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位良師,比如楊昌濟、徐特立等,他們對毛主席的關懷可謂是無微不至。不過有一位老師卻很反常,毛主席與他“勢不兩立”,甚至還發起了學生運動,將他轟下了臺,他就是湖南第一師范的校長張干。
1951年秋天,毛主席見到了自己曾經的老師張干,張干對著毛主席說道:“你還是當年的那個舊脾氣啊,這么多年一點都沒有變。
毛主席同張干等幾位湖南師友在中南海合影
這樣的文章,我輩同事中有幾個能夠做的出來
1912年,毛主席離開了新軍,決心繼續他的求學之路。可是對于報考什么樣的學校,從事什么樣的行業,毛主席是費勁了心思。
在他不斷的努力之下,考入了湖南省高等中學校,入學之后的他對這所學校大失所望。原來這所學校課程繁雜,校規過于死板。為此,毛主席決定退學自修。
少年時期的毛主席
退學之后的他每天都會到湖南省圖書館去看書學習。有一天他看到了湖南省第四師范學校的一則招生廣告。這所學校以培養合格的小學教師為目標,學制五年,其中預科一年,本科四年,同時還補貼學生一部分費用。
毛主席分析了自己的情況之后,覺得自己很適合報考這所學校,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初步的規劃——他要當一名教師。通過改變下一代人的思想,從而培養出具有變革思想的下一代,拯救落后的中國。
毛主席的閱卷老師就是張干,他看了毛主席的試卷之后,大聲贊嘆道:‘這樣的文章,我輩同事中有幾個能夠做的出來。”
曾經的湖南第一師范
張干非常欣賞毛主席,毛主席也為沒有辜負張干的期望,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湖南第四師范學校。
張干當時是湖南地區的名師,教學方面卓有成效,更是當地著名的青年才俊。毛主席在來到學校不久,湖南省教育廳根據師范教育的需要,將湖南第四師范合并于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由張干擔任校長一職。此時的張干不足30歲,意氣風發的他上任之后立馬著手改善教學風氣和質量。
湖南一師同學們的合影
毛主席來到湖南第一師范之后,學習上更加刻苦了。現在該校的毛主席紀念館里面,還依然能看到毛主席當年讀過的一些書,書上都是毛主席留下的密密麻麻的筆跡。當時毛主席喜歡讀一本《倫理學原理》的書籍,書中一共有10萬多字,毛主席反復閱讀之后,竟然留下了12000多字的批注。
張干一日不離校,我們一日不上課
1915年,湖南省由于財政吃緊,省議會公布了一項新規定:從秋季開始,每名學生必須繳納10元錢的學雜費。
湖南第一師范本來是免費的公立學校,很多的學生都是因為家庭貧困才來此求學,學生們突然間要繳納十個多銀元的學費,這對他們來講可是一筆巨大的負擔,這個決定遭到了貧困學子的集體反對。
張干照片
反對聲中有人在不斷的散布謠言,說是校長張干為了討好湖南當局政府,使自己能夠順利的升遷,便主動提出了這個建議。
學生們聽到這番言論之后炸開了鍋,他們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罷課運動,并且到處散發傳單,來指責張干“不忠、不孝、不仁、不悌”,他們發誓要把張干趕出學校。
毛主席認可大家的想法,但是他覺得大家斗爭的方向上出現了問題。他認為想要趕走張干,必須在他教學這個方面“下功夫”。
毛主席的恩師楊昌濟
在眾人的推舉之下,毛主席親自起草了一份《驅張宣言》。毛主席尖銳了批評張干是如何對上面的領導阿諛奉承和對下面的學生蠻橫無理,文中更是嚴厲的指責他辦學不利,耽誤青年學生的學習。起草完宣言后,毛主席組織學生連夜印刷,并于第二次清晨在學校廣為散發。
張干看到這份宣言后,極為生氣,他馬上組織人員進行調查。當他得知這份宣揚是毛主席所寫之時,馬上責令教務處開除以毛主席為首的17名學生,將毛主席他們趕出校園。
王季范照片
毛主席被開除的消息傳到了學生當中,他們找到了毛主席的老師楊昌濟。楊昌濟聯合王季范、袁仲謙等老師據理力爭,迫使張干收回了這個決定,只是給毛主席作了一個“記大過一次”的處分。
但是“學生運動”沒有平息下來,他們不斷的向湖南省教育司上書:張干一日不離校,那么我們一日不上課。
“學生運動”愈演愈烈,湖南省教育司的督員想盡了辦法去調解張干與學生們之間的矛盾,可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萬般無奈之下,他對著學生們說道:“同學們,你們現在要以學業為重,至于你們的請求,我答應你了。從下學期開始,張干就不是你們的校長了。”
毛主席最早的一張照片
過了幾天,“民心盡失”的張干引咎辭職,離開了湖南省第一師范。離校之后的他擔任了湖南省立六中的校長,經過多年的努力工作,他又擔任了湖南省督學的職務。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處于內憂外患之際,他為了學生們有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就把學校搬回了老家。為國家保存了較好的師資力量,同時也培育了很多的優秀人才。
革命時期的毛主席
他的離開,使得毛主席得以留下來安心學習。1918年毛主席從湖南第一師范畢業之后,開始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奔走,他從此與張干失去了聯系。張干默默的關注著毛主席,當他得知毛主席在革命過程中取得了成就,心里十分高興。
幸勿固執,致失人望
1945年8月,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了尾聲,在此勝利之際,蔣介石為了贏得內戰的準備時間,連續三次給毛主席發電報,邀請毛主席來重慶進行和平建國談判。
蔣介石對于邀請毛主席來重慶一事進行了大面積的宣傳,當時輿論界一致認為和平的曙光就在眼前。
中國共產黨人和一些民主人士早已經看穿了蔣介石的陰謀,他們認為毛主席如果到了重慶,就會落入國民政府之手,那樣的話蔣介石就會以此威脅中國共產黨。
毛主席重慶談判舊照
張干在報紙上得知蔣介石邀請毛主席前往重慶參加談判的消息后,他心里出于對和平的向往,親自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
“延安,潤之學弟勛鑒:抗日獲勝,建國彌艱,萬懇應召赴渝,贊襄國政,幸勿固執,致失人望。張干1945年8月21日 ”
此時的張干是湖南省立六中的校長,因為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他在寫信的時候十分謹慎,甚至叫上了幾名國文老師一起來參考潤色。
可張干寫的這封信,成為了他多年后最為懊悔的事情,他在信中指責毛主席固執、不懂事,甚至還把毛主席當成了“下臣”,可見他當年的迂腐。
毛主席來到重慶
張干發出這封信之后,遲遲都沒有得到毛主席的回信。但是毛主席為了國家和人民,在周恩來等人的陪伴下前往了重慶,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期間,國共兩黨在軍事方面沒有達成一致,但是這次談判卻有著重大的意義。使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紅軍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短暫的和平。
當年把他趕走沒什么必要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隨即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土改運動,張干在土改中被劃為了地主成分,他名下所有的田產都被收繳,生活陷入了困境。萬般無奈之下,他回到了長沙的一所高中繼續任教。
張干微薄的工資無法維持全家人的生活,有的時候到了全家揭不開鍋的地步,有人建議他向毛主席寫信。
新中國成立
每當張干想起自己曾經開除過毛主席,還因為重慶談判對毛主席橫加指責,他就覺得毛主席不會原諒他的,他手中的筆也停了下來。
1950年國慶節前夕,毛主席的同班好友周世釗來到長沙看望張干。在談話中,周世釗說道自己即將要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活動,他問道有什么事情需要轉達給毛主席。張干只是默默的說了一句:“你就帶我向他問好吧。”
1950年10月5日,毛主席與周世釗、徐特立、謝覺哉等中南海人舉行了家宴。交談的過程中,毛主席問道周世釗關于張干的情況。當毛主席得知張干還在學校教書的時候,毛主席感嘆道:
“張干這個人很有才能,不到30歲就當上了校長,我估計他會不斷的向上爬,可是他沒有。在解放之前他就是吃粉筆灰的,解放之后還在吃粉筆灰,這沒有什么不好。其實我們當年把他趕走沒有什么必要。”
周世釗照片
周世釗把自己在張干家中所看到的情況都一五一十的和毛主席說了,毛主席得知張干日子過得十分拮據的時候,他當即決定寫信給湖南省委書記王首道,希望湖南省政府能夠根據張干的實際情況,對他進行一定的補貼。
王首道接到信后,馬上給張干送去了一些大米以及一定數額的救濟金。張干接到這些補助,心里十分激動,他的雙手止不住地在顫抖。
張干不知道怎么回報毛主席,他只能提筆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來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
王首道同志
不久之后,張干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毛主席在信中說道了自己得知老師現在的生活情況,并且對此事十分關注。
這是張干首次收到毛主席的回信,他把家人召集到了一起,訴說著自己與毛主席的師生之情,他不斷的贊揚毛主席:“只有毛主席這樣偉大的人,才不會計較前怨啊。”
你還是那個舊脾氣啊
1951年,遠在長沙的張干接到了毛主席的來信,毛主席邀請了他來北京游覽。到了北京之后,因為毛主席在處理抗美援朝戰爭的一些事務,暫時無法親自接待張干,張干只得同來到北京的其他師友先行匯合。
毛主席在辦公
兩天后,張干等人所乘坐的小轎車抵達了豐澤園門口,盡管隔著車窗,張干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那個熟悉的身影。下車的時候,毛主席大踏步走向了張干,他熱情的說道:“張校長,您好。”
“你好啊,潤之,”這句彼此之間的問候讓張干激動不已,轉瞬間他的眼睛里已充滿了淚水。
毛主席微笑躬身,招待張干走進了豐澤園,張干仔細打量著眼前的毛主席并問道:“潤之,過了這么多年,沒想到你的身體還是這么好啊。”
毛主席個人照
毛主席微笑著回答道:“我的身體可是非常硬朗呢,這還是靠當年在湖南一師洗冷水澡才鍛煉出來的呢。”
張干聽后對毛主席說道:“你還是那個舊脾氣啊,這么多年過去了一點都沒變。”
毛主席感嘆道:“老校長,我的脾氣一直都是這樣的。”
談話的過程中,毛主席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李訥,便向女兒介紹自己的師友,他對著李訥說道:“你們平時都和我說自己的老師有多么的好,我的老師也非常好。”
毛主席在讀書
沒一會,工作人員準備好了午飯。吃飯的過程中,張干看著自己曾經的這位學生,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說出了自己憋了幾十年都沒有說出的話:“當年學生們鬧學潮,我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學生,一氣之下才做出了開除你的決定,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很對不起你。”
毛主席聽后擺了擺手,他想要阻止張干道歉,毛主席誠摯的對張干說道:“當年的事情怨我,當時我們幾個學生很年輕,思考問題很不全面,做事也比較魯莽,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情來的時候,總感覺對不起校長您啊,學生在這里深表歉意。”
毛主席同湖南師友們在一起
張干聽到毛主席的話,心中多了一絲絲愧疚,他大為感動的說道:“這件事情更多的是我不對,我深感愧疚。”
毛主席誠摯的說:“我作為您的學生,不管如何,您對我的恩情我是很難報答的。”
經過一番誠摯的對話后,張干徹底消除了心中的這個疙瘩。隨后在毛主席的安排之下,張干和其他師友們一起游覽了北京城的名勝古跡。
1951年11月12日,張干正準備啟程回湖南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拿著一些包裹找到了張干,他對著張干說道:“張老,這是毛主席給你拿過來的,本來毛主席向親自來的,可是最近公務比較多,暫時沒有時間,他托我過來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
毛主席給張干的親筆信
在工作人員的細心關照下,張干帶著毛主席送的禮物順利的踏上了回家的列車。
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毛主席
張干回到湖南老家之后,與毛主席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不久他當選為湖南省軍委會參議。除了聘金之外,還有他當教師的薪資,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1952年國慶節前夕,張干接到了毛主席的來信,毛主席邀請他參加即將舉行的國慶三周年慶典。在北京的這段時間,毛主席在中南海的頤年堂宴請了他,宴會上的張干坐在了首席的位置上。
張干年紀大了,毛主席十分關心張干的身體,他特意指示衛生部副部長傅連暲為張干等師友檢查身體,并且讓人陪他們游覽北京和天津的一些景點。為了紀念這次北京之行,張干讓人特意刻了“張干之印”的銅質圖章。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剛剛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人民生活十分困難,毛主席想到了自己的老師,他托人給張干捎來了一些禮品,同時還委托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給張干送去了2000元的補貼。
張平化來到張干的家中,親自把2000元交到了張干的手中,他耐心的說道:“這是主席委托我給您送過來的,這錢您一定要收下。如果不夠用的話,還可以寫信給他。”
張干把自己的孩子都叫到了跟前,他叮囑道:“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建設新中國,這樣的話才能對得起毛主席的關心啊。”
湖南省委書記張張平化
1967年1月,張干逝世,彌留之際他把自己的兒子叫到了跟前,他說道:“你們替我給毛主席寫一封信,感謝這么多年來他對我的照顧,當年學校那件事是我對不起他。”
張干先生的追悼會上,湖南省副省長周世釗親自主持,他向眾人講述了毛主席與張干之間的師生之情,人們深深的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尊師情意。
晚年的毛主席
毛主席身為國家和人民的領袖,以身作則。他不計前嫌,進一步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尊師重道”的品質,值得我們所有人的敬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