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
個人養老金,我們在2022年11月發布,從36個城市(地區)先行實施。將于2024年12月15日開始,全面推廣至全國。
我承認,個人養老金設立初衷非常好,但是在有我們基礎養老體系沒有公平化的背景下,個人養老金是一種"畸形產物"。
但個人養老金的實際問題還是非常多:
開戶熱,投資冷,繳存意愿差等現象。
說白了,富人不需要,窮人要不起。
根據最新的數據,個人養老金開戶數超過7000萬,戶均繳存金額和繳存率沒有公布,可以見得,這個數據并不好看。
我們可以看看北京的數據: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北京個人養老金開戶數531.8萬戶,繳存資金114.2億元,戶均繳納2147元。
要知道,智聯發布的北京的平均工資是13119元/月。北京這樣的城市繳存基礎都不行,更不用說全國其他城市了。
為什么個人養老金覆蓋率達不到預期呢?
我們目前的個人養老金,繳滿為12000元/年,針對繳納人的稅率,節約情況也不一樣,最高可節約45%。
但是,由于個人養老金在領取時,要繳納3%的稅率。因此,稅前薪酬低于10K的,繳納個人養老金,多少是不太"合算"的。
對高收入人群來說,即便頂到45%的比例,節約的金額與其可匹配資產收益來對比,吸引力也是相當差,畢竟鎖死了流動性。
其實,如果有的選,我覺得大部分底層的工薪階級,估計連強制的社保都不想繳納,因為他們能不能繳納滿,都是一個問題。
社保資金中,到底有多少"未繳納滿年限"而"凍結"的"應付賬戶"呢?
這些不能完成社保繳納的工薪階級,大概率也是沒有能力繳納補充型的"個人養老金"。他們都拿不回自己屬于自己的未繳納滿額的"社保"的錢,更不用說讓他們去繳納"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卻打著"補充養老"的口號,讓不需要"補充養老"的人有能力繳納。只有和平年代的磚家想的出來。
個人養老金剛出來的時候,工商銀行打出了這樣的廣告:
"助你實現理想養老生活"。
但大部分的人理想,是有人幫養老。
我們正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個人養老金的出現,正是我們為了應對老齡化的措施。不否定個人養老金對某些要滿足資產配置,或者卡在個稅檔位邊緣的個人是可以配置的。
但個人養老金的精神,我認為更值得推崇。
就是存錢,存12000一年的那種。
至于存哪里,那就看個人喜好的。存不住12000的,大概率也沒個錢存。存的12000的,大概率存哪里也都無所謂。
我想說的是,我們都會老去,但個人養老金,可能對我們不適合。
一面要拉動消費,一面是要存養老金。
錢是哪里來的?卻沒有人說。
學習強國,走進新時代
關注一下,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