾在 1995 年提出的“低于門限”運行理論。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技術突破。
也是構建可擴展量子計算機的關鍵。
為什么這對我們普通人也很重要?
因為量子計算機可以以普通計算機無法想象的速度推動科技創新。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應用場景:
? 用量子機器學習提升人工智能能力;
? 優化智能城市的交通流量;
? 改善航空公司航班的排班效率;
? 提高電動車電池的效率;
? 加速復雜疾病的新藥研發;
? 利用量子密碼技術實現超安全的通信。
總之,量子計算將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巨大影響。
不過,別指望很快就能買到一臺量子筆記本電腦。
雖然 Willow 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但距離實用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就像 1940 年代的第一臺計算機——盡管革命性十足,但距離進入家庭仍需時日。
谷歌的專家表示,我們可能要到 2030 年才能見到商用量子計算機。
當前仍有一些重大挑戰需要克服:
? 提高操作的準確性;
? 開發更貼近生活的應用場景;
? 降低量子計算的使用成本;
還有更多問題等待解決……
但谷歌表示,他們的進展符合預期。
2019 年,谷歌發布了一份量子計算的路線圖,目標是研發出具有商業價值的量子計算機。
谷歌量子 AI 實驗室的創始人哈特穆特·內文表示,他們已經完成了大約一半的目標。
未來幾年將會非常值得期待。
現在,讓我們為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慶祝一下。
Willow 芯片就像萊特兄弟的首次飛行——它證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雖然我們不會很快坐上“量子噴氣式飛機”,但 Willow 已經打開了無限可能的大門。
量子革命的到來,已是不可阻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