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請你去軍事學院給學員們授課!”劉伯承剛看到廖耀湘,就直截了當說道。當時,廖耀湘已在功德林待了一年多,早已不是原來那個國民黨高級將領。
廖耀湘有點拘謹地說:“我是貴軍手下敗將,怎么敢在魯班門前弄斧?”
劉伯承說:“我們有三點比不上你,就憑這個,你足以為師。”
待劉伯承說完這三點,廖耀湘點頭答應,給軍事學院的學員上課。
那么,劉伯承為何會請廖耀湘授課?又是哪三點說服廖耀湘?
廖耀湘出生于湖南邵陽,是黃埔軍校6期畢業生,曾在法國巴黎圣希爾軍校進修,是喝過“洋墨水”的人,軍事理論知識自然豐富。
回國后,廖耀湘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戰后總結此次戰敗的原因,分析的很有道理,后來升任國民黨機械化200師參謀長。
廖耀湘在抗戰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1939年11月,日軍在桂南地區發動進攻,企圖切斷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
昆侖關是南寧東北的重要關隘,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廖耀湘率國民黨新二十二師參加桂南會戰,與日軍在昆侖關交戰。
當時,新二十二師的任務在五塘阻擊增援昆侖關的日軍,截斷其后方交通線。
藝高人膽大,1940年1月,廖耀湘將指揮所移至距日軍炮程僅20余米的關口正面山腰,經十多天觀測,摸清日軍炮兵陣地及重點防御工事。
先是指揮重炮和機槍猛烈轟擊6個多小時,摧毀日軍工事,再命部隊左右包抄并從正面攻打,最終于1月15日攻克昆侖關。
這次戰役,廖耀湘率部全殲守軍6000余人,擊斃日軍第二十二旅團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他也因功升任新二十二師師長。
緊接著,廖耀湘帶領部隊,作為遠征軍,到緬甸發起對日作戰,在同古成功阻擊日軍,為遠征軍后續戰役贏得寶貴時間。
廖耀湘在這一時期有許多獨創軍事戰術,緬北地形多高山和密林,他就將部隊化整為零,小股作戰,靈活性和機動性大大提高。
為此,他寫了許多小部隊在山林、城鎮以及村落中的作戰指導,并以此在實戰中訓練部隊。
隨后,廖耀湘在緬北作戰連連告捷,打通中印公路,擊潰日軍。他所寫的戰術指導書還被翻譯成英文,作為美軍教材。
廖耀湘也因在抗日中的亮眼表現,成為抗日英雄,受到蔣介石重用。
全國內戰時,廖耀湘在遼沈戰役中戰敗被俘,解放后被送到功德林戰犯集中營改造。
劉伯承擔任解放軍軍事院校校長時,面對缺軍事教員的事,特意打報告給軍委,申請從功德林挑選一部分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來講課,其中就有廖耀湘。
面對劉伯承的邀請,廖耀湘不敢應承,劉伯承耐心說:“我看過你的戰術指導書,非常不錯,有三個點希望你來說一說。”
“一是請你介紹在緬甸抗日時,采用的戰術;二是聊一下遼沈戰役,國民黨為什么會失敗;三是希望你能對我軍的軍事建設提出一些建議。”
廖耀湘答應了,站上講臺時,才發現下面的學員基本上都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共產黨官兵,本來學員們還有些不服氣,讓手下敗將來給他們上課,未免有點不合適。
等到廖老師開講,大家就顧不上了,畢竟我軍大部分將領都是從實際戰役中實操出身,理論知識欠缺,廖耀湘既有實戰經驗,又經過專業院校的理論熏陶,水平很高。
對于緬甸戰役的解剖,遼沈戰役失敗的原因剖析,還有對英、美、日各國軍事的深入了解,廖耀湘的課讓大家收獲很大,獲得很多好評。
上世紀60年代初,廖耀湘獲得特赦,后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68年,廖耀湘病逝于北京,年68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