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口目送浩浩走進校門,媽媽嘆氣往回走。
“浩浩媽媽,一大早上怎么唉聲嘆氣的?”
“還不是操心孩子學習嘛!你說孩子每天做練習到晚上10:00,考試還不到70分,我都不好批評孩子。”
“孩子那么努力,成績卻上不去,不是沒掌握方法,就是孩子在“偽勤奮”。這樣的孩子即使小學成績還不錯,升入初中后也很容易掉隊。”
班主任家長會時曾說:偽勤奮最毒的副作用,是讓自己都相信了自己很努力,誤以為自己會得到成長。
浩浩的班主任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曾多次提醒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而不僅僅是學習時間的長短。
努力方向錯了,孩子不僅得不到成長,還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浩浩媽媽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忽略了這一點。沒想到,自家孩子已經陷入了這種“偽勤奮”的怪圈。她回想起浩浩每天埋頭苦讀,心里五味雜陳。
她決定深入了解“偽勤奮”的真相,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回家翻出家長會的筆記,上面記錄著老師總結的偽勤奮特征:
1.好習慣背后的形式主義
⊙嚴格遵守“預習-聽講-復習-寫作業”的閉環流程,但預習變成機械地抄寫字詞,復習成為對課本內容的簡單重復,寫作業不會就問問媽媽,缺乏深入思考和主動探究的習慣。
⊙課本記滿了課堂筆記,仔細看全是老師原封不動的話,只會照搬,不會提煉重點,沒掌握聽課的方法。
2. 堅持閱讀下的被動學習
⊙工作日,孩子能利用業余時間3天讀一本書,但閱讀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理解和思考,未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工整的讀書手賬、摘抄的名人名言好幾本。看著很美,但實際只有抄寫時的認真,之后再未翻看過,也未曾引用過,只是形式上的勤奮。
3.“善于思考”成為惰性的偽裝
⊙看似是照著答案研究不會的題,實際是照抄答案,缺乏獨立思考。
⊙缺乏目標導向的學習計劃,看似安排滿滿,導致學習過程盲目且低效。
偽勤奮偷走的是孩子成長與快樂的時間,更可怕的是讓人自我感動,看不到讓自己蛻變的本質。等成績下滑得厲害時,再想挽救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從班主任那兒借來《好習慣帶來好成績》一書,浩浩媽媽仔細翻看,她開始對照浩浩的學習行為,著手思考如何幫孩子扭轉學習的困局。
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很適合沒有方法、缺少方向又想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提高學習成績的家長。借來的書是要還的,浩浩媽媽自己買了一本。
她開始從書上學習如何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如何調整預習方法,引導浩浩在復習時多思考“為什么”,還學到了“五到聽課法”等等非常有效、好學且實用的方法。
浩浩媽媽跟我說,這本書介紹的內容真是太全面了,讓浩浩掌握50%,升入初中后她都不用太操心了。
當好習慣轉化為孩子內在的行為習慣,到家自覺先復習再寫作業,寫作業更快;當學習有目標和方向,孩子體現出了很大的主動性;當孩子習慣了思考,問題就不再是負擔,而是探索未知的樂趣。
這些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浩浩媽媽看到了孩子的變化,預習不再是機械地抄寫組詞、寫生字,而是會深入思考幾個“為什么”發現自己的疑問。
復習不再是機械地翻書、讀書,而是讓回憶帶動思考。
老師反饋說,能看出孩子聽課有了重點方向,聽課效率都提高了。不再是悶頭記錄老師說的話。
自從浩浩跟著書上的方法認真做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做得快了,練習做得少了,甚至還有時間和爸爸研究圍棋,睡覺時間也沒再拖延過。
真正讓好習慣不再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
主要是學習時間短了,成績反而穩步上升,大大增加了孩子學習的自信心。浩浩媽媽堅信,持之以恒的好習慣是送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