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宗申新智造控股隆鑫
從3月份成立重慶宗申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到12月19日完成對隆通用股權的收購,經過近一年的宗申收購隆鑫通用股權事件終于塵埃落定,過戶完成后,宗申新智造將成為隆鑫通用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宗申新智造實際控制人左宗申將成為隆鑫通用實控人。
從此重慶摩幫三大名人:左宗申、涂建華、尹明善,只留下左總裁獨自支撐,涂建華、尹明善繁華落幕,也將載入重慶摩托車產業發展史冊。宗申動力和隆鑫通用這兩家企業,在各自領域內都有著深厚的積累與優勢。隆鑫通用以其先進的生產設備與廠房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而宗申動力憑借在發動機研發上的卓越技術,早已成為行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6、長城靈魂S2000上市
經過三年的蜇伏,長城靈魂摩托憑借S2000一飛沖天,汽車跨界造摩托的品牌目前有三個:吉利、五菱、長城,吉利其實應該算從摩托車跨界到汽車,然后又通過收購錢江返回來造摩托。有著吉利李總這棵大樹罩著,錢江這兩年在中大排領域產銷兩旺,這一切讓長城的魏總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也開始了跨界造摩托的計劃。
然而,汽車企業跨界造摩托并不被行業人士看好,以五菱為例,還真不能算成功。而長城魏總走得卻是不尋常之路,上來即是巔峰,這款有著八缸+雙離合DCT變速的大型摩托車,在11月1日,以21.88萬到28.88萬的價格,15分鐘訂出288輛而完美收官。長城這種高起高打的手法,從國內摩托車制造業的盲區入手,從高往低走,這還是有相當大的成功率,也給行業一個典范,汽車跨界造摩托,先從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入手,但面臨的壓力也是有很大的,首要的壓力就是沒取消13年強制報廢,長城LH2000到底能賣多少?
7、摩托車注冊上牌全國一證通辦。
摩托車注冊上牌從2023年的8月開始省內一證通辦,到2024年7月1日的全國一證通辦,的確給摩托車注冊上牌帶來了方便,特別是給二手車交易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原來以為通過這個政策,可以給一些禁摩且禁止本地居民戶口上牌的區域產生沖擊,畢竟,你還禁止上牌,就失去了意義,因為車友可以到就近不禁牌的車管所上牌。但只要地方城市管理者的思想僵化,你就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禁牌的地方依舊禁著。
最后提醒一下買二手車的車友,異地買車時,為了圖方便,會在車輛銷售地過戶。但還是建議大家通過提檔,把摩托車的過戶到自己本地更方便,畢竟,登記證書遺失補辦是不能代辦的,所以,如果你遺失登記證書,總往原注冊地跑,是不是成本大了一些?何況現在網上提檔過戶已經很方便了。
8、從張雪辭職到張雪機車
從互聯網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流以來,有兩封辭職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封是河南省實驗中學的教師顧少強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還有一封就是張雪的辭職信。雖然從書法角度可以看出兩封信的書寫人所受教育的差距,但絲毫不影響張雪給行業展示的人格魅力。因為張雪的辭職信與顧老師的信一樣,沒有廢話,寫盡人生的灑脫。
當時這封信的影響力之大,竟然讓網上盛傳:離開了張雪的凱越,將淪為地平線。在輿論場上,人們有同情弱者的共性。在此次張雪辭職事件中,張雪損失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有著從維修工到品牌總經理的逆襲人生,再到裸辭,張雪賺得了流量,而且,這個流量可不單單是行業從業者的,而是擴大到廣大終端消費者。反而張雪的老東家凱越,則一直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
辭職后的張雪何去何從,其實辭職信里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對凱越而言,“未來是朋友,也是對手 ,江湖再見。”張雪立即投入到融資、辦公司與再創品牌之路。半年時間,張雪就攜張雪機車亮相重慶摩博會,只有一款產品,沒有有任何美女模特,照樣不耽誤張雪機車成為重慶摩博會的頂流,再加上專業鑄哥的助攻,張陶直播間的互懟,讓張雪近乎登上了行業輿論場的神壇。張總的一顰一笑,微醺或是怒懟,是那么的符合車友眼中率性直爽的人設,然而,輿論場上終歸是波濤洶涌,起起落落,張總的共創計劃,又把張雪從神壇拉回了人間。
從張雪辭職,到張雪機車,半年時間,就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我們不排除張雪機車的配套資源與凱越的共性,卻能道出了中國企業蘗生的共性,先是共同的夢想走到一起,然后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分道揚鑣,最后是相同的實力拼命撕殺!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的本田、日產、三菱的合并談判,雖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以本田、日產、三菱這樣體量的企業都能走到一起,讓我感覺與其佩服張雪辭職的灑脫,本田日產合并的勇氣更讓人尊敬!
9、南京大排小標事件;
10月13日,央視揭露了南京、成都等地摩托車“大排小標”現象,代表著政治正確的央視,看似揭露了一個行業內幕,卻不曾想,這是存在摩托車行業十多年的公開的秘密。并且,這類現象只存在于北京、南京、上海、成都四個城市。再看一下這些“大排小標”現象的上牌動機,其實就是這四個城市是限摩城市而已。限定的牌照數量,高昂的牌照價格,在這個特大型城市中,居民有出行的剛需,限量牌照買不起,電動車跑不遠,50CC排量車買不到,那就只能走“大排小標”之路。
問題是,如果不是車管所內部人員有問題,黃牛、經銷商縱使有通天本領,你也辦不出“大排小標”的藍牌呀。所以,解決“大排小標”問題,取消限摩才是正道,并且刀刃向內,捉幾只蒼蠅公之于眾,才能服眾。而不是一味地打壓民眾,居民出行的剛需一定要有一個泄洪口。無錫就解除了電輕摩牌照的禁令,并受到一些大型城市的關注與效仿,這讓很多廠家開始關注電摩和電輕摩市場,除了小牛、九號等強勢品牌外,春風的極核也來勢洶洶,只專注出口市場的速珂也殺了一個回馬槍,今年也著手大舉進攻內銷市場!
10、十三年強制報廢的喧囂
今年7月下旬,一則延長13年強制報廢的消息甚囂塵上,而且說的有板有眼,說摩托車13年強制報廢將延長至18年,并將在8月1起實施。從2019年開始,關于取消摩托車強制報廢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會炒作一次,也幾乎每次都被證實為謠言,讓廣大車友失望。不過,在今年的9月12日,國家商務部正面回應網友提出的“建議取消摩托車13年后強制報廢的規定”,稱“將統籌考慮機動車技術狀況、使用強度、安全需要、節能環保、擴大消費等因素……研究確定機動車報廢的科學合理標準。”
這算是國家相關職能部門首次正面回復,從回復的內容來看,相關職能部門其實也看到了摩托車技術與質量的提升,使用頻率與強度的下降,環保標準的提升(都馬上實施國V排放了),但愿更改13年強制報廢的政策早日出臺,哪怕是延長至18年,也是對車友個人財產的尊重與保護。
行業的紛紛擾擾,伴隨著苦澀與淚水,或許還有些許的喜悅,都將與2024年一起送走,當2025年的第一抹陽光照耀大地的時候,讓我們期待能迎來一個更好的春天,失落、承受并不是我們躺平的理由,讓“沒有經銷商賺差價”這句話見鬼去吧!因為經銷商早已沒賺差價,只是賺著自己廉價的搬運費,還把投資利息虧進去了。當一個社會發展到轉型階段,服務業所占比例將大幅度提高,或許,這也是摩托車行業應該面對的方向,這個服務不僅僅是經銷商提供給車友的服務,也有企業提供給經銷商的服務,更有企業提供給車友的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