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剛剛進入大馬士革一周的朱拉尼,還是忍不住與美方取得了聯(lián)系。
與此同時,他還向以色列釋放了友好的信號。
當?shù)貢r間12月14日,親自前往安卡拉和約旦等地協(xié)商的“布某肯”表示,“我們已經(jīng)與朱拉尼取得了直接的對話。并且如果他們愿意按照美方設定的要求行事,那么我們將考慮減輕或者直接取消此前對敘利亞的有關措施”。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來,他仍然在反復確認一個主題,那就是要遵守美方的要求。
此外,他還表示,“如果朱拉尼愿意這么做,那么我們將考慮承認他”。
大家應該也發(fā)現(xiàn)了,美方給出的這些條件,還是挺吸引人的,至少對于現(xiàn)在的朱拉尼來說,是這樣的。
進入大馬士革之后,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在世界上站穩(wěn)腳跟。
那么,很重要的一條路,就是要與有影響力的一些國家建立關系,美方當然也應該是其中一個,而且可以說這是朱拉尼最在意的。
因為,無論是近鄰的歐洲,還是以色列,它們都得聽美方的話。
而且,在敘利亞的東邊,還有美方支持的“庫爾德”,如果把美方惹不高興了,那么“庫爾德”就有可能在其的支持之下“西進”。
盡管自己有安卡拉的支持,但是如果美方全力支持庫爾德“西進”的話,自己也是沒有勝算的。
況且,安卡拉都還得聽美方的話。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都是朱拉尼現(xiàn)在需要解決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朱拉尼現(xiàn)在有一個有利條件。
美方主動找上門來了。
而且,還是想與自己建立“友好”關系。
盡管美方有自己的“小算盤”,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他們這定然是想從敘利亞得到什么。
但是對于現(xiàn)在的朱拉尼來說,這一信息無疑充滿了吸引力。
所以,他主動抓住了這次機會,與美方展開了對話。
談話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公布,但是雙方都還沒有對談話的效果表態(tài)。
從美方主動公開的信息來看,它無疑是要給朱拉尼劃出自己的條件,就是要告訴他:條件已經(jīng)給出了,你如果接受,那么就有話好說,可如果不接受,你知道“我”的手段。
而朱拉尼還沒有說話,但是他的行動已經(jīng)表明了態(tài)度。
同樣是12月14日,有報道指出,俄軍剛剛撤退,美方就已經(jīng)進駐了原來屬于俄軍的地盤。
時間是同一天,難道會有那么巧的事情嗎?
應該不會吧。
所以,朱拉尼雖然還沒有公開表態(tài)究竟是否同意美方的條件,但是既然默許,或者說已經(jīng)允許美方的進入,就已經(jīng)說明了他的態(tài)度。
而且,從上文中的論述來看,對于朱拉尼來說,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如果不與美方合作,就意味著他可能不久之后就要像巴沙爾一樣離開大馬士革。
換句話說,他沒得選,“布某肯”這次來,也不是要與他商量,只是來傳達通知而已。
另外,他對以色列的態(tài)度,也值得我們注意。
不久之前,以軍公開進入敘利亞,并且一口氣“吃掉”了很多的土地。
忍了多天的朱拉尼,終于在14日發(fā)聲了。
不過,他也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以色列近期的理由都站不住腳,但敘利亞已經(jīng)疲于戰(zhàn)斗,現(xiàn)在只想重建。”
這就說明,他對于自己的這位近鄰,還是不敢有什么反抗。
同時,這其實也是他向以色列釋放的友好信號,一句“只想重建”,就是想向以色列表明:我是不會輕易與你發(fā)生摩擦的。
再換句話說,他是想告訴以色列:我不會對你們有任何的威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朱拉尼還是更多地偏向了西方,而他對俄、伊雙方的態(tài)度,反而有一點冷淡。
那么,大家認為他這樣的選擇,究竟是否正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