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四川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五屆委員會全體會議即將舉行。當五年一次的盛會召開,站在新征程的起點回望,五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全國青聯的悉心指導下,四川青聯挺膺擔當、勇毅前行,工作開啟新局面、組織煥發新活力、改革取得新進展,書寫了不負時代的青春華章。
強化青年政治引領
堅持立心鑄魂,踐行“初心使命”
2024年5月,由四川青聯主辦的“強國志·青春說”青聯大講堂,走進了第27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國際傳播中心。
黨的二十大代表、省青聯農業界委員鄧小燕以“讓青春在廣袤田野中綻放絢麗之花”為題,分享了她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故事,號召更多青年關注農村、主動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省青聯技能人才界委員申小婷以“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題,分享了她苦練本領的經歷,激勵更多青年立足本職崗位、走技能成才之路;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國際傳播中心青年代表劉然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題,分享了青年媒體人通過國際互聯網傳遞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的事跡……
這樣鮮活接地氣的宣講,是四川青聯持續立心鑄魂,踐行“初心使命”的縮影。五年來,四川青聯堅持把政治引領擺在突出位置,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聚力強化政治理論素養。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廣泛開展“青聯讀書社”“委員培訓班”等學習活動1000余場次,實現全省1.9萬余名青聯委員政治培訓全覆蓋。開設“學思踐悟二十大”等理論學習專欄,征集刊發青聯委員學習體會600余篇,引導青聯委員、帶動廣大青年增進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2023年8月,省青聯組織開展走進“中國兩彈城”主題研學活動
切實發揮實踐育人功能。組織青聯委員走進三江口、三蘇祠、三星堆、翠云廊等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川足跡學習體悟,牢記領袖囑托、砥礪奮進力量。充分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等紅色資源,奔赴民族地區、貧困山區,深入園區、學校、田間地頭,常態化開展“學悟新思想·青春建新功”“我為青年辦實事”等研學實踐活動1500余場次,讓青聯委員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增進認同。
2024年4月,開展“青聯思享匯·委員區縣行”省市青聯走進簡陽活動
持續宣傳黨的創新理論。開展“強國志·青春說”“青年大講堂”“青聯委員走基層”等主題宣講實踐活動4300余場次。以青年講師團為載體,組建398支宣講隊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國家發展成就、形勢政策分析等各類宣傳宣講、交流分享4000余場次,覆蓋青年30萬人次。
2022年4月,舉辦“強國志·青春說”青聯大講堂暨四川省青聯讀書社首期活動
帶動青年建功大局
堅持奮勇擔當,彰顯“青年作為”
2024年1月12日,由四川青聯主辦的“學悟新思想·青春建新功”青聯委員走基層辦實事活動在涼山州喜德縣啟動。
活動中,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青聯向涼山州捐贈價值172.5萬元的書籍、書包、課桌椅等青少年學習生活用品及助學金,還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文藝表演、科普講座、健康義診、急救培訓等。
其中,省青聯文化藝術體育界別委員通過文藝表演,將文化服務送到家門口;省“科技之光”青年宣講團成員將科普帶進課堂,向孩子們普及地質災害防治和航空航天知識;從事網絡文學創作的青聯委員結合自身閱讀和創作經歷,給孩子們介紹讀寫秘訣;醫藥衛生界別專家為群眾把脈問診,講解疾病預防知識;應急救援隊員開展急救技能培訓,為群眾講解急救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領,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不僅僅是深入開展“辦實事”活動,五年來,四川青聯堅持帶動廣大青聯委員積極建功大局,緊緊圍繞中央、省委重大戰略部署,組織動員廣大青年服務“國之大者”“省之要事”,不斷提升青聯組織大局貢獻度。
建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主動對接重慶市青聯,推動毗鄰地區青聯組織深度合作,聯合主辦“筑夢成渝·共創未來”川渝青聯交流薈等活動。積極參與“雙城青才計劃”,募集就業崗位23萬余個,切實服務兩地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
2020年12月,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青年文化發展峰會暨公益嘉年華
積極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組織200余名青聯委員在“追光青年·新質未來”“創青春”“挑戰杯”等賽事活動中擔任大賽評委、投資人、創業導師,挖掘孵化優秀創新創業項目。持續深化“青聯委員地方行”系列活動,組織青聯委員、博士服務團成員800余人次走進廣安、樂山、廣元、資陽、內江等地工業園區、鄉村社區、文旅項目,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地方高質量發展。
2024年5月,“挑戰杯 ”四川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舉辦
主動投身城鄉融合發展。發揮“建基金、結對子、幫產業、助成長”青聯社會扶貧工作機制作用,結對幫扶甘孜州、涼山州等地的3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開展人才培訓、教育幫扶等活動208場次,累計投入資金物資2000余萬元。實施“青聯組織服務千村”計劃,開展整村規劃、產業咨詢、電商銷售、技術支持等各類服務活動2000余場,覆蓋539個鄉村。連續4年舉辦中國青年年貨節四川專場活動,實現農產品銷售金額1000余萬元。
連續4年舉辦中國青年年貨節四川專場活動
深度融入社會治理新場景。組織各級青聯委員常態化參與“青春志愿”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2.6萬小時。深入參與“美麗中國·青春行動”,廣泛開展科普宣講,向青少年推廣綠色出行、垃圾分類、光盤打卡等綠色發展公益項目。動員各級青聯委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抗震救災等第一線,累計募集物資價值760余萬元,在大戰大考中展現青聯作為。
9·5瀘定地震后,青聯委員在地震災區陪伴受災青少年
擴大青年愛國統一戰線
堅持凝心聚力,體現“組織價值”
2024年元宵佳節,近300名港澳臺青年來到成都寬窄巷子,參加港澳臺青年文化嘉年華活動。啟動儀式上,在川港澳臺青年代表分享了逐夢巴蜀、扎根四川、同圓夢想的故事。隨后,作為嘉年華的重頭戲,由港澳臺青年集體準備的、一席以“龍行龘龘”為主題的美食流水席閃亮登場。
2024年盛夏,為支持港澳臺大學生來川實習實踐,加強川港澳臺青年之間的交流,“相聚四川·攜手同行”2024年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逐夢揚帆計劃在成都啟動。活動前期,主辦方面向金融、科技、傳媒、文旅等領域的企業募集崗位,為來自香港、澳門等地以及在川高校的港澳臺大學生匹配合適的實習崗位。
擴大青年愛國統一戰線是青聯 的重要職能。五年來,四川青聯充分發揮樞紐功能,分層分類、精準施策,持續擴大聯系覆蓋面,不斷體現和提升青年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價值”。
密切聯系新興青年群體“拓寬度”。以青聯為平臺積極吸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成立四川省新興青年聯誼會,吸納整合18類、226名各領域新興青年,邀請青聯委員參與“We來·合伙人”計劃。舉辦“伙伴計劃”“新興企業進高校”“青社學堂”等系列品牌項目活動,吸引1萬余人次參與。
青聯委員參與“We來·合伙人”計劃
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有溫度”。持續深化青少年民族團結“百千萬工程”,累計組織2.7萬余名各民族青少年參與“書信手拉手”活動。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第十六期全國各民族青少年同心營活動,吸引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各民族青少年參與。組建138支民族團結進步宣講“青騎兵”隊伍,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網絡開展宣講活動。
2023年10月,與浙江省青聯聯合開展“浙里石榴紅 同心享亞運”浙甘青少年同心營活動
川港澳臺青年交流“加力度”。實施川港澳臺青年文化嘉年華、川港澳臺青年合作周、川港澳青少年科學大賽等系列交流活動,承接67個港澳臺青年參訪團、覆蓋3500余人次。持續開展“相聚四川·攜手同行”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計劃,累計提供實習崗位2000余個,幫助500余名港澳臺大學生在川實習實踐。在全國率先吸納臺灣青年擔任省、市青聯委員,先后授予2名臺胞“四川青年五四獎章”。
2022年6月,啟動“相聚四川·攜手同行”港澳臺大學生天府實習計劃
國際青年交流合作“提精度”。推動成都大運會各國青年運動員、志愿者等交流交往,承辦世界青年發展論壇成都分論壇、第二屆中國—中東歐交通物流青年發展大會,展現新時代四川青年風貌。承接“中美未來之橋”“海外學子華夏行”等青年來華參訪項目,來自美國、俄羅斯等國的5批次青年代表團、130余名國外青年代表來川訪問,推動中外青年交流互鑒。持續推進“中俄青年創業孵化器”交流項目,組織青聯委員赴俄羅斯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參與建立“一帶一路”國際青年社群聯盟。
組織參與“中俄青年創業孵化器”交流項目
服務青年成長發展
堅持心系青年,當好“貼心伙伴”
2024年7月22日至26日,團省委舉辦2024年首期“我們村的年輕人”領頭雁培養計劃實踐鍛煉訓練營,來自全省21個市(州)的49名省級“領頭雁”人才庫學員參訓。這次訓練營采用項目制學習模式,重點培養學員的系統思維、商業思維和創新思維,進一步提升學員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和差異化競爭能力。
這樣的訓練營,此后以一月1期的形式舉辦了4期,覆蓋全省近200名“領頭雁”。其中諸多創新收獲了學員的點贊,例如通過頭腦風暴、互動游戲、經驗交流、資源對接等環節,引導學員深度參與、主動思考;在課余時間,組織開展合作資源洽談會,圍繞創業項目需求、項目發展瓶頸、延長產業鏈條、打造產品IP等話題,為學員搭建交流洽談的平臺。
這些創新思路和探索實踐,很多都來自參與其中的青聯委員。五年來,作為服務青年成長發展的“貼心伙伴”,四川青聯始終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關注青年愿望、回應青年需求、幫助青年成長,努力為青年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
助力青年成長發展。全省各級青聯委員在兩會期間圍繞青年就業創業、住房保障、婚戀生育等方面提交議案、建議、提案200余項。依托“青創計劃”“蜀青振興貸”,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專業輔導和資金支持。全省580余名青聯委員擔任導師,參與“我們村的年輕人”領頭雁培養計劃、“鄉村伙伴計劃”,持續支持青年電商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發展。
積極參與“雙城青才計劃”,助力大學生就業創業
加強青年人才培塑。建立省市兩級互聯互通的青年人才信息庫,累計入庫青年人才2300余名,為青聯組織培養和吸納優秀青年提供后備力量。持續舉辦黨外青年干部人才、創新型企業家等專題學習班,累計1000余名青年參與學習培訓。聯合中青科協舉辦“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國活動月·四川站活動、“青科杯”中國(綿陽)科技城“追光青年·新質未來”創新創業專項賽,廣泛培養青年科技人才。
2024年12月,主辦“青科杯”中國科技城“追光青年·新質未來”創新創業專項賽
解決青少年急難愁盼。組織青聯委員走進“童伴之家”,面向留守兒童開展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等服務。建成青聯“希望小屋”176個,開展服務農村青少年“第二課堂”活動500余場,為家庭困難青少年提供濟困助學、醫療救助等。推出“走出大山看世界微心愿捐助”等公益和志愿服務項目,為民族地區青少年捐贈愛心物資、資金300余萬元。
2024年1月,走進資中縣雙河鎮上馬門村童伴之家開展安全自護教育宣講
推進青年組織改革
堅持自我革新,展現“清新形象”
過去五年,四川青聯首次吸納網絡作家、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興青年群體中的優秀代表加入。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以及專家學者,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大國工匠、技能大師,各級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勞動模范以及省級以上優秀民營企業家等占比60%以上。同時,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青聯委員占比40%左右。以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和優秀技能工人為主體的一線勞動者占比達14.1%。
這是過去五年四川青聯的數據畫像。五年來,四川青聯堅持向改革要動力要效益,聚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制定并實施《新時代深化四川省青聯改革實施方案》,持續優結構、建制度、煉作風,推動青聯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
組織結構更加優化。持續鞏固青聯改革成果,聚焦提升委員廣泛性和代表性,保持基層一線青年代表在委員會和常委會中的比例,不斷優化專業領域委員結構。在全國率先發布《縣級青聯建設工作指引》,推動青年統戰組織在縣域扎根、向基層延伸,已建立縣級青聯135個。省市縣三級青聯培育和吸納志愿服務、創新創業、文化藝術等領域青年社團600余個。
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推動落實界別述職、青聯委員直接聯系青年等制度,健全秘書處、界別、會員團體、委員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完善常委會、主席會議、界別秘書長會議制度,量化履職標準,推動青聯工作更加規范有效。
作風形象更加嚴實。嚴格執行《全國青聯關于新形勢下推進從嚴治會的規定》,落實青聯換屆“三上三下一報告”等制度,從嚴審核把關各市(州)青聯換屆工作報告、人選等重大事項。嚴把青聯委員政治關、廉潔關、作風關、形象關,嚴格執行青聯委員履職規范及履職評價制度,開發“四川青聯”微信小程序,搭建青聯委員展示交流平臺,營造珍惜榮譽、履職盡責、追求卓越、腳踏實地的清風正氣。
新時代新征程新起點
我們團結奮斗、闊步向前
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來源 | 天府新青年
編輯 | 楊財婷
一審一校 | 格日措杰
二審二校 | 胡驍筠
三審三校 | 毛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