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美貿易戰以來,芯片成為急需破解的“卡脖子”技術,與之相關的集成電路更是被視作“強國必爭之地”,在國內催生了一股集成電路產業熱潮。目前,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涵蓋上游基礎材料設備、中游制造、下游應用的全鏈條領域,產量占全國比重近30%,產業規模全國領先,是當之無愧的集成電路第一省。
據《江蘇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顯示,打造“綜合實力國內領先的千億級集成電路集群”成為江蘇集成電路產業的未來首要目標,龐大且雄厚的教育資源正是江蘇定下這一“鴻鵠志”的底氣。
經過相關部門批準,南京郵電大學南通研究院新址正式啟用,通過產教融合的方式,研究院將圍繞集成電路領域開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轉化等工作,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有望提升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先進封測創新聯合體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無論在研究領域的前沿性還是成果應用的廣泛性上,南京郵電大學顯然都被寄予厚望。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代表性地區,江蘇不僅在高校數量上名列國內前茅,更是以16所“雙一流”的成績僅次于北京,成為我國重點高校第二多的省份,在這場“神仙局”中,南郵又如何脫穎而出,承擔整個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任呢?這必然聯系到該校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歷史功績。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便設立電路與系統碩士點,為今后集成電路領域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奠定基礎,而南郵正是國內首批獲批這一碩士點的高校之一,歷經40年沉淀,南郵先后獲批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也成果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無論在育人體系還是辦學實力上,南郵都已做好進軍集成電路領域的準備。
2021年,我國通過了首批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的申請——只有18個,而南郵正是江蘇省屬高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院校,在國內率先形成本碩博多層次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取得集成電路領域的先發優勢。在此基礎上,縱觀長三角地區高校,除南郵外還有幾所高校能肩負長三角集成電路發展的重任?
站在新的起點上,南郵將“產教學融合”作為貫穿集成電路研究的主線之一,借助浦口高新區的資源優勢,南郵主攻通信集成電路與先進封測、寬禁帶半導體與功率集成、微納電子器件與微納系統三個方向,以第一單位在IEDM、ISSCC、JSSC等頂級期刊、會議上發表600余篇論文,累計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100余項,形成涵蓋材料、器件、系統、應用等多個方向的集成電路產學研用創新發展平臺,有效支撐了集成電路領域對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據悉,2024年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超過98%,主要就業于華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升學率突破65%,主要去往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學院后續調查顯示,相關研究生平均年薪超35萬元,位居江蘇省屬高校第一。
隨著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相關人才急缺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在南郵最新招生簡章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下兩個本科專業招生規模分別增加45%、33%,這既是南郵為推動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而做出的努力,也彰顯該校集成電路教育的充足自信。報熱門,拿高薪,南京郵電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值得同學們重點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