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時尚的女孩子喜歡穿馬面裙。那么馬面裙的由來和歷史是什么樣的呢?
要想知道這問題,需要知道什么是馬面裙。
什么是馬面裙?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 中國古代漢族女子的主要裙式,前后里外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裥,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
馬面裙 圖片來源于網絡
外裙門有裝飾,內裙門裝飾較少或無裝飾。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頭偕老之意,裙腰左右兩端縫綴系帶或紐固定。
裙擺寬大,上面或織或繡綴底襕,或膝襕。裙襕的紋飾多樣,且寓意豐富,如蝙蝠圖案即福的象征;蝙蝠與云紋組合寓意“洪福齊天”;燈籠紋樣的“五谷豐登”;八寶流蘇瓔珞海螺等紋樣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為流行;而愈加講究的裙襕則為龍紋、云蟒紋。
來源于網絡,橘子紅了劇照
電視劇《橘子紅了》中的大太太穿的就是典型的馬面裙。秀禾穿的也是馬面裙。
馬面裙的由來。
1.來源于明朝。
馬面裙來源于明朝獲得很多學者的認可。
《明宮史》記載:“曳撒,其制后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往兩旁起?!边@就是關于馬面裙的官方正式記載。
2.來源于宋朝。
馬面裙來源于旋裙。旋裙是宋代女子為方便騎驢而設計的一種“開胯之裙”。
孟暉在《開衩之裙》中道:“此類宋裙乃是由兩片面積相等,彼此獨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時,兩扇裙片被部分地疊合在一起,再縫連到裙腰上。一些出土的文物也有馬面裙蛛絲馬跡,如山西晉祠彩陶中的一尊宋代侍女像上就有馬面裙的影子。
馬面裙的歷史。
馬面裙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宋朝。宋朝女子穿的旋裙發展到明代,逐漸形成了馬面裙。
明代成化年間,京城女子都喜歡穿馬面裙。只是不同的階級,馬面裙的質地、裝飾和色彩都有著嚴格的區別。只是這時并無“馬面裙”之名。
馬面裙在清代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是清代裙子的基本形制。清代的馬面裙華麗富貴,做工精致,有著復雜的刺繡。
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也有馬面裙。上圖中,邢夫人的裙子就是馬面裙。
上圖中的王夫人穿的也是馬面裙。
《紅樓夢》的成書年代在清朝,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演員們的服裝設計就包括了馬面裙,這些設計不僅展示了角色的身份和性格,還通過精細的工藝和材質選擇,展現了高超的服裝設計水平。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服飾文化。
民國時期,人們依然穿著馬面裙,只是不像清朝時期那么復雜,返璞歸真,很質樸。
如今,馬面裙,再一次流行起來,許多時尚女子開始穿馬面裙。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