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策劃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張學良衛隊二營營長孫銘九活捉蔣介石,一時之間成了風口浪尖上的大人物,接受了中外記者的采訪。
當時具體發生了什么?新中國成立后,孫銘九結局如何?
提到孫銘九活捉蔣介石一事,還得從孫銘九的好友張學銘說起。
孫銘九早年曾在日本留過學,張學良對于這種有留學經歷的年輕軍官很有好感,再加上孫銘九還是張學銘的好兄弟,孫銘九很快就得到了張學良的信任。
當時,張學良身邊圍繞了一批“少壯派”軍官,這些年輕軍官向來和那些“軍中元老”不對付,他們以愛國抗日為己任,瞧不起元老派在日軍侵略時一味消極躲避的主張,雙方氣氛劍拔弩張。
張學良并沒有阻止,他也樂意看到有人制約這些元老。
孫銘九就是“少壯派”的核心人物,在張學良的授意下,孫銘九在東北軍中秘密成立了“抗日同志會”,印刷了大量抗日小冊子,在西安大力宣傳抗日救國思想。
1936年,蔣介石來西安視察,一是來檢閱部隊,二也是來監督張學良、楊虎城剿滅“共匪”的進度。
張學良自然清楚蔣介石的來意,他一再勸說蔣介石和中共合作,卻遭到了蔣介石的反對,無可奈何之下,張學良和楊虎城選擇發動兵諫。
西安事變當天,楊虎城率領一隊人馬控制蔣介石隨行的軍政要員們,率部前往華清池扣押蔣介石,張學良的衛隊承擔了最重要的任務——進入蔣介石臥室,當場扣押蔣介石。
當時,衛隊一營營長王玉瓚率先沖了進去,將蔣介石臥室外面的衛兵一一解決,隨后孫銘九率領二營沖入臥室,捉拿蔣介石。
據孫銘九描述,他進入臥室的時候,蔣介石已經離開了,孫銘九把手伸進被窩摸了摸,發現被窩還很暖和,這就說明蔣介石是剛剛才離開的。
隨后,孫銘九又看到了擺放在床頭的假牙,推斷蔣介石走得時候非常倉促。
就在這時,孫銘九感覺屋內吹來一陣冷風,他走到窗邊查看,發現窗戶虛掩著,窗框上還有一個明顯的腳印。
孫銘九意識到,蔣介石這是翻窗逃跑了,立馬率領二營沖到臥室后面的假山花園中搜索,最終在假山的一個山洞里找到了被凍得瑟瑟發抖的蔣介石。
蔣介石被捕時,只穿著一件睡衣,光著腳,被凍得直流鼻涕,很是狼狽。
因為這件事,孫銘九一直以“捉蔣英雄”自居,接受了中外記者的采訪,在國內聲名大噪。
可伴隨著張學良被軟禁,國共合作統一戰線達成,孫銘九的處境急轉直下,擔心被蔣介石報復的他竟然轉頭加入了汪偽政府,成了賣國求榮的大漢奸。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念及孫銘九在西安事變中的功勞,對他不予追究。后來,孫銘九還當上了全國政協委員,為建設新中國貢獻出了一份微薄之力。
2000年,孫銘九病逝,享年91歲。如果沒有西安事變,孫銘九或許是歷史上一個不太起眼的人物,不被人注意,因西安事變,他注定在歷史留名,付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