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遼寧這座城市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輝煌的未來。2024年12月5日,協會會長吳剛帶隊協會會員攜手文安路社區書記喬成龍、文安路社區副書記孫婷婷帶隊的社區黨員,共計60余人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參觀活動——走進《中國工業博物館》,深入了解中國工業發展的輝煌歷程,感受遼寧老工業基地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激發政協委員和黨員群眾對地方經濟發展的熱情與責任感。
大家踏入博物館,瞬間被那些古老的機器、厚重的鋼鐵構件以及那一件件珍貴的展品深深吸引。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講述著中國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辛歷程。在志愿者講解員劉偉生動的講解中,大家近距離接觸了那些曾經在中國工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機械設備。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從紡織機械到重型裝備,這些曾經推動中國工業車輪滾滾向前的“巨人們”,如今靜靜地躺在展廳里,仿佛在向每一位參觀者訴說著它們曾經的輝煌!
除了工業設備展區,博物館還設有多個主題展區,如“中國工業發展史”、“新中國工業成就展”等。在這些展區里,大家不僅看到了中國工業在不同歷史時期取得的巨大成就,還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工業人那種不畏艱難、勇于創新的奮斗精神。
在“新中國工業成就展”展區,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的實物展品,將我們帶回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仿佛看到了那些穿著工裝、手握工具的工人師傅們,在艱苦的條件下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中國工業的輝煌篇章。
在現代工業展區,大家看到了那些代表中國工業最新科技成果的展品,如智能制造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中國工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巨大成就,也預示著中國工業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看到孩子們一張張稚嫩的笑臉,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的未來!
走出博物館,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工業從過去的輝煌歷程到如今的飛速發展所經歷的巨大變遷。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中國工業在不斷地變革與創新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此次活動不僅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工業的力量與魅力,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攜手共創未來的信心與決心。在博物館的參觀過程中,協會會員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工業人的優良傳統和奮斗精神,為推動中國工業的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走進《中國工業博物館》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與致敬,更是一次精神洗禮和對未來的展望與憧憬。同時,此次活動也加強了協會與文安路社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未來,協會將繼續攜手共進,為大家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精神食糧,共同為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中國工業博物館,這座承載著中國工業發展歷程的宏偉建筑,靜靜地訴說著中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邁進的偉大歷程。中國工業博物館坐落于沈陽市鐵西區衛工北街14號,是在沈陽鑄造廠原址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巧妙地將原遺址與現代建筑融為一體,形成一幅跨越時空的工業畫卷。是沈陽市鐵西區委區政府在2011年5月18日破土興建的,2012年5月18日對外開放。整個展館占地面積5.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1萬平方米,館藏品2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67件,三級文物190件。是展示中國工業發展歷程和偉大成就的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國家工業遺產,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現有通史、鑄造、機床、汽車、鐵西5個常設展館,擁有完善的功能服務區域和設施,包括多功能報告廳、貴賓廳等,實現了全覆蓋免費wifi。中國工業博物館通過大型工業廠房遺址、記錄時代精神的機器設備和標志性事件的工業歷史,呈現給游客工業歷史進程中的文明與進步,彰顯工業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解讀豐富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科技價值、審美價值及人文情懷,感受工業與科技結合帶來的神奇變化,感受到工人階級鑄就的自力更生、無私奉獻、敢于創造的不朽精神,是賡續紅色基因、展現城市精神、傳承工業文脈、弘揚社會主旋律的重要窗口。
遼寧省政協委員經濟發展協會
2024年12月6日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