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到負責的河段轉轉。發現河面上有漂浮物,河岸上出現違章建筑、沿岸發現有排污口排污入河等情況,我都會拍下來第一時間上傳‘河長云’平臺,再由河長辦組織處理,確保水環境綜合治理效果。以前的延壽溪時常存在亂倒垃圾、亂排污水、侵占河道等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的四亂現象,隨著河湖管護、河道綜合整治工作的推進,現在的延壽溪越來越美了。”在延壽溪沿線河岸,河道專管員林智敏邊巡河邊感慨。
福建莆田延壽溪,流域面積384平方公里,河長57公里,輻射人口60多萬。作為木蘭溪的最大支流,延壽溪一直是木蘭溪流域綜合治理的重心之一。為展現莆田水文化魅力,讓延壽溪沿岸百姓切身感受幸福河湖建設帶來的綠色福利,莆田市以幸福河湖保護與建設為切口,在“河湖系統治理”“管護能力提升”“助力流域區域發展”三大類幸福河湖建設項目上重點發力,打造“一河、一帶、一湖、一心”特色景觀,讓延壽溪從“安全”向“幸福”匯流,推進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
全域提升水環境健康
莆田木蘭溪畔的玉湖新城,有著莆田最大的人工湖——玉湖,十年前的這里,還是一片城鄉結合部的村莊,而今已悄悄變了模樣。
玉湖漁歌唱晚 蔡國微/攝
玉湖是莆田城區防洪排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莆田依托木蘭溪“裁彎取直”后保留的舊河道及周邊水系,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建成了玉湖,作為景觀及蓄洪區,實現河湖治理與城市、鄉村發展格局的良好互動,打造安全、生態、宜居、富民的幸福河湖。曾經飽受水患之苦的群眾,開啟親水樂水新生活。
環玉湖而行,湖面宛如明鏡,倒映著藍天白云、綠樹高樓,湖光瀲滟,美不勝收。湖水的寧靜與岸上的繁華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和諧生動的畫卷。周邊小區日益成熟,現代化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為市民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環境。
據莆田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玉湖段外,延壽溪河湖治理還包含后卓段、溪白段、汀林段等河道的水系連通、岸坡生態化改造、河道岸線植被恢復,以及西天尾、拱辰片區水環境治理,創造獨具莆田特色的城市湖泊景觀。自延壽溪的治理與保護工作開展以來,流域內干流和主要支流已建蓄水工程30座,已開發水電站19處,建成小型引水工程90多處,上下游建設堤防、護岸工程防洪標準均為10年一遇,防山洪標準為20年一遇,排澇標準為20年一遇,為流域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自2015年起,莆田市通過對河塘、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等,延壽溪流域河道水質超標指數大幅降低,黑臭水體也基本消除。
全面推進水生態治理
延壽溪 許麗澄/攝
延壽溪下游作為莆田最大最重要水庫的泄洪通道,因歷史原因,溪邊的各類污水直排入河,導致河道水體受到污染,破壞了河流的生態系統。為此,莆田市圍繞“河道綜合治理、水土保持、污水源普查”等重點環節,抓好治水攻堅戰,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自2015年起,通過對河塘、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等,延壽溪流域河道水質超標指數大幅降低,黑臭水體也基本消除。同時,搭建了市、區、鎮、村四級河長制工作架構,形成“市級河長協調督導、區級河長統籌管理、鎮級河長(河段長)牽頭治理、村居專管員包干落實”的協調推進體系。
以城廂區龍橋街道為例,通過嚴抓村居污染源防治,全線禁止村(居)民畜禽養殖,采取常態化保潔管理方法,兩艘保潔船及6名保潔員每天往返4次清理河道垃圾和漂浮物,3名河道專管員每天進行不少于2次的巡河,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且聯動查處排污行為,主動對接區生態環境、住建、執法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嚴懲偷排漏排等行為,確保整治工作鞏固提升。
泗華陂位于延壽溪下游,是莆田僅存的唐代大型水利工程,其工程規模僅次于木蘭陂。泗華陂上的泗華溪常年流穩波平,清澈見底,遠遠望去,宛如玉鑒瓊田。漫步溪畔,聽流水潺潺,觀岸邊蘆葦叢叢,移步換景,如入畫境。城廂區河務管理中心負責人張宏龍說:“我們通過雪亮工程高空視頻探頭對轄區內河道流域進行監控,保證了泗華溪的水質。”
順溪而下,就是綬溪公園。綬溪公園位于中心城區,延壽溪貫穿始終,范圍內保留著一片約2000畝的荔枝林,是莆田城市綠色生態核心。公園從2011年建設至今,已建成面積約1300畝,完成綠道建設約10公里,完成投資約17億元,現已逐步形成規模。在綬溪公園建設過程中,城廂區以沿河生態基底保護為基礎,采用生態的方式保護河灘,建設親水景觀;保留荔枝林帶、天然林木,建設休閑慢道;利用池塘、溝渠和濕地蓄水滯洪,建設生態緩沖帶。同時,還構建了“公園+”版塊,建設起六大產業體系。
助力綠色經濟蓬勃發展
“綬溪飄泊盡漁家,泛艇中流傲晚霞;桃水流紅肥鮒鯉,荔香落影餌魚蝦”。為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延壽溪流域巧借水“力”,一批以河湖水系為依托的綠色產業鏈、優質文旅、休閑旅游等項目落地,形成綠色產業帶,助力流域高質量綠色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要。
水上巴士 莆田市河長辦供圖
在延壽溪上,“水上巴士”穿行其上。結合“水上巴士”航線水道水網、古街古建、非遺體驗等三大優勢,深入挖掘沿線的水文化與水遺產,開發以“水上運動+文化體驗”為特色的沉浸式旅游產品,打造生動趣味的親民水上樂園。同時,莆田市還打造了延壽溪流域河湖生態景觀帶、城市經濟帶和旅游觀光帶,共同助力流域區域發展。
作為莆田市首個城市近郊型公園,泗華郊野公園已成為莆田休閑旅游的熱門景點,日均接待近萬人次,為周邊吃、住、行、游、娛、購等行業帶來經濟效益。在郊野公園旁經營“時間”餐館的王清耀說:“節假日都要提前預約,翻臺率明顯比以前提高不少。”
據莆田城市園林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泗華郊野公園從符合生態主題、產業融合、增值反哺等基本要求出發,活化利用60多萬平方米古民居,導入狀元研學基地、養老中心、沿街商鋪等業態,打通經營性項目對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的反哺路徑,將資源和產業開發類項目的部分運營收益、貸款貼息等用于補貼生態環境治理,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機制。
隨著莆田安全河湖和幸福河湖的迭代升級,延壽溪流域正在走出一條人水和諧共生、特色鮮明的河湖治理之路,讓蕩漾碧波成為延壽溪最亮麗的生態底色,讓生態智慧幸福河湖在這片土地上不斷鋪展美麗畫卷。(王元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