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
一聲大吼從孔窯洞中傳了出來,這是毛主席的聲音,從聲音中一聽就知道毛主席此刻心情必然不太好。
任弼時恰好在洞口路過,聽到這動靜后,猶豫再三,還是推開門走了進去,屋里只有兩個人,醫生正一臉委屈地站在旁邊。
毛主席坐在椅子上,他的手微微顫抖,而且還有嚴重的浮腫,已經到了握筆都握不穩的地步了,任弼時給醫生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先出去。
醫生一走,窯洞里立刻安靜下來,毛主席和任弼時兩人都沉默不言,因為任弼時知道主席不是在對醫生發火,而是另有原因。
一、老蔣出爾反爾,撕毀雙十協定
老蔣本是為了引君入甕,故意搶占大義,表面上是請毛主席來重慶談判,實際是一則陽謀。
要么毛主席“不敢去”,蔣介石借此大做文章,引發國內輿論,以共產黨“不想”和平為由,發動內戰,要么毛主席去到蔣介石的地盤,任人宰割,這番計謀用的的確巧妙。
但毛主席哪能看不出來,他反過來利用國內的輿論,使得蔣介石不敢“動”他,大搖大擺地飛往重慶,蔣介石礙于國內形勢,不光不敢下手,反而還得派人貼身保護,不敢有絲毫怠慢。
本想在談判桌上取得上風,奈何老蔣武不行,文也不行,毛主席“舌戰群儒”愣是讓蔣介石簽訂了一堆有利于共產黨的和平條約。
其實說是有利于共產黨,不如說是有利于中國,因為當下抗戰剛剛結束,中國需要休養生息,不光國民黨需要回口氣,錦繡山河也需要“回回暖”。
毛主席只是在和平的基礎上,誘導蔣介石同意了承認共產黨當下地位和政黨身份、允許南北為界,暫時和平,國內大事雙方協商討論等平等條約。
可老蔣心胸狹隘,回去之后越想越氣,毛主席這邊回到延安還沒幾天,老蔣就單方面撕毀了《雙十協定》,還放言:“國民黨從未承認過這種協議。”
明明簽字的是你,主動說要談判的也是你,結果事情結束了,又打算反悔了,還借口說什么“自己從未認可過雙十協定”,感情當初是我們摁住你的手了?
國民黨自然也不認可老蔣出爾反爾的行為,學生罷學,工人罷工舉行運動,要求國民黨尊重協議規定,放棄內戰。
老蔣也是鐵了心的要剿滅我黨,對運動也不再考慮后果,直接出兵鎮壓,這下確實有用,運動被澆滅,但蔣介石的殘暴不仁同時也深入人心。
另一邊,老蔣揚言半年之內就要結束兩黨之爭,結果別說半年了,剛出兵就鎩羽而歸,無奈之下,他決定動用“大殺器”,派出“天子門徒”胡宗南率領“西北軍”進犯我黨根據地——延安。
二、放棄延安,胡宗南邀功
眾所周知,從共產黨革命一開始,延安就是我黨的政治指揮中心,也可以理解為我黨的“大本營”,老蔣對胡宗南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進攻延安,胡宗南就這樣。攜“天子令”,率領四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一路直搗黃龍。
得到消息后,毛主席立刻意識到,固守是不行的,胡宗南手握重兵,而且還有戰斗機,坦克等現代化軍械裝備,炮彈更是數不勝數,固守只會成為對方的“靶子”。
黨中央下令,全體黨員干部第一時間準備放棄延安根據地進行組織撤離,由彭德懷司令進行騷擾爭取時間,等所有干部都走的差不多了,毛主席,周總理以及任弼時三人才打算動身。
此時延安指揮部已經進入了胡宗南軍大炮的射程之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我們可不能給彭總司令‘拖后腿’?。 ?/strong>周總理規勸主席,眾人這才收拾東西抓緊離開。
本來計劃是先坐火車到陜北,然后轉頭去更安全的地方,結果毛主席臨時變卦:“不走啦,不走啦,就在這等胡宗南來?!?/strong>
這下可把任弼時嚇個不輕:“主席,你怎么能留在這里,這里離胡宗南的部隊太近了一不留神可就被對方包圍了。”
毛主席反問道:“胡宗南是來抓誰的?當然是來抓我的,如果我跑了,他那四十萬的西北軍會把矛頭對準其他軍區,那不是給其他軍區增加壓力嗎?我留下,他也就不會走,這樣別的地方也能安穩些。”
反觀胡宗南這邊輕輕松松就進了延安,心里大喜,連毛主席的影子都沒看到,就急切的向老蔣報喜:“校長,我已經占領延安了,不日就能抓住他們,等我的好消息吧?!?/strong>
老蔣也是信了他的鬼話,他那邊消息剛一傳過來,這邊就著急準備慶喜,甚至還大發文章,請國外的“朋友”來延安參觀展覽。
高興之余的他哪里知道,毛主席已經射出一支奪命的箭矢,很快就將刺入國民黨的心臟,那就是“劉鄧大軍”。
三、劉鄧被圍,毛主席三次拾筆
我們都知道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毛主席對當下國共實力不平衡的局勢進行分析之后,作出的一次改變解放戰爭態勢的戰略行動。
但是你知道在這場“大別山之旅”有多艱難嗎?以至于連蔣介石收到消息后直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一定是共產黨的‘空城計’!”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當初劉鄧大軍是從山東菏澤出發,一路要經過黃河、洪河、淮河等數條河流,對于沒船沒飛機的共產黨來說,這是一道無法跨越的天塹。
在這之后,還有荒無人煙的黃泛區,為了走這里,當初劉鄧大軍把所有的重武器全部丟棄了,也因此導致在后來淮海戰役中,中野的實力比起其他部隊要弱了不少。
由此可見,當初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究竟吃了多少苦,過了多少難,這其中的艱辛,不亞于一次小長征了,結果大軍前腳剛突破敵人的封鎖進入大別山,后腳驚訝的老蔣就集結圍剿部隊包圍了這里。
此時,毛主席也是在陜北牽制胡宗南,連番的躲避使主席身心俱疲,偏偏這時候大別山又傳來了被圍困的消息,來不及休息的毛主席坐起來拿出地圖和筆準備工作。
他剛想握筆在地圖上勾勾畫畫,可浮腫的雙手竟然沒有握住,筆掉在了地上,隨后撿起來卻又掉了下去,再撿再掉,毛主席火氣一下就上來了。
醫生正此時走進來提醒毛主席該吃藥了,主席一下子沒有控制住脾氣,喊了一句:“我沒有?。 ?/strong>這下也給醫生整蒙了,跟主席這么長時間,還沒見過主席發這么大脾氣呢。
任弼時正好路過,聽到動靜推門進來,看見主席怒氣沖沖的,便讓醫生先出去,他也收到了劉鄧大軍被圍大別山的消息了,本來就是來跟主席商量的,結果這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而遠在大別山的劉鄧兩位首長嚴明軍紀,嚴禁對百姓吃拿卡要,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在大別山當地居民的幫助下,展開游擊戰,成功粉碎了國民黨的圍剿計劃。
好消息傳回陜北,毛主席立刻容光煥發,而蔣介石則把圍剿計劃的失利全部歸功于胡宗南的不及時支援,導致胡宗南也發了脾氣,自己撂挑子不干了,對陜北的搜捕也放松了很多。
兩個好消息接踵而至,幾乎讓毛主席病好了大半,藥也開始按時吃了,還主動跟醫生道了歉,這可把醫生嚇個不輕。
結語
1948年,劉鄧大軍撤出大別山,在臨泉重新會師,中原游擊戰的新篇章由此開始,戰局事態也由此發生改變,解放戰爭正式進入到毛主席的掌控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