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大奉打更人》時有個疑惑,為什么太子是臨安的哥哥,而不是懷慶的兄長。
按道理,都是懷慶兄長才是最適合立為太子的人選。
首先出身好,母親是皇后,嫡長子的噱頭,名正言順。
其次妹妹爭氣,妹妹是懷慶公主,有才氣也有人氣,能輔佐他。
那為什么最后太子是臨安的哥哥呢?
難道是因為臨安哥哥比較優秀?
并不是,了解了魏公和皇后的糾葛,得知魏公為了皇后甘愿自宮后,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魏公為愛自宮
魏公作為打更人的頭頭,實力卓絕,手握實權,在劇中卻一直沒有看到魏夫人的出現。
去補了小說才知道,魏公此時早就是公公了,就算想娶也娶不了。
而且魏公還有白月光,也是因為白月光才會自宮的。
這個白月光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的皇后!
魏公拿的是溫太醫的劇本呀,ps不窩囊版。
當年魏公本和皇后是青梅竹馬,感情甚好。
可皇后出身世家,為了家族必須進宮,只得割舍這段感情入了宮,當了皇后,
皇后的父親不肯放過魏公,應是把魏公閹了送進宮的,真是殺人誅心!
后來魏公也是實力慢慢增進,才做了這打更人的老大,地位隨有了變化,魏公對皇后的初心依舊未變,不論何時都是站在皇后黨的一邊。
為何不立皇后之子
說回正題為何不立皇后之子,難道是因為皇后和魏公的私情,皇子血脈血統不正。
這是不存在的,魏公被閹的時候,皇后才剛入宮沒多久,還沒懷上孩子,兩人之前是沒時間作案,之后就算直接沒作案工具了,并不用擔心孩子血統的問題。
那是因為吃醋?
也并不是,能當皇帝的誰不是心眼多,城府深,怎么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影響立儲的大事呢!
可我認為,魏公和皇后的關系也確實影響了皇帝的決定。
首先皇后雖然沒有露過面,但能當上皇后的女子,家世是絕對不差的。
其次朝堂之上,魏公手握打更人最大權力,朝堂上勢力龐大,皇帝就算是看不慣他,也不敢對他下手。
而他鐘情于皇后,愛屋及烏也會疼愛皇后的孩子。
假設皇帝立了皇后之子為太子,老皇帝自己又昏庸無能,在魏公+皇后家族的幫助下,說不定那天自己就一命嗚呼了。
都說功高蓋主害死人,做兒子的權力太大也害死人。
為何立貴妃之子?
為何立貴妃之子呢?道理就很簡單了。
現在成年的皇子就那么幾個,皇子之子立不了,好事自然是落到了臨安哥哥的身上。
臨安哥哥母親只是一個貴妃,家族實力和自身威望都比不上皇后。妹妹臨安又是一個花瓶,根本無足輕重。
皇帝現在立他為太子,不用擔心被篡位的風險。
且小說里提到過,大奉幾百年前有一次國本之爭,皇帝偏愛妃子生的孩子而不喜皇后生的孩子,所以一直沒有立太子。
后來皇帝年紀越來越大,必須立太子了,想立妃子的孩子當太子但卻遭到了全朝的反對,皇帝和群臣斗了很多年,最后在書院院長的幫助下贏得了這次國本之爭,最后庶子當上太子并且成了皇帝。
至此之后大奉太子不看嫡庶,全看皇帝本人和皇子能力。
兩個皇子能力相比,臨安哥哥更勝一籌,于情于理自然是選他了。
不過兩個皇子能力都比不上懷慶,若不是懷慶是女子,這個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