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
2024年是艱難的一年,2025年會是充滿希望的一年嗎?
財富管理行業確實正在經歷一場變革,現在處于何處,將來走向何方?
作為行業觀察者,我們只專注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特地盤點2024年度的財富管理行業發生的大事件。
不管怎樣,先祝大家多喜樂,常安寧!
01、架構大調整、人事大變動
1月,招商銀行總行進行了零售架構調整,原來的二級部門“網絡經營服務中心”和財富平臺部的部分團隊組成新的零售客群部,由財富平臺部總經理厲明東兼任總經理。
招行零售條線下核心部門,零售金融總部、私人銀行部也有變動。零售金融總部總經理趙悅,兼任私人銀行部總經理。趙悅在2020年就曾任職私行銀行部總經理,直到一年后王晏蓉接任該職,趙悅隨即升任零售金融總部總經理,本次則重新掌舵私行部,王晏蓉則調去工會。
毫無疑問,招行的架構調整影響巨大,很多行開始參考招行做了改革。
1月,平安銀行宣布取消實施十年的事業部制度,零售金融板塊原來的17個部門改組后只剩下7個;撤掉原東區、北區、南區三個區域的零售業務管理部。
經調整后,平安銀行零售金融板塊為:零售業務管理部、基礎零售部、私行財富部、私行財富創新部、零售信貸部、綜合金融拓展部、零售管理服務部。
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原保險金融事業部總裁方志男,任私行財富創新部總經理;原零售業務北區零售業務執行官段軍,任私行財富部總經理;溫州分行行長關笑宇,任總行零售信貸部總經理。
4月,浦發銀行將私人銀行部改為“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楊志敏任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總經理。曾任浦發銀行零售業務部副總經理、私人銀行部總經理。
7月,光大銀行杭州分行行長烏妮娜被調任回總行,任零售與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在烏妮娜調任前,光大銀行總行零售與財富管理部總經理是汪永奇。
8月,原平安銀行私人銀行部總裁洪帥正式出任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洪帥此前在平安銀行工作時間長達20年,曾任平安銀行總行私行財富事業部總裁、重慶分行行長。
12月,華夏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劉丹,擬任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總經理,總行個人業務部總經理趙草梓不再兼任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總經理。
12月,南京銀行宣布將私人銀行部更名為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撤銷零售基礎客戶部,將其職能并入其他相關部門。
02、《2024財富管理信托賬戶服務報告》發布
8月,《財富管理》雜志發布了《取勢明道——2024財富管理信托賬戶服務報告》,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浦發銀行及其子公司上海信托攜手中國太保壽險等機構參與報告編寫,提供專業指導和意見。報告發布會上,浦發銀行創新推出“浦和人生”財富管理信托賬戶服務體系,開啟第三次賬戶革新。報告顯示,大財富管理賽道競爭日趨白熱化,金融機構須在經營布局、服務策略上加快“端到端”升級。財富管理需應對“家財、家業、家族”多元需求疊加變化趨勢,信托的獨立性、傳承性及社會性價值凸顯,“人生賬戶”以其全生命周期財富規劃的定位或將成為財富管理的新標配,可能成為繼銀行賬戶、支付賬戶之后開啟的第三次賬戶革新。
03、招商銀行大財富管理遇挑戰
上半年,招商銀行大財富管理收入為197.79億元,同比下降23.47%。其中,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代理保險收入為39.50億元,同比下降57.34%,主要是保險降費效應延續;代理基金收入為21.32億元,同比下降25.35%,主要是受基金降費和權益類基金保有規模及銷量下降影響;代理信托計劃收入為10.64億元,同比下降37.52%,主要是代銷信托規模下降。
雖然大財富管理收入下降,不過,招商銀行副行長王穎在交流會上表示,2024年該行財富管理的基本盤,即客群和AUM方面增長都很好。上半年,該行零售AUM 總量達到14.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6%,增量創近三年新高,而且AUM 結構更加穩健均衡。在增量當中,理財、基金、保險等非存款型AUM增量在核心AUM增量中的占比達到67%,比上年末提升11%。
04、五大國有行私人銀行客戶數6月末首破百萬
半年報顯示,五家國有大行的私人銀行客戶總數在今年6月末創下歷史紀錄——首次突破百萬大關,客戶總數達105.5萬人。其中,工行、建設私行客戶增速比年初超10%,工行穩坐“頭把交椅”,私行客戶數為29.6萬戶,較上年末增加3.3萬戶,增幅12.6%;建行私行客戶 23.54 萬人,較上年末增長 10.59%;農行私行客戶數 24.75 萬戶,客戶增加2.35萬戶;中行私人銀行客戶數達18.52 萬人;交行私行客戶數 9.09 萬戶,較上年末增長 8.76%。(截止2024年6月末)
05、2024年信托業:規模創新高 27萬億!
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達到27萬億元,連續9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這一規模不僅刷新了“資管新規”前行業最高數據(26.25萬億元),且站在新的歷史高度上,信托資產結構也已發生全新變化。其中,證券投資信托規模累計達到9.10萬億元,較2023年末提升24.26%。標品信托已經成為全行業轉型共識。近期召開的2024年中國信托業年會還透露,近一年來,全行業資產服務信托規模接近11萬億元,占比已達40%。另據慈善中國網披露,截至12月12日,全社會已備案登記累計2158條慈善信托數據,財產總規模共82.69億元。
06、花旗銀行正式退出中國個人業務
5月6日,花旗中國公告個人銀行業務營業網點預計于2024年6月8日起停止營業,共涉及上海分行個人銀行營業網點等15個營業網點。公告同時稱,個人銀行業務營業網點停止營業后,花旗中國在各地留存的個人客戶及其賬戶將歸集到花旗中國上海分行集中管理。
5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公告注銷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保險中介許可證》。據花旗中國此前公告,其不再開展保險代理業務,且自2024年1月1日起,各保險公司已與該行終止了保險兼業代理業務關系。
07、信托公司三方代銷被全面叫停
上半年,多家信托公司再次收到監管部門窗口指導,被要求全面暫停第三方代銷業務。此后,數家信托公司發布嚴正聲明,澄清了第三方機構和個人違規銷售的有關信息。信托禁止通過三方財富公司或者個人推銷信托產品在業內早已是明文規定,按照《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關于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等規定,信托公司發行信托產品只能通過信托公司直銷或委托商業銀行代銷。但禁令之下,部分非標政信業務規模較大的信托公司仍與三方代銷合作密切。6月中旬,部分信托公司收到屬地監管部門窗口指導,要求徹查與第三方代銷機構合作明細,叫停第三方代銷業務。此外,因非標信托業務此前一直為監管壓降重點,有業內人士分析,叫停第三方代銷或也與此前非標類產品發行過多有關,部分信托公司政信業務收到監管窗口指導。
08、?銀行理財規模持續增長與監管加強?
2024年,銀行理財市場迎來了顯著的增長。受債市利率下行和存款利率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存續銀行理財規模在11月底已成功突破30.2萬億元,預計年底將穩穩站上30萬億元大關。然而,伴隨規模的增長,銀行理財也迎來了更為嚴格的監管環境。監管層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終止嵌套保險通道投資高息一般性存款、全面禁止“手工補息”、信托委外平滑整改等,旨在去平滑化,終結超低波時代,確保理財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09、?公募基金費率改革與行業規模突破?
公募基金行業在2024年也迎來了重要的變革。隨著費率改革的深入推進,第二階段舉措正式落地,證券交易傭金及分配管理得到了進一步規范。多家基金公司積極響應,調降旗下ETF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產品綜合費率整體呈現下移趨勢。這一改革不僅提升了投資者的獲得感,也促進了公募基金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公募基金規模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首次超過了32萬億元,彰顯了行業蓬勃的生命力。
10、證券業生態重塑與多重挑戰?
2024年,證券業也經歷了深刻的變革。投行市場遭遇寒冬,A股上市數量和募資總額大幅減少,終止數量增加,新增申報企業大幅下滑。同時,分倉傭金下調對券商研究業務造成了沖擊,但年內新增分析師數量仍實現了兩成的增幅。此外,券商合并成為行業熱點,多起頭部券商合并案例出現,如“國君+海通”等,預示著行業整合加速。在強監管的背景下,券商全年罰單數量眾多,行業被罰人員總數在300人上下,凸顯了監管的嚴格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