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幾年前,誰要說中國汽車有一天會超越合資車進口車,想必所有人都會說他瘋了。
可如今,宣布放棄燃油車專做新能源的比亞迪,只用了短短不到3年時間,就從世界銷量前十開外,沖進了世界前六,甚至有望沖擊世界前三!
2024年,對于中國汽車來說是非常具有里程碑的一年,過去的一年中我們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如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了 50%以上,國產車的滲透率也超過了68%以上,越來越多的國人在選擇汽車方面,開始注重國產車而不是合資車和進口車。
具體銷量方面,比亞迪獨領風騷,以超過427.2萬輛的驚人成績,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冠軍。
與此同時,吉利汽車也以217萬輛同比增長32%的驚人成績,創下了屬于自己的紀錄。
但最讓人驚嘆的,莫過于世界排名,全世界來看,上汽的銷量徹底被比亞迪“斬落馬下”,以401.3萬的批發銷量,被比亞迪遠遠甩落。
要知道,上汽常年位居我國汽車銷量榜第一,前幾年甚至每年都有600百萬或者700萬的銷量,堪稱恐怖。
可如今,合資車在我國市場已經沒了地位,世界范圍來看,合資車不如國產車的想法,也已經被根植到了消費者的心中。
這不,韓國《今日財經》刊文稱,全球市場銷量現代首次被比亞迪超越,雖然只落后6萬輛,但這也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反超。
要知道兩年多前,比亞迪還沒有宣布徹底擺脫燃油車的路線時,比亞迪全球銷量只有180多萬輛,而當時的現代擁有683萬輛,市場占有率8.8%的恐怖地位。
而今,現代被比亞迪反超,還只不過是2年多的時光,尤其是11月12月這兩個月,比亞迪單月銷量甚至能夠保持在全球第二到第四的排名之間,確實堪稱恐怖。
比亞迪的上位,意味著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崛起,也意味著合資車在我國市場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但我們也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始終保持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投入,這樣才不會被合資車反超。
以大眾和豐田為例,目前正在玩命追趕我們新能源,今年一季度,大眾在新能源領域里投入研發超過50.1億美元,要知道2018年的時候,大眾全集團投入研發才158億美元。而豐田也同樣如此,在新能源領域里計劃在2023年以前投入2萬億日元,專門研發新能源。
無論是大眾還是豐田,最大的市場都在我國,他們的投入對我國消費者來說其實并不都是好事,占有率提高以后,他們仍然會溢價銷售,為的就是割我們的韭菜 。
好在,以比亞迪吉利小米等車企為首的企業,一個勁的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里投入研發,比亞迪甚至自己培養了1600名博士后,為中國汽車積累的寶貴的人才。
這還不算,比亞迪還擁有11萬研發團隊,每天平均可申請30多項專利,為的就是將新能源汽車專利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里,并且計劃每年投入30億用作人才培養,助力我國的科技教育,為我國培養各式各樣的人才,將來助力我國各項事業的騰飛。
人才,是國家騰飛的希望,也是進步的橋梁,正因為有著眾多人才,這才成就了比亞迪科技創新的底氣,才讓比亞迪一往無前實現大逆襲。
未來我相信,中國本土汽車一定能夠走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會像家電、手機等產品一樣,不斷走向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