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梅真的離家出走過,第一次,在十五歲那年。
《出走的決心》里的詠梅,表演得細膩動人,觀眾卻能感受到她平靜面孔下的波濤洶涌。
她詮釋著李紅的出走,一定是想到了自己的出走。
01
童年的詠梅,一直是個孤單的小孩,沒有父母的寵愛,沒有朋友,甚至老師也孤立她。
因為在校長征集問題時說數學老師講話聽不清,詠梅被摘了小隊長的牌子,她搞不懂為什么,同學卻愈發疏遠她。
看看天上的彎月,詠梅欣喜地分享月色的美好,同學卻感到莫名其妙“月亮有什么好看的!”
無法融入同學的詠梅,在家里,也是不被寵愛的孩子。
詠梅爺爺是醫生,專門為大人物服務,奶奶也是醫生,爺爺奶奶走在街頭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習慣喝下午茶,一直保持生活的儀式感。
詠梅父親才氣過人,聰明智慧,極有人格魅力,愛讀哲學書,審美在線,心氣很高。
因為歷史原因,爺爺一家去到內蒙的山里,過了10年痛苦的生活。
詠梅的家里,總是彌漫著“古怪的氣質”,氛圍一直很壓抑很失落。
父親娶了來自農村又沒有多少文化的母親,兩個人無話可聊,爺爺奶奶也看不上詠梅和媽媽,覺得她們粗糙,嫌棄她們不講究。
詠梅用手絹不疊整齊,吃飯發出聲響,都會受到爺爺的訓斥。
本來,母女倆應該互相取暖,重男輕女的母親卻更愛詠梅的哥哥。
切蛋糕時,媽媽永遠給詠梅小的那塊,她說沒時間跟詠梅親近,跟哥哥卻永遠有時間。
父親看不上媽媽的重男輕女,但忙于自我哀傷的父親,也沒有精力給女兒更多的愛。
有一次,父親花一個月的工資給詠梅買了一件粉色的大衣,詠梅一直記到現在。
哪怕沒有太多的愛,有完整的家也是可以的,然而,詠梅小小的愿望也落空了。
詠梅的父母,離婚了。
02
在那個年代,離婚還是稀有的事情,詠梅羞于啟齒,總是撒謊對同學隱瞞,她很痛苦。
母親偏心哥哥,不時和詠梅吵架,父親也有了新家,詠梅感覺自己像浮萍,無依無靠。
有一次,和母親吵得實在厲害,詠梅去找奶奶,一直敲門卻被爺爺呵斥。
爺爺“砰”地一聲把詠梅關在門外,詠梅的天暗了。
詠梅鼓足勇氣走了很遠的路,到了父親家門口,門虛掩著,父親正跟朋友們歡歌笑語,詠梅猶豫好久,還是沒有敲門,默默離開了。
這樣的情況發生很多次后,詠梅在15歲那年,第一次離家出走了。
17歲那年,詠梅離開家鄉到北京求學,大學畢業后去了深圳,成為公司文員。
詠梅說,自己有時候蠻不講理,脾氣發作時,周圍的人都不敢說話,發作過后,善良的她又很后悔。
欒樹是個很溫厚的人,他用愛溫暖著詠梅,跟欒樹在一起后,詠梅才有了溫柔的情感。
1993年到2000年,詠梅和欒樹在馬場生活,她說,那是她生命中最開心的日子。
03
詠梅的夢想,其實是做一名歌手,只是嗓音條件并不好。
一直以來,親人們都說她太平庸,所以她一直很努力,想做得完美,讓家人親戚無話可說。
第一次拍戲,詠梅被嘲笑,很多人認定她不行,她假裝聽不見,她堅信自己可以。
《中國式離婚》后,詠梅一舉成名,面對蜂擁而至的采訪,她發現自己應付不來。
更讓她不愿意接受的是,她發現自己突然不太在乎朋友了,她感覺很可怕,不喜歡那樣的自己,于是她關了手機,只用信息聯系工作。
詠梅稱自己很“狂妄”,甚至說過“不是女一號別來找我”,演完《夢開始的地方》后才知道電影是一門藝術。
從那之后,她開始演小角色和配角,她要成為搭檔傅彪和何冰那樣的演員。
生活看似平靜,欒樹和她也一向恩愛有加,只有詠梅知道,她一直在和情緒做斗爭。
童年的創傷一直伴隨著她,她嘗試著用瑜伽對付內心的波濤洶涌,也用閱讀獲得內心的安寧。
關機10幾年,詠梅尋找著自洽的方式,卻在父母先后去世后陷入絕望。
04
盡管母親帶給詠梅很多創傷,她還是一直盡著女兒的孝道。
她給母親買了房子,希望母親晚年幸福,不曾想,父母在2013年和2014年先后去世。
詠梅還沒從母親去世的悲傷中平復,父親自行離世的事情就擊垮了她。
父親患病后,堅決不配合治療,離去的方式倔犟又震撼,對詠梅打擊很大,身體透支的她倒下了。
她閉關四年多,每天都在問“為什么”,困在黑暗里走不出來。
“為什么傷害我,從小沒有給我太多愛,最后還要如此傷害我?”
她想不通,每天糾結,一直痛苦了4年多,很多時候以淚洗面。
詠梅曾經希望有一個人能拯救她,后來才發現,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放下執著,珍惜當下的生命。”
想通后不久,詠梅就迎來了《天長地久》。
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詠梅感受到生命的重量,認定角色非她莫屬。
第一次主演就拿下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詠梅不是很意外,她始終相信自己的表演是獨一無二也是不可取代的。
柏林拿獎回來,詠梅什么都做不了,她覺得自己要一輩子跟情緒做斗爭,童年那個自己,始終沒有治愈。
05
提到童年,詠梅眼里的淚一直在打轉,半個世紀她都在和童年對抗,她說必須要解決。
她堅持閱讀,堅持做瑜伽,她獲得了柔軟和寧靜,她說要永遠保持清醒和冷靜。
詠梅說,她現在好多了,救出自己了,但是她眼里有淚,她的手一直焦慮地轉動戒指,她總是摸發尾或者反復搓手,那些傷害一直都在。
她說她原諒了,因為原諒是救贖,救贖自己。
“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走自己想走的路,痛了就哭喜了就笑,累了就歇好了就走……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生命原本的純粹與全然。”
詠梅說,她愛魯米的文字,最想回到和欒樹在馬場生活的日子,希望以后的日子能開心。
那么,祝福她徹底放下過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開心的詠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