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不知春齋
一
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何處去,生非甘心,死非情愿,所謂人生只是生死之間短短的一橛。
這時節,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這種境界并不太易得,與環境有關,但更與心境有關。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心清凈,隨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
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游。所以我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圖丨青簡Jane
二
一個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主人應該擁有一間書房。書房的用途是庋藏圖書并可讀書寫作于其間,不是用以公開展覽藉以驕人的。
一般的讀書人,如果肯要一個書房,還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個來的。有人分出一間房子來養雞,也有人分出一間房子養狗,就是勻不出一間作書房。
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黃山谷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圖丨林真閑
三
酒實在很妙。幾杯落肚之后就會覺得飄飄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會綻出笑臉;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會議笑風生。再灌下幾杯之后,所有的苦悶煩惱全都忘了,酒酣耳熱,只覺得意氣飛揚,不可一世,若不及時知止,可就難免玉山頹欹,剔吐縱橫,甚至撒瘋罵座,以及種種的酒失酒過全部地呈現出來。
酒不能解憂,只是令人在由興奮到麻醉的過程中暫時忘懷一切。即劉伶所謂“無息無慮,其樂陶陶”。可是酒醒之后,所謂“憂心如酲”,那份病酒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付代價也不算小。
圖丨寂萊
四
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
梁任公先生最惡聞“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煩的人才忍心地去“殺時間”。他認為一個人要做的事太多,時間根本不夠用,哪里還有時間,可供消遣?
詩人華茲華斯有句:塵世耗用我們的時間太多了,夙興夜寐,賺錢揮霍,把我們的精力都浪費掉了。
圖丨寂萊
一天當中如果抽出一小時來讀書,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時,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時,積少成多,無論研究什么都會有驚人的成績。零碎的時間最可寶貴,但是也最容易丟棄。
一個人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是最可羨慕的一段時間,因為他沒有生活的負擔,時間完全是他自己的。但是很少人充分地把握住這個機會,多多少少地把時間浪費掉了。學校的教育應該是啟發學生好奇求知的心理,鼓勵他自動地往圖書館里去鉆研。假如一個人在學校讀書,從來沒有翻過圖書館的書目卡片,沒有借過書,無論他的功課成績多么好,我想他將來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圖丨梅森1949
五
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老不必嘆,更不必諱。花有開有謝,樹有榮有枯。
圖丨頑玩石不全
老年人該做老年事,冬行春令實是不祥。西塞羅說:“人無論怎樣老,總是以為自己還可以再活一年。”是的,這愿望不算太奢。種種方面的人欠欠人,正好及時做個了結。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各有各的算盤,大主意自己拿。最低限度,別自尋煩惱,別礙人事,別討人嫌。
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擺脫賴以糊口的職務,做自己衷心所愿意做的事。有人八十歲才開始學畫,也有人五十歲才開始寫小說,都有驚人的成就。“狗永遠不會老得到了不能學新把戲的地步”。何以人而不如狗乎?退休不一定要遠離塵囂,遁跡山林,也無須大隱藏人海,杜門謝客——一個人真正地退休之后,門前自然車馬稀。如果已經退休的人而還偶然被認為有剩余價值,那就苦了。
| 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分享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