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塌房最常見的兩種姿勢,第一是“睡”,第二是“稅”。
幾天內,張頌文這兩種都攤上了。
先是,一位名叫姜塵的女演員,自曝當年與一位表演老師交往,被家暴;那位表演老師同時勾搭了其他女學生,還拍了小視頻。她的描述,與張頌文早年經歷幾乎一致:京郊租了個院子,養了只猴子,喜歡傍晚去菜市場。
有好事者,找出了姜塵在2011年左右與張頌文的微博互動,坐實了兩人確有交集。盡管姜塵并未點名,但結合諸多因素,基本可以斷定,她指控的人,就是張頌文。
再有,1月2日,有狗仔“江小宴”爆料,說國家稅務部門針對娛樂圈明星的稅務稽查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張頌文存在個人收入與繳稅金額嚴重不符的情況,前不久被有關稅務部門約談,要求補稅,其中,還涉及到劉學義以及某位一線男星。此事,經由諸多官方媒體轉載報道,未見辟謠,也大概屬實。
前者是家務事,但張頌文作為公眾人物,就成了公共事務;而后者的稅務問題,看上去更嚴重,但如果有關部門不發通告,倒也不是什么事兒,只等官方蓋棺論定,暫且不論。
所以,核心問題還是姜塵的指控。但如果姜塵沒有一刀斃命的證據(盡管1月5日的音頻坐實是他),實際上很難形成“罪狀”——僅限于坊間的風評罷了。
不過,張頌文在形象上毫無疑問地大打折扣。他過往營造的謙謙君子形象,有瞬間瓦解的風險。因而,社交媒體平臺上,嘲諷張頌文是“真實版高啟強”的聲音也就絡繹不絕。
這是他自《狂飆》爆火后遇見的第一個大危機,如何化解,考驗著張頌文的背后團隊。所以,本文不做事實判斷,主要拆解下他們的危機公關手法。
事件發酵一周有余,張頌文始終沉默。
沉默,其實正是公關手段之一種。
粉絲說,清者自清,沒必要回應。也有人說,沉默就代表著默認。事實上,沉默可以代表多重含義——
第一,沒有點名,都是猜測的情況下,不主動對號入座,以靜制動;第二,姜塵所說全都是真實的,任何發聲,都可能引發后續更不堪的指控,還不如不回應;第三,與姜塵的確交往過,但指控家暴、勾引女學生不屬實,因為不想帶來更多波瀾,所以噤聲。
另一方面,姜塵雖然遠嫁美國,其實還混跡影視行業內。在2024年11月,就曾出席“第20屆中美電影節”,她參演的《小旅途》還獲得最佳微電影金天使獎。而她的老板則是游建鳴,以前強視傳媒的創始人,曾挖掘過劉亦菲,制作《金粉世家》等。
因而,姜塵并非遠離塵囂、無欲無求,也有一定的業內發展考量,或者說,利益牽連情況下,就一切可控。
不談事實如何,紛紛擾擾之下,沉默確實能夠規避一定程度的風險。如果事件討論走向了一個新的層面,再進行公關上的動作,并等待下一個爆炸性的大瓜轉移焦點,就可以弱化事件本身帶來的危機。
這大概就是張頌文團隊解決問題的核心思路。
事件延燒三五天后,從家暴、稅務問題,的確滑向了多個分支:其一,是對張頌文演技的否定,其二,是其捐款每次只捐10元的吐槽,其三,是所謂行業人士吐槽的工作場合人品問題。
演技問題見仁見智,這倒是有從技術層面掰扯的空間。以《清明上河圖密碼》為例,很多人吐槽張頌文演得不好,還是高啟強的老套路。但其實,從亦正亦邪的反派,到外表軟弱的書生形象,觀眾如果再用高啟強形象代入,就會產生諸多錯位。這其實不是張頌文的問題。
再者說,假設家暴事件為真,那么,張頌文平素在公眾面前“扮演”謙謙君子,不是挺像的嘛?!以至于,騙了所有人。僅此一例,就可看出,指控張頌文的人,批其“演技不行”有多荒謬了。
所以,其他可以罵,演技這事兒,張頌文老師是真沒得黑。
而捐款多少,也沒什么好批。至于網友評價說是“假慈善”,就略顯吹毛求疵——因為,做慈善,不能“逼捐”,豐儉由己。
倒是在1月2日開始,有業內人士指控張頌文態度不佳,斥其人品有問題,看上去才比較致命。
一位自稱某演技節目的PD稱,張頌文本人和屏幕前的人設完全不一樣,拜高踩低很難伺候,合作完就把他刪了。如果這種氛圍形成墻倒眾人推的局面,那么張頌文不但在普通觀眾層面坍塌,也會在行業內無立足之地。
事實上,這讓團隊找到了辯護的絕佳突破口。
于是,1月3日晚上,一批與張頌文合作過的幕后人士發聲力挺,指向的就是“態度不端、人品很差”這一部分。畢竟,私密之事兒插不上嘴,工作范疇就有發言權了。
與張頌文合作《獵冰》的導演高群書發了條長微博,率先打響保衛強哥第一槍,文中,不吝溢美之詞,節選如下:
“張頌文很好。很喜歡他。在現場,他尊重每個部門的人。他細聲微語幫助不會演戲的年輕演員。他的謙遜,令人感動……他沒說過任何人的壞話,哪怕是開玩笑。這樣的人,現在有幾個?他是一個好人,好演員,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勤懇努力,即使成名之后。”
曾執導《橫空出世》《孔繁森》等作品的陳國星轉發高群書的微博,說:“時間會驗證一切 ,張頌文值得。”
《獵冰》配樂團隊負責人陳藝靈也大贊張頌文:“張頌文老師也是自己難得喜歡了多年的好演員。讀了五六年的博文。是一個真實的人。也是圈中不可多得的好前輩好演員。也是一位能被小動物喜歡和喜歡動物的人。”
以《愛情麻辣燙》聞名的蔡尚君直接點出“最近看到網上有人吐槽頌文在電影拍攝現場的一些傳聞”,作為正在跟張頌文合作電影《日掛中天》的導演,他表示:
“頌文在我們組里拍攝時一直兢兢業業,認真對待角色,常常和我一起交流對角色的理解、一起探討表演的多樣性,充分體現出一位好演員所具備的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另外,他在片場也平易近人,對待每個合作的演員,不管大小角色都一視同仁,年輕演員向他請教,他也會耐心分享……”
電影《革命者》制片人藤井樹則說:“特別特別好的頌文老師。因為我們導演拍《革命者》時而認識,無論拍攝現場還是不拍戲時,都是一個謙遜認真、誠摯熱情的人。非常喜歡他,也希望能有機會再次和他合作!”
而《人世間》導演李路,也點贊了一條劇組人員力挺張頌文的微博。他們合作的最新劇集是《谷雨》,近期也正在拍攝中。
行業大咖之外,還有一些不知名演員給張頌文“送去了溫暖”,比如胡雪藝、龔夢琳、馬欽承等。接著,自媒體、大V、營銷號迅速跟進,形成“業內人士齊聲力挺張頌文”的聲勢。
但仔細看下來,發聲者,多與張頌文有利益相關,比如李路、蔡尚君執導的影視劇還在拍攝,如果張頌文塌房,那項目就爛尾了(《谷雨》似乎已經換角,目前豆瓣專頁的表演名單里沒了張頌文)。而這也是張頌文團隊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的“背書者”。
所有這一切,能看出張頌文團隊背后的公關動作,且整個操作絲滑無比,甚至懷疑前述那位所謂演技節目PD是安排的“托”,因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找到切入點了——從不明業內人士批評為人處事的瑕疵,到大咖背書,再到媒體大V們發酵成正面信息,以期達到讓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的程度。
當然,唯有家暴的點堅決不碰,張頌文始終沉默,外圍則進行強力補救,從而避免“破鼓萬人捶”的局面。
不過,高群書李路等大咖導演的發聲力挺,也引發質疑者的嘲諷——登登相護——這是一個起源于“老登電影”的新造詞。
懂梗的人,自然莞爾一笑。
但對于粉絲而言,就沒這么輕松了,他們的反應,看得出備受煎熬,甚至,有一位更因為張頌文“人設崩塌”而公開宣布“脫粉”——從《狂飆》入坑,卻無意發現了張頌文的隱秘過往——曾經注冊小號自夸,2024年北電畢業演講涉抄等。發現了“偶像真面目”的這位粉絲,自稱“痛苦很久”,也“哭了很久,好多天吃不下飯”……
盡管痛定思痛,但很可能,這位粉絲一轉頭又去粉別的偶像了。
對于名人或明星的“祛魅”,任重而道遠。
所以,藝人們的“人設”不過就只是“人設”而已,和本人的真實模樣,有多少相關呢?誰也拿不準,如同盲盒。正如認證為育兒博主的“鄉下寧寧”所說:
“年輕人不要非黑即白的看一個人,人這種動物最復雜,很難經得住全面的道德考核,所以也不要隨便崇拜人,沒必要。”
沉默的張頌文,繼續沉默著。因為,只要能繃住,這些事兒總會被忘記,時間是檢驗一切的靈丹妙藥,也是洗刷網友記憶的強效清潔液。如果再有下一個所謂大瓜,張頌文的事兒,就被吃瓜群眾們擱置腦后了。
1月4日晚,正當張頌文現身“星光大賞”要掀起新一輪輿論時……李明德出來撕劇組了,連夜血屠熱搜榜。強哥淚流滿面——感謝你小子發“癲”啊!蓋住了哥的熱度。甚至于,連1月5日姜塵又放出更具爆炸性的消息都沒了多少關注——她接到《日掛中天》某投資人電話,對方問她給錢能解決不,變相承認了所指控的正是張頌文無疑。肉眼可見,事件熱度轉淡。
事實上,也以“星光大賞”為分割線,由平臺力挺,張頌文算是熬過了最大的危機。
目前看來,張頌文是要在沉默這條道上走到黑了。盡管這種方式可以拖住一時的風險,但也會形成“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破壞性局面。
從此之后,張頌文,就只是“祛魅”的張頌文。
撰稿 |Jana
策劃|文娛春秋編輯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